摘要:从此孔令侃一改自己风流的性格,变得专情起来,再没有找过其他女人,独与白兰花一起携手走过了后半生。历史上盛升颐、白兰花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可像孔令侃这样的人却是少见。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原以为是莫为情误,到头来却悔不当初。

首富之子给孔令侃介绍对象,却把自己的老婆搭了进去。

事情出乎了三个人的意料之外,可三个人却没有一个人后悔。

只因一个人......

孔家公子

民国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不同于以往的朝代更迭。那个时代,刚从十九世纪步入二十世纪,整个世界新旧交替,近代物理学天才辈出,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群雄割据,世界大战两度打响,大洋两端的文明剧烈碰撞......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一场变革在中国掀起,方兴未艾,倒映着世界的冰川一角。

清王朝拖着病入膏肓的躯体,终于没能在新世纪中坚持多久便与世长辞,而后民国政府成立,世道却并未因此太平,先有袁世凯篡权复辟,后有汪精卫叛国投敌,乱世里,蒋介石凭借着他卓越的政治才能长袖善舞,几经波折,终于天下兴蒋。

一朝天子一朝臣,孔家便在这种乱世中崛起,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富可敌国。当时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的说法,孔令侃就出生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孔家。

作为孔祥熙与宋霭龄的宝贝儿子,孔令侃从小就娇生惯养,钟名鼎食,从小到大交朋友也是往来无白丁,多是些社会名流,权贵公子,这些人尚且在孔令侃面前谄媚讨好、溜须拍马,故而孔令侃也就从小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连他对他的舅舅宋子文都经常不假颜色。

宋子文当时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宋家的代表人物,官至民国财政部部长,把控着整个中国的经济命脉,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孔令侃小的时候宋子文还经常来侄子家看看孔令侃,给他带些礼物,那时候孔令侃还会叫他声舅舅,到了孔令侃长大了后便对宋子文这位财政部长直呼其名了。

在学校里,由于孔令侃年轻英俊、潇洒多金,又是高官之后,自然引起不少女生的青睐。当时学校规定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必须在校,不得在外留宿。而孔令侃当时刚学会跳交际舞,舞瘾极大,经常每天晚上带一些漂亮的女同学出去跳舞,一直跳到深夜。

学校规定晚上11点关门,孔令侃就翻过学校的围墙跳进去,有时索性便在外面过夜,反正有的是钱,想随便找个高档宾馆是很容易的事。

一开始还有同学对此不满,去找校方反映,可是连校长对孔令侃都要敬畏三分,这种事往往也就不了了之,最后孔令侃在学校便逐渐无人能管,规章制度对孔令侃如一纸空文。

不解风流

名门权势之盛,家族父母之宠,成了孔令侃风流成性的资本,他身边从不缺女人,而只要是漂亮的女孩,他总会想办法弄到手。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孔令侃的父母也为此颇费了许多心思,物色许多门当户对的名媛千金,而孔令侃却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

他总觉得那些名门小姐太过娇柔做作,令他反感。而偶尔那些不做作的,她们的示爱又令他觉得太过浅白,年少风流,遍历花丛的他对那些名流千金早已兴趣缺缺。

除了一个人。

宋子文妻子张乐怡的妹妹,张贻如。

和她的姐姐张乐怡一样,张贻如从小便生的娇俏可人,又是富贵人家的小姐,精生细养下出落得皮肤白皙,眉目精致,娇美得如一枝盛放的牡丹。因为孔令侃的母亲宋霭龄是宋子文的姐姐,宋孔两家关系不错,孔令侃就经常找机会邀张贻如一起去看戏听曲。

张贻如也是出生富商之家,姐姐又嫁进了民国宋家的家门,张贻如挑选如意郎君的眼光也是颇高,身边的少有中意的男子,而孔令侃英俊风流,颇得她的芳心,再加上张贻如身为张家二女儿,家中的父亲母亲和姐姐平时对她都很是宠爱,也就造就了她无所顾忌的性格,居然也就真和她这个生性风流的小侄子鬼混在一起。

两人从刚开始的只是牵牵手,到开始搂搂抱抱,到最终偷尝禁果。

床上,孔令侃静静搂着张贻如,靠坐着床头没有说话。

她好奇的抬头。

“想什么呢?”

“想娶你”

他低下头,带着有点严肃的表情迎上她带着好奇的双眼,突然开口。

她笑了,她以为他在开玩笑。

“好啊,那我就等着你来娶我”

他也笑了,他以为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毕竟他是孔令侃,从小到大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这是他第一个有点爱上了的女人。

当孔祥熙、宋蔼龄和宋子文、张乐怡听到他娶张贻如为妻,都大感荒谬,孔家大公子竟然要娶自己的小姨子,这太荒唐。孔祥熙和宋蔼龄夫妇两人专门为此找孔令侃谈,列举了种种不合理性,怎料孔令侃全然不听,甚至大放厥词:“娘舅怕什么,讨了他的小姨子,我和他(宋子文)不就平起平坐了。”

无论孔宋二人怎么苦口婆心,孔令侃死活不肯妥协,铁了心要与张贻如长相厮守,孔祥熙和宋蔼龄夫妇二人拿自己的儿子没办法,只好请宋家的人再来劝说一二。

第二天,宋子文、张乐怡来到孔府,同来的,还有张贻如。

“宋子文你也不用多说了,没用,我说了要娶就是要娶,谁都拦不了”

交谈不到两句,孔令侃不耐烦地站了起来,走过去拉张贻如的手准备离开。

不料本该触及她的柔荑的手,却摸了个空。

那一刹那,他的心也莫名的空了一下。

他楞了一下,再望向她时,才见到她脸上的惊慌和躲闪。

她没有说话,她没想过,风流成性的他竟然是真的想娶她。

他也没有说话,他没想过,他自以为的承诺被她当作一个玩笑。

他曾告诉父母,也告诉自己,他与她两情相悦,他有他的坚持,哪怕整个家族都不支持。

呵,什么两情相悦,从来都是他一个人孤立无援。

情之所钟

盛家自清末以来,一直凭借先人积累下来的财富,累世经营,及至民国初期盛家至盛宣怀一代,其手下的资产恒河沙数,身价不可斗量,登上了民国初期的首富宝座。

而盛升颐是盛宣怀的第七子,又是侧室所生,因此不受盛宣怀的待见。在家族中没有多少地位的盛升颐便只好去结交权贵公子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而风流纨绔的孔令侃自然是一条好路子。

那一天,孔令侃突然主动找他喝酒,他欣然应允。席间酒至半酣,他才知道眼前的孔大公子情场失意,盛升颐立马感觉到这是一次讨好孔令侃的机会,于是便好言相劝,并且向他主动请缨去帮他去物色佳人。

只是盛升颐不知道,自己帮孔令侃介绍对象,会把自己的老婆搭了进去。

这一天,盛升颐邀客孔令侃,让他见一见介绍的女子,而盛升颐和他的老婆白兰花在一旁作陪。白兰花已年近四十,但由于保养的好,肤色雪白,面容姣好,风韵犹存又知性优雅,引得孔令侃只见一眼便深陷其中,言谈间只夸白兰花如何美艳,再不提本来介绍的对象半句。

盛升颐征战商场,人老成精,一眼就明白了孔令侃这是看上自己的老婆,盛升颐也颇有决断,当即便打算让出自己的老婆。

盛升颐此举换来了孔令侃的支持,从此在商业上顺风顺水。而白兰花拥有比孔令侃更加丰富的经历,温柔体贴。她能够理解孔令侃,总能够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呵护和支持,于是白兰花很快走进了孔令侃的内心。

孔令侃第二次动了结婚的念头。

“你和我结婚,你家人会同意吗?”

“你同意就够了”

他知道这一次不一样了,他不再是孤立无援。

果然,这桩婚事遭到了孔家的反对,不过孔令侃并没有放弃,他一直等待着一个契机。

抗日战争爆发后,孔令侃转至香港办刊报,不料他在香港的秘密电报被港英查获,为保孔令侃,宋霭龄以金蝉脱壳之计让孔令侃去美国留学。

孔令侃很快出发,从香港前往美国。

1939年秋,一艘客船行至马尼拉。船上孔令侃牵着白兰花的手,一起步入了的婚姻的殿堂。

孔祥熙和宋蔼龄听到消息后生米已成熟饭,再怎么不乐意也只得承认了这桩婚事。

从此孔令侃一改自己风流的性格,变得专情起来,再没有找过其他女人,独与白兰花一起携手走过了后半生。

而与此同时盛升颐的事业也随之风生水起,只不过枕边的人不再是当年的人了。然而商人逐利,赔了夫人,赚了事业,也许盛升颐在打拼事业的闲暇之余想起自己的前妻,多少会有些遗憾,但每当看到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他便知道没什么可后悔的,不过一场交易,在别人眼中他算不算人生赢家,不太重要,他已经得到了想要的。

白兰花自嫁入盛家,亲眼见证了盛家由盛入衰,良禽择木,自古有之。白兰花肤白貌美,自是不甘在盛家蹉跎岁月,一遇到小她十多岁且潇洒多金的孔令侃便颇为心动,相较之下盛升颐便如冢中枯骨。只是没想到孔令侃对她也颇为中意,两情相悦之下,最终相伴走过了一生,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无子,也一直琴瑟和谐。

历史上盛升颐、白兰花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可像孔令侃这样的人却是少见。一个风流成性至可以罔顾伦理的公子哥,最终与一个大他十多岁的女人厮守一生。

你说他专情吧,他找过的女人不胜枚举。

你说他多情吧,他两次为了爱情违抗家族,并且第二次力排众议,最终出国背着父母与一个大他十多岁的女人完婚,从此白头偕老,终生不渝。

其实,他是矛盾的,一如那个中西碰撞环境下的中国。

也许,他便是在那个充满着各种矛盾的时代里的,一个矛盾的人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