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馬博士的講座,我看到了我們村脫貧的希望。”日前,河東區人社局一行前往國務院重點督戰甘肅省迭部縣次哇村開展畜牧養殖技能培訓,把先進的養殖理念和養殖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到當地農牧民歡迎。

次哇村是國務院掛牌督戰的貧困村,2019年7月因泥石流災害返貧,全村59戶中有24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爲了幫助當地老百姓脫貧,河東區支援建設了養牛場扶貧車間促進當地農牧民增收脫貧。“次哇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爲主,當地農牧民養牛主要採取自然散養模式,出欄時間長,產肉率低。”河東區扶貧幹部迭部縣委常委、副縣長羅思維介紹說:“只有採取更科學的養殖方式,才能讓養牛成爲農牧民的增收項目,現在次哇村急缺的就是先進的養殖技術。”

根據次哇村的情況,河東區人社局積極着手準備相關幫扶措施,先後2次前往次哇村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當地情況後,邀請了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家馬毅,前往次哇村舉辦了畜牧養殖職業技能培訓會,會場就設在養牛場扶貧車間,聞訊而來的46位農牧民把培訓會現場擠得滿滿的。馬博士的培訓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內容涉及常見肉牛品種、養牛胚胎選擇、實用繁殖技術等。次哇村村委會主任仁再刀吉邊聽邊點頭,不時向馬博士提問,他說:“按照馬博士的方法,能降低我們不少養牛成本,我現在對我們村脫貧特別有信心。也希望養牛場扶貧車間正式運營起來以後,馬博士能再來指導我們。”

下一步,河東區人社局將根據次哇村現狀,圍繞當地重建家園的迫切需求,積極推行“扶貧雲培訓”,進一步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同時,對當地建檔立卡戶開展跟蹤幫扶,確保勞動技能學得會、用得好,讓貧困勞動力真脫貧、不返貧。

津雲新聞記者 朱紹嶽 通訊員 張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