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昆说,去年以来公司规范化治理投资达7000多万元,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冶炼尾气走进发电厂、发电尾气用于城区民生供热、工业固废变成水泥厂原料,工业“三废”物尽其用。”5月21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自2019年4月石嘴山市启动工业企业规范化治理至今,通过多项举措倒逼工业企业整改,提升企业治污水平,实现规范有序、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年多来,472家工业企业投入39亿余元加快技术革新、生产和治污等能力提升,着力解决企业治污装备落后、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低等问题。”5月21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自2019年4月石嘴山市启动工业企业规范化治理至今,通过多项举措倒逼工业企业整改,提升企业治污水平,实现规范有序、绿色、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我们企业已经实现全自动化封闭生产,从源头杜绝污染。”5月21日,平罗县豫平碳素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谢军说。当天,在企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只有少量工人值守,全自动化进出料设施正有序运行。谢军说:“以前这里满地都是黑灰黑渣,工人上料都必须全副武装,现在全是自动化设备,污染少了,工人劳动强度也降了。”据了解,豫平碳素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对生产设备和治污设施进行升级。“改变带来了直接效益,客商对我们更信任了,订单也越来越多。”谢军说。

宁夏中炭冶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宋浩介绍,去年公司投资750多万元用于规范化治理,建设了封装式原料仓、电煅炉自动化排气系统。“按照预算,今年公司将重点对碳化硅炼炉尾气回收技术、筛分破碎设备粉尘提标等进行改造。”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昆说,去年以来公司规范化治理投资达7000多万元,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冶炼尾气走进发电厂、发电尾气用于城区民生供热、工业固废变成水泥厂原料,工业“三废”物尽其用。

截至目前,石嘴山市472家企业新建封闭料仓和车间772个,升级改造和新增污染防治设施达1707套,工业企业治污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控制了工业源污染。(记者 李锦 实习生 高兴)

来源:宁夏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