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的陰霾下,商家停工停業訂單稀缺,用戶足不出戶幾乎鮮有消費需求,美團在供需兩側都受到了挑戰,餐飲外賣與到店酒旅兩大主營業務受到的影響最爲明顯,僅有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新業務營收同比小幅增加。美團的收入核心是外賣業務,受線下門店停業及小區封閉影響,美團一季度餐飲外賣收入同比減少11.4%,外賣訂單量日均下跌18.2%,總訂單同比下滑46%。

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的美團被“疫情”按下了暫停鍵。

5月25日,美團發佈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美團Q1營收167.5億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的156億元;調整後淨虧損2.16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虧損11.11億元。對比市場此前的預期,美團在創收遇阻的情況下,還是很好地控制了虧損

疫情的陰霾下,商家停工停業訂單稀缺,用戶足不出戶幾乎鮮有消費需求,美團在供需兩側都受到了挑戰,餐飲外賣與到店酒旅兩大主營業務受到的影響最爲明顯,僅有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新業務營收同比小幅增加。

數據來源:美團點評、36氪(截至2020年5月25日)

同樣,靠線下服務創收的企業都受到了疫情影響,包括餐飲、旅遊在內的多數行業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連接商家與用戶的平臺必然會受到牽連。Questmobile數據顯示,包括支付寶、美團、餓了麼、大衆點評在內的App月活人數,在疫情發生後呈現極速下滑的趨勢。由此可見,涉足本地生活業務的平臺都在一季度遭受了嚴重的用戶流失

然而,在自身經營受到影響的情況下,美團仍然在疫情期間履行了平臺應盡的義務,爲優質商戶提供免傭返傭、補貼及免費流量等多種支持。一季度美團佣金收入85.64億元,抽傭率11.98%,同比下降1.5%。在減免商戶佣金、延長年費有效期等方面對商戶的幫助,也給美團的運營帶來了壓力。

苦盡甘來還有多久

從財報的數據來看,就毛利潤而言,酒旅板塊受行業衝擊下滑嚴重,對整體的利潤率影響最大。在過去幾個季度中,該業務擁有近90%的毛利率水平,並在上一季度爲美團貢獻了23億元的經營利潤。如今,行業恢復情況充滿變數,酒旅業務恢復正增長還需要時間。

不過,在營收、淨利潤同比增速下行的情況下,美團的整體毛利率仍然維持在31%,這得益於其自身的“開源節流”。財報顯示,受疫情影響,長期鉅額投入的騎手和網約車司機的成本分別下降15億元和5億元,在成本端成功幫助美團節流支出。外賣業務也受益於客單價的提高,帶來了毛利率的提高。

美團的收入核心是外賣業務,受線下門店停業及小區封閉影響,美團一季度餐飲外賣收入同比減少11.4%,外賣訂單量日均下跌18.2%,總訂單同比下滑46%。但每筆訂單的均價上升14.4%到了52元,客單價提升明顯。

此外,王興表示,一季度的外賣訂單量好於最初的預期,美團在1月前20天的GTV(交易總額)和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雖然在2月20日的訂單量不到疫情前水平的30%,但到3月底已達到75%左右

外賣變得更“香”了

任何時候,危機都是一把雙刃劍。

外賣的本質是餐飲服務線上化,當線下商家面臨閉店停業,可供用戶的外賣選擇會變少,在家烹飪就變成了多數用戶解決就餐問題的方案。生鮮零售,買菜的即時配送服務也就迎來了發展機會。

一季度消費者線上購買日用品和生鮮果蔬的需求陡增,給美團買菜、閃購等業務帶來了機遇。王興稱,美團現有平臺和自營(美團買菜)兩個模式,未來將基於ROI(投資回報率)爲基礎,決定如何分配對買菜領域的投資。

此外,長期打工在外的消費者居家時間變長,個人外賣行爲會上升帶動家庭消費。在商家選擇上,人們也會擇優選擇大品牌的餐飲門店。加之商家端同樣需要美團,疫情期間外賣業務是廣大餐廳的收入依靠。更多的品牌餐廳通過美團開啓外賣服務,據美團介紹,一季度有超過五成“必喫榜”餐廳上線外賣,加速了品牌餐飲店的線上化趨勢。

家庭聚餐對於火鍋、海鮮燒烤和各大地方菜系等高客單價的訂單銷量也增長迅速,加上遠距離配送甚至異地的外賣訂單增加,帶來的結果就是客單價的提升。

針對平臺訂單價值的增長與訂單成本的優化,王興在財報電話會上也表示,關於訂單平均價值的增長,主要是由於疫情期間的結構變化,第一季度來自品牌餐廳的高價值訂單的貢獻顯著增加。而交付成本同比增長了10%以上,主要由於疫情期間工作的騎手獎勵。不過,自2月下旬以來,美團不需要向騎手支付額外的獎勵。一季度這部分成本僅同比增長約1%。每筆訂單的交付成本已顯示出季節性,預計今年也會出現類似趨勢。

從行業格局來看,儘管競爭對手阿里拿出王牌殺器支付寶,但餓了麼和口碑當季所在本地生活業務營收下滑8%達48.4億元,對比美團外賣94.9億元,雙方的市場份額與疫情前近乎相同,彼時外賣市場的競爭格局在短期內並沒有發生太大變數。

數據來源:阿里巴巴、美團點評(截至2020年5月25日)

商家主戰場的轉移

疫情帶來的另一個改變,是商家主戰場的轉移。

4月9日,美團在其官方公衆號公佈,現已支持部分化妝品、手機、書籍等商品品類的外送訂單,包括絲芙蘭、華爲等在內的非餐飲類大品牌門店入駐美團外賣。疫情之下,實體門店客流量減少,與擁有即時配送閃購團隊的美團合作,不失爲更好的選擇。商家端的數字化趨勢,也給了美團拓寬邊界的機會。

而此前專注堂食的餐飲商戶,也將目光轉移到了外賣身上,包括西貝、旺順閣等品牌供應商和連鎖餐廳,在逐漸向線上渠道進行轉移。外賣的滲透率在疫情的刺激下進一步提升,小商戶的停業給了大商家挖掘更多客源的機會,平臺生態下的營銷方式也會加速大客戶的入駐率

餐飲外賣的商家和用戶一季度明顯活躍程度不如以往,但本地生活的恢復速度還是好於預期。截至5月11日當週,美團餐飲外賣訂單量已恢復至疫情前90%的水平。

酒旅業務方面,儘管訂單和營收規模幾近腰斬,但本地住宿的恢復速度優於異地住宿,美團的年輕一代用戶對本地住宿的需求更多。截至3月底,本地住宿的間夜量已實現同比正增長,而由於商務旅客的恢復較慢,跨城間夜量的恢復仍需時間。

新業務上,面對與滴滴的競爭,包括美團單車、網約車等新業務一季度經營虧損14億元,雖然同比增長47%,但經營利潤率收窄至-33%,其中共享單車成本減少近10億元,折舊也大幅降低。對單車業務的支出控制再次成爲了美團本季度的亮點。美團計劃今年年內完成剩餘300萬輛舊自行車(摩拜)的更換,並計劃在二季度投入數十萬輛電動自行車。

儘管受到的影響肉眼可見,但美團的股價卻展現出了別樣的風景。5月26日,美團股價收盤漲幅超10%,成爲騰訊和阿里之後,第三家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

疫情的黑天鵝還未完全遠離,本地生活的到店類業務還需更長時間用來恢復信心,到家業務的存量市場也有競爭對手的緊跟,開源節流之外,如何繼續平衡好商家、騎手與平臺之間的關係,都是美團在市場完全恢復前需要經營的重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