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S:如果一道题咱们不能在高压的情况下做出来,别解释了,要么就是真不会,要么就不够熟练。忘了,就得花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题。

高中数学难吗?从提分的角度看,真心没有很难。这话绝对是摸着良心说的

很多同学会把大量的时间耗在数学上,“得数学者得天下”,因为相比于玄学文综,数学更容易量化,也更容易拉开差距。但一年到头,数学成绩真正有很大起色的人,其实非常少。理由多种多样,

但归根到底都是刷题的锅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致讲讲,如何科学刷题。

01.

刷题时要注重专项突破

,大部分人都存在一种刷题误区——只刷套卷。套卷做起来非常爽。

不管你是60分,还是120分,做套卷绝对比做专题舒服,因为套卷上既有简单题,又有难题。爽就来自做简单题的快感,but:没有痛苦的学习是无效的。

我们把1+1=2做1000次,最后得到的也只是1+1=2。

可能有人会反对:

“我明明很认真地更正错题,也会分析难题,为什么ta的分数能蹭蹭地长,我还停在原地?”

有的人刷套卷有用,但绝大多数没用。

那些靠做套卷提分效果显著的人,天生就特别能联想,即使是做套题,也能把不同试卷上的同一类型的题放在同一维度去思考,提炼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强啊!!!

既然不能保证自己有那个思维,就

老老实实做专题,集中力量来搞重点突破。

提供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办法:

拿出5张模拟卷+3张高考卷,分析每个题型、每个知识板块的得分情况。

最终的效果是,摸清楚自己哪块知识的题得分很稳,哪些题从来没得过分,哪些题的得分忽高忽低。

分数忽高忽低的部分就是你可以短期突破的东西。

举个例子:某位同学的数学成绩基本保持在100分的样子,通过分析以前的试卷,ta的得分情况大概是:9道选择题*5 +3道填空题*5 +2道大题+4道大题的第一问≈100 。

其中,立体几何几乎百发百中;but数列大题的得分非常不稳定;导数题、圆锥曲线的第二问压根就没做出来过;压轴小题随缘猜。

这么一算,ta的短板和目标就非常清晰了。

整体来看,这位同学是不是只要拿下数列大题,分数就能进步5~10分?

既然立体几何差不多还行,那这个模块暂时没必要成为努力的重点。既然这位小伙子目前总分为100,那压轴的两个大题到底怎么做,研究起来也没太大意义。

同样的方法,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知识点。

先明确要攻克的知识点、题型,再连续不断地做。这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察觉自己有一些题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或者无论怎么样都达不到自己目标分数,千万不要气馁。

这个题型做不好,可以转战另一个,前提是你已经为了这类题付出了持续的努力。

另外,达不到预期分数也不要紧,在已经有进步的基础上,想要维持分数稳定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况且,

我们追求的是总体分数的进步

,要把眼光放在所有科目上,有大局观,数学没做好,只要有其他科目突破了,整体上不也进步了吗?

02.

学会复盘,

复盘有多重要?如果你讨厌对答案,如果你从不做错题,如果你从不复习,恭喜你,做题2h的效果约达到了10分钟。

明明做5道题就能烂熟于心的东西,因为不及时复盘,嗯?忘了,就得花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题。

等做得非常非常非常多了之后,你做题的直觉肯定很不错了,相似的题只要不太难,拿下应该没得问题。

但等你形成直觉,时间成本太高了好吗!!同学们!!不划算!非常不划算!

你不急我都替你急!!

具体讲讲怎么盘。

复习周期:

当晚—周末—月末—大型考试前

别问,问就是记忆规律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的结论,当晚复盘是趁题目还热乎着,赶紧搞一遍,不然明晚就忘。哼哼,不信你试试。

周六周日的自习时间多,月末应该有月假,大型考试前也有足量的时间做自己的事,这些时间点不盘它还什么时候盘!!

时间确定了,接下来看方法。

当晚:

回顾整体思路,尤其是咱们卡壳的地方,一定要把逻辑梳理清楚。个人觉得,这时候可以不演算,emmm因为白天才算过,晚上多少都会有印象

周末:

老老实实重新做一遍,要完整地把答案算出来!之后

把题目的条件抽离出来,找出各个条件和答案之间的对应关系。再从答案回溯到题目条件,思考这道题的甚至这类题的要点是什么。

前面说了,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才好总结规律。这种复盘方法如果能和专题训练结合在一起,效果是真滴没话说。

最理想的情况是,你能抽象出一般的规律。下次不管遇到什么题,万变不离其宗,题目条件的指向是啥心里一清二楚。

03.

注重把控做题节奏

,不管试卷的难度如何,你都得简单地做个心理预设:“一般做小题需要45分钟,如果卷子很难,我最多花50分钟在小题上,不然后面的时间会特别紧张。”

每次做题前都得重复一次,别小看心理暗示的作用,它牛皮得很。

接下来讲的才是重点: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粗心的毛病,有的人光是把粗心改过来,数学成绩就能+10分。

平时做题时,不妨把每张试卷、每次作业的粗心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上,搞清楚咱们经常在哪个题型、哪个知识模块、哪个运算步骤出错。

那么到了考试,做这部分题时,就把节奏刻意放慢。吃一堑长一智,小心驶得万年船,悠着点总没错。

我有段时间总错概率大题,嗯,就是文科数学里最简单的概率大题。

开始没把它当回事,直到有次考试数学145,剩下的5分栽在了概率题上,全班居然就错了我一个??至今都记得老师那种宛如关爱智障的眼神…

这样下去问题很大,不行,必须得改。之后的操作就是大彻大悟,痛改前非,每次考试做概率题都尤其谨慎,还真的再也没犯过这毛病。

方法简直不要太简单。尝试一下,立马就见效,说不定你粗心的毛病就这么改了!!!

PS:如果一道题咱们不能在高压的情况下做出来,别解释了,要么就是真不会,要么就不够熟练。考试的时候错了这种题,这不是粗心,所以也不冤,老老实实练专题去!!!

04.

科学制定专属错题本

,错题本这种东西,咋说呢?如果没有,也许不会影响你小幅度提高成绩。

但没有错题本还想短期进步20+、30+,绝不可能,或者梦里什么都能实现≡ /。

一个科学的、量身定定制的错题本,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否则就事倍功半。

要讨论怎么搞错题本,咱们先把错题分个类:

粗心错的

知识点遗忘的

做到一半卡住的

完全不会的

第一种和第二种就省点力气吧。如果把这两种题都写在错题本上,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抽自己一下呢,直接有效,还更长记性。

第三种就注意了,这类题基本都得往错题本上搬,尤其卡壳的地方得重点标记。

第四种,首先咱们得搞明白,这道题是不是真不会。如果看完答案后,能知道个七七八八,嗯那应该还能再抢救一下。

但如果看答案都超级累,甚至看不懂,放弃吧,不然你努力的性价比可就太低辽。人活在世,何必为难自己。๑乛◡乛๑

挑选错题的工作完成了,接下来看具体怎么操作:

如果直接抄题目,那就傻了。

不管数学题有多短,总归都有点废话,废话多了题目条件就不够突出,不方便我们分析条件和参考答案之间的联系。

那么

第一点建议是——精简题干,只留下最核心的部分。

毕竟错题都比较热乎,既然都提笔做错题本了,那脑子里起码已经对解题的逻辑有了基本印象。

在写题干的过程中,迅速把这道题的思路回忆一遍。手没停,脑子也别落下。抄了并不代表就掌握了,有的同学又没有及时复盘的习惯,得嘞抄过就忘。下次见面,哇哦似曾相识。会做吗?不会。卒。

所以,

能多复习一次是一次,又不占用其他时间。抄题目、抄答案什么的,很有可能只是在安慰自己,真的行不通!

关于写答案:

别照抄,效率太低,太简单的步骤直接写两个字:易得。但你得确定自己下次看也能反应过来。

卡壳的部分重新做,把答案扔开,尽可能自己把后面的步骤完成。这样你的答案才有灵魂。

提个醒,对于数学成绩在80分以下的同学,个人觉得所有的压轴题都可以不看。即便能理解,也没必要把它们放到错题本上。

因为我们要做最适合自己的事。

那些鬼东西看懂了又怎样呢?反正短期内又突破不了。中档题的问题都没解决,就别跳级打怪了,劳心劳力还特不讨好。等进步到了120分,再考虑难题的事嘛。循序渐进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