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权归本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通常在孩子长到两岁的时候,家长们应该会很明显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又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除了会有模有样的学大人说话之外,时不时的还能蹦出几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来。

浩浩今年才2岁,别看他年纪小,精力却旺盛得可怕,平常总喜欢围着问东问西:“妈妈,为什么大耳朵小编的耳朵这么大呀。”“为什么胡萝卜是红色的?”“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可以玩玩具呢?”

​虽然儿子如此勤学好问,心里倍感欣慰,至少在将来不需要担心儿子的学习问题了。可每天光是忙着各种家务事都已经累得够呛了,还要应付如此难缠的话痨儿子,这种事儿估计搁哪个妈妈身上,都会忍不住心烦吧。

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羡慕邻居家的孩子,他们家的孩子特别听话,虽说和自家孩子一般大,可平常却总是安安静静的,一点也不闹腾,有时候给一个玩具车自己能在房间里玩个俩小时。

而也不住产生这样的疑问来,孩子小时候到底是话痨一点好,还是安静一点好呢?

孩子话痨和不爱说话,有什么区别?

1.话痨的孩子更加聪明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著名演讲家卡内基(Dale Carnegie)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技巧,75%靠的是语言表达。”

而在孩子9个月左右到7岁的这段时间,就是孩子语言能力打基础的时候,拥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孩子高效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话语,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将来的工作中,都比别人走得更快。

2.不爱说话的孩子,缺少锻炼思维的机会

有的孩子总是安安静静的,因为很多家长都喜欢这样安静而听话的孩子,所以孩子也会在家长的影响下变得“安分守己”,但是这样的孩子其实缺少了锻炼口才和思维的能力,因为会说话,不仅仅只是嘴皮子厉害,大脑的反应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训练。

据研究,儿童时期的语言能力培养是脑功能发育的催化剂。能说会道的孩子会比沉默寡言的孩子发育得迅速。

孩子内向、不爱说话,家长可以这样做

1.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

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儿玩。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比较强,有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叽叽喳喳的说话,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之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他们想要开口说话的欲望。

2.换一种方式让孩子说话

孩子们不喜欢说话,他们可能不表达自己,或者他们不想事情。家长可以让孩子和其他孩子玩过家家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参加戏剧表演。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会有说话的动机。为了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尽量模仿角色的语言和行为特点。这个过程还伴随着思考和表达,让孩子们可以得到很多锻炼。

3.给孩子问问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

家长每天可以找各种机会,让孩子自己说话,比如问孩子“今天跟爷爷出去玩,玩了什么呀?”“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事情?”等等,激发孩子分享、表达的欲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针对不爱说话的孩子,父母每天可以反复的和孩子进行对话,自然而然的让孩子开口主动搭腔,同时,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多说话。而对于超级话痨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和耐心。

今日互动话题:你们家孩子是属于“话痨型”还是“安静型”呢?你平时会刺激孩子表达自己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