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慢慢接觸的過程中,袁行恕更是被陳致平深厚的文學底蘊,儒雅的行爲迷倒,不過兩人的這場愛情終究是飽受詬病。當時在社會之下,人們抱有封建的思想,袁行恕卻大膽追求自己的老師,這個行爲也成爲當時人們議論的“談資”。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不僅接受父母的悉心照顧,也離不開老師的教導。人們都說,老師是學子們的再生父母,他們對待學生們,就像對待親骨肉一樣,凝聚很多真情。李商隱在《無題》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句詩,更被用於誇讚老師:老師就像春蠶和蠟燭一樣,將所有的帶給學生。當然,在學生和老師中,也許會有一些不同的情愫。曾經一段轟轟烈烈的師生戀,當女孩意外懷孕後,本來想打胎,卻不料發現這是一對龍鳳胎,她生下的女兒,如今更是人盡皆知。


師生戀意外懷孕,想打胎卻發現爲龍鳳胎

民國是一個進步的社會,當時有很多新思潮湧入中國,讓西方先進文化與舊時的傳統形成鮮明的對比,此時先進知識分子們更是想擺脫“媒妁之言”,追求婚姻自由。但在那個時代下,依舊有很多人無法改變包辦婚姻,只能從未見面之人結婚。也有一些人,在那個時代極力反抗,但在反抗過程中,也許會釀成一些無法挽回的後果。

在那個時代曾經有一個女性,她能夠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這位女性便是袁行恕。當時在社會之下,人們抱有封建的思想,袁行恕卻大膽追求自己的老師,這個行爲也成爲當時人們議論的“談資”出生於富裕家庭的袁行恕,自然不會爲生活而奔波,也不會爲瑣事苦悶,因此她將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與此同時,袁行恕從小生活在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成長過程中,袁行恕更是接受西方教育的薰陶,當時她既嚮往西學,但也不會過分的張揚;既保留傳統傳統的文化,又不會固步自封。袁行恕極力希望能夠讓東西文化平衡,可見她是一個懂得變通的人。此後在學校中,袁行恕更是認識了比自己大7歲的恩師陳致平。

陳致平長相英俊,有不俗談吐以及優雅外表,讓袁行恕對其產生愛慕之情。在慢慢接觸的過程中,袁行恕更是被陳致平深厚的文學底蘊,儒雅的行爲迷倒,不過兩人的這場愛情終究是飽受詬病。

首先,在當時的環境下,師生戀並不被世人接受。不僅如此,雙方家族也在極力的排斥這件事。陳家是知識分子家庭,袁家卻掌握實權,雙方看起來不“門當戶對”,也成兩家人阻撓他們交往的理由。此外,兩人相差7年的鴻溝,也被視爲他們的阻礙。不過,袁行恕卻並沒有妥協,而是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

隨後袁行恕就與陳致平正式交往,但袁行恕卻並不想要孩子,她希望在事業中大放異彩。但此後卻發生一件讓她措手不及之事:突如其來的小生命,擾亂了袁行恕的生活。此時袁行恕和陳致平決定,打掉這個小孩。不過醫生當告訴他們,袁行恕所懷的是龍鳳胎時,兩人便不不忍心打掉兩個小生命。最終,兩個小寶貝成功落地,二人也將兩個孩子分別取名“麒麟”和“鳳凰”,而“鳳凰”更是成爲如今人盡皆知的瓊瑤。

勇於追求愛情,沒有對錯可言

很多人都看過瓊瑤的愛情故事,她所寫的《還珠格格》更是陪伴無數人長大。但看完這段故事之後,我們更是得知:原來瓊瑤的天賦來源她的家庭,她的父母更是一對飽受波折愛情的情侶。《擊鼓》中曾寫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數人在表達愛意的時候,都會用這兩句詩,這些美好的愛情,也成爲大家嚮往的對象。

當然,在愛情之路中,也有很多人受過波折,可是苦盡甘來之後,那些坎坷也將成爲甜美的回憶。與此同時,縱然某些“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但在遺憾中,也造就一段段佳話。正如袁行恕就和陳致平的愛情故事,已經成爲一段佳話。有人曾經認爲:兩人是師生關係,在一起並不合適,但在愛情中沒有對錯可言,緣分到了,愛情來了,就擋不住。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是迎來戀愛自由,在沒有傷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伴侶。當愛情來到,勇於追求又有什麼過錯呢?希望大家遇到喜歡的人,都能大膽表白,不用去在意別人的目光,也不用畏畏縮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