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小店沒有抵押品、上門辦理不便利、貸款小額高頻等特點,建議鼓勵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銀行聯合發放無接觸貸款,藉助線上渠道和大數據風控等金融科技手段的力量,把資金精準輸送到傳統銀行體系無法觸達的小店、小攤販等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中。對此,她建議中央層面統籌謀劃,將發放數字消費券作爲當前提振經濟的重要措施來研判落實,進一步擴大發放規模和力度,大小額並舉,特別推出專屬小店的小面額消費券,以確保小店享受政策紅利。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賈永標

5月23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工商聯主席梁靜表示,近年來,小店經濟蓬勃發展已經成爲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受疫情衝擊,小店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應加大精準扶持力度。

據瞭解,梁靜在調研中發現,在消費券的具體發放中,地方政府較多采用大面額消費券,如滿300減100等。由於門檻較高,實際無法惠及小店,只能流向大型超市和商場,大面額消費券設計限制了相關政策扶持小店的有效性。

對此,她建議中央層面統籌謀劃,將發放數字消費券作爲當前提振經濟的重要措施來研判落實,進一步擴大發放規模和力度,大小額並舉,特別推出專屬小店的小面額消費券,以確保小店享受政策紅利。同時,鼓勵地方行業協會等單位牽頭,推動有能力進行線上營銷的小店組團發放消費券,並鼓勵互聯網企業在產品和流量上也向小店傾斜。

“根據小店沒有抵押品、上門辦理不便利、貸款小額高頻等特點,建議鼓勵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銀行聯合發放無接觸貸款,藉助線上渠道和大數據風控等金融科技手段的力量,把資金精準輸送到傳統銀行體系無法觸達的小店、小攤販等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中。”梁靜說,另外可以考慮鼓勵銀行在信貸領域向小店發放貸款利息券,降低小店貸款負擔。

梁靜說,建議充分利用我國領先的數字支付、數字外賣、數字貸款等優勢,加速推動小店數字化轉型,增強小店“抗震”能力。可通過稅收減免等方式,扶持一批數字化服務商,讓服務商幫助不會轉、不敢轉的小店進行數字化轉型;同時推動並在全國範圍內打造“數字小店經濟”標杆城市,爲其他各城市提供因地制宜的示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