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惜清朝灭亡以后,漠北蒙古的一支喀尔喀部落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独立建国,脱离出去。清朝全盛时期,版图曾一度囊括了漠西、漠南、漠北三大蒙古的势力范围,幅员辽阔。

现代蒙古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的漠北蒙古。在明末清初之际,蒙古主体分裂为漠北、漠南、漠西三大势力。三大蒙古之中,漠北蒙古选择对清朝称臣;漠南蒙古被清太宗皇太极所灭,不复存在;漠西蒙古与清朝进行了近百年的战争,也被清朝消灭。清朝全盛时期,版图曾一度囊括了漠西、漠南、漠北三大蒙古的势力范围,幅员辽阔。可惜清朝灭亡以后,漠北蒙古的一支喀尔喀部落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独立建国,脱离出去。
清代管理外蒙古的最高机构“乌里雅苏台”

清朝康熙三十六年,漠北蒙古通过“多伦淖尔会盟”归附于清朝,从此外蒙古地区成为清朝的疆域范围。清代的“外蒙古地区”包括有“土谢图汗部游牧地”、“三音诺颜部游牧地”、“扎萨克汗部游牧地”、“车臣汗部游牧地”、“科布多地区”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六大地区,幅员辽阔。清代统治者为了管理这里,效仿奉天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分管东北的先例,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清代管理外蒙古的最高长官),并保持常规驻军。
清代的外蒙古地区(1765年)

19世纪后半叶,沙俄政府趁清朝内忧外患,逼迫清代统治者签订了《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约记》、《中俄北京条约》、《中俄改订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夺取了清朝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随着清朝的没落,外蒙古在地势上和政治上均呈现出孤立无助的状态。
公元1911年,清朝爆发辛亥革命,沙俄政府公然支持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脱离中国,建立了其所谓的“大蒙古国”。同年,外蒙古的军队入侵到我国的内蒙地区,试图将内蒙地区也夺走,不过最终被北洋军队用武力击退。数年后,徐世昌担任北洋政府总统,曾经趁着沙俄发生10月革命的机会,派遣徐树铮出兵收复外蒙古。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苏联的建立以及北洋政府内部的崩溃,外蒙古再次在苏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建立了其所谓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外蒙古)。需要说明的是,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到雅尔塔会议(二战结束前),无论是北洋政府的袁世凯、段祺瑞、徐世昌、曹锟、张作霖等人,还是后来国民政府的蒋介石等人,均没有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事实。
蒙古人民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盟军的三大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确立了维持外蒙古现状(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决策。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完全不顾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强硬地要求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事实。作为条件,苏联政府可以动用150万苏联红军参加对日作战,帮助国民政府歼灭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此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外蒙古作为主权国家的形态就被固定了下来,即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