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就在這個問題上喫了大虧,因爲在戰場上陷入了先擊落戰機還是擊沉航母的困境,最終導致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了4艘航空母艦,爲戰爭的失敗埋下伏筆。如今我們終於明白日本爲何會在中途島戰爭中戰敗,這也給各國上了一課,未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們要選擇攻擊航母讓它癱瘓,而不是艦載機。

日軍本想消滅美軍的進攻能力,卻沒想到反而折損了4艘航母。在海戰時,到底應該先擊沉航母還是攻打戰鬥機?日本用實際行動給世界上了一課。

航空母艦在海上作戰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因爲建造技術的難度之高和需要資金數量的龐大,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能力建造航母,因此,擁有航空母艦也被視爲大國實力的象徵。作爲一種強大的戰略武器,航空母艦能夠爲戰機提供防禦嚴密的海上綜合作戰平臺。換句話說,航母的主要作戰手段是艦載機。於是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爆發海上戰爭,到底應該先打航母還是戰機?對此,有網友表示稱,擒賊先擒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就在這個問題上喫了大虧,因爲在戰場上陷入了先擊落戰機還是擊沉航母的困境,最終導致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了4艘航空母艦,爲戰爭的失敗埋下伏筆。日本的失敗也用實際行動給各國上了一課。

日軍在中途島戰役中損失慘重
中途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爲了將它佔領,日本的聯合艦隊幾乎耗費了所有資本,然而萬萬沒想到最終美軍僅以損失一艘“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代價就重創了日本海軍,將日本“飛龍”、“蒼龍”、“赤城”、“加賀”4艘主力航空母艦全部擊沉。

中途島的戰役美軍除了這艘航空母艦外僅損失了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另外還有307人陣亡,據資料記載,美軍損失的戰機大部分都是被擊落的。而日本損失就比較慘重了,除了4艘航母外,還有一艘重巡洋艦“三隈”號沉沒、322架飛機損失,值得一提的是,322架戰機中,僅有42架是被擊落的,而其它的基本都是在航母上被炸燬的。

清晰的數據展示出了美國方面在這場戰役中將攻擊重點放在航母,最終讓日本艦載機受到重大損失,而日本一直對攻擊目標猶豫不決,這也可以看出,日軍高層在決策中存在重大失誤。這場戰爭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日軍徹底失去了對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

日本一直致力於航母的研發製造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後來又開始醉心於航空母艦的研發,二戰期間,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艘輕型航母,這也一度成爲日本野心膨脹,想要稱霸世界的催化劑。

據悉,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時,日本已經先後建造了29艘航空母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靠海上軍事力量的強大,日本幾乎稱霸大半個太平洋。不過,在中途島戰役失敗後,大批優秀飛行員、航母、軍艦和艦載機全部命喪太平洋,日本海軍苦心經營了多年的海軍力量重新恢復了幾年前的樣子。
日本爲何會在海戰時首先選擇攻擊對方戰鬥機?
在日軍看來,航母很難摧毀,除非有威力足夠的導彈突破防禦擊中航母甲板,讓航母喪失起降戰鬥機的能力,但這是一個相當困難的挑戰。而日本又非常寶貝它們的航母,爲了讓自己的航母不受威脅,最終還是決定摧毀美軍航母最主要的攻擊手段——艦載機,可是卻沒想到這纔是最錯誤的戰術。

美國在海戰中成功對日本航母發動攻擊,嚴重削弱了日軍的軍事實力。如今我們終於明白日本爲何會在中途島戰爭中戰敗,這也給各國上了一課,未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們要選擇攻擊航母讓它癱瘓,而不是艦載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