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兩天,有關某重點大學教授“三年半發表300多篇IEEE論文”的內容,登上了知乎熱搜榜,引發輿論熱議。
據IEEE Xplore 網站統計顯示,2017至2020年共收錄該教授論文113篇,其中IEEE Access 50篇。而據數據庫系統DBLP統計,在2019年,他發表了期刊論文59篇,會議論文14篇。
儘管事實並沒有網傳的4天一篇那麼“傳奇”,但是即便是“縮水”後的論文數量,也讓不少人感到驚奇。高校學者勤奮治學、努力產出研究成果當然無可厚非,不過在追求數量之外,更重要的前提還是對質量的保障。人們之所以會對這個話題比較敏感,本質上也是對於學術注水問題的警惕。
現實情況中,盲目追求論文數量的情況並不少見。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就曾坦言:“我以前曾經預測,中國在2020年論文數超過美國,沒想到我們提前完成了”,“有些文章,通俗點叫‘垃圾文章,就是純粹爲了發文而發文,這種情況太多了。”
在種種注水問題背後,往往能看到“唯論文論”“唯數量論”等不良傾向的影子。可以說,學術評價標準起着引導和激勵學者的作用,學術灌水現象之所以存在,歸根結底還是在當下標準中有利可圖。
如果高校的人才評定標準不夠合理,過於倚重論文數量,那麼就很難避免一些善於鑽營者利用規則,大量製造“水論文”以滿足要求。如果學校審覈不細,且一味用單一的論文數量去卡學生的畢業資格,也很難杜絕畢業生論文灌水的狀況。
與學術不端相比,“圈地自high”的學術灌水看起來“人畜無害”,實際上卻會導致劣質驅逐良幣,擠兌寶貴的學術資源,戕害高校的學術風氣,對於真正潛心學術、甘坐冷板凳的學者更是不公。
也正是基於此,近年來國家和不少有識之士都在推動學術評價體系的改革,破除單一的人才評價標準,推動同行評價和代表作制度,加強對論文質量的關注。
2018年出臺的《關於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就明確提出,“將自然科學研究人員的代表性成果作爲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注重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建立職稱評審代表作制度”。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馬秀珍也提交了相關提案,建議堅決破除“唯論文”的不良導向,改進完善學術科研成果評價機制,更加註重學術成果轉化應用等。
此外,要解決“注水”識別的問題,還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通過合理的制度搭建,推動公正的同行評價,進而構建健康的學術生態,讓學術“水貨”無處遁形。
當然,這些努力並非一日之功,改革也需要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對於當前體系中的漏洞,高校也有必要及時發現和彌補。比如,對於“水刊”的存在不能無動於衷,而是要加強對刊物和論文本身質量的精細化審覈,必要時建立負面清單制度,防止學者屢次利用“水論文”拿獎勵、評職稱。而針對作者過度自我引用以增加引用量的問題,也需要加大審覈力度,及時剔除其中的“無效”引用,減少學術影響力“泡沫”。
在某種程度上,學術灌水者就是鑽制度空子的人。只有不斷改革制度,加強對論文質量而非數量的關注,纔會讓灌水者無利可圖,從而清除炮製“垃圾論文”的土壤。
撰文/任冠青
編輯/王鐘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