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爱情里的不安定因素。

“小伙你先下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女朋友我们联系上了,她还在等你回去呢!”

5月19日15时许,

雁塔区一男子因与女朋友闹分手爬上momopark商场四楼外天台上,欲跳楼轻生。

跳楼的原因,是女友跟他闹分手。


我有个闺蜜也经常换对象,每次都很投入,分手就情绪崩溃经常大哭大闹。为她为啥分手,

在爱情中经常搞事情的人,往往有一个共性:冲动,且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每个人的情绪发展(emotion develop)成熟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原因在于每个人经历过的家庭因素、社会环境、职场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到情绪发展水平。

而情绪能力较低的人——主要包括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往往不擅长照顾别人的情绪,也把握不住自己情绪,表现得像个“情绪巨婴”:

认为世界都是围着自己转,认为周围的人应该像母亲一样照顾自己的情绪。

一遇到困难可能立马情绪崩溃、行为低幼,有点像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实验发现,有两个系统对个人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

情绪系统(热系统,hot system)和逻辑系统(冷系统,cold system),两者同时影响我们的判断能力,而往往情绪系统对决策质量会有负面影响。

而情绪不成熟的人之所以会做一些惊掉大牙的事,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使用“情绪系统”。

这些情绪不成熟的人,经常喜欢说下面5句话。

1、“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时候该干点啥

区分成熟和不成熟的一个关键,是看一个人是否有独处的能力。

独处时我们会更多地思考“我是谁”、“我是个怎么样的人”的严肃问题。

尽管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让我们很迷茫,但是成熟的人通常会试着拥抱这种自我感受


在《去他妈的世界》里男女主吵架,男主第一次离开女主一个人独处,他感到了震耳欲聋的内心的声音。

情绪上比较成熟的人会试着接受自己的愤怒、嫉妒、羞耻,而不是像个小孩一样总是想跟别人待在一起,把结伴的人当作自己的保护伞来逃避“我是谁”、“我怎么样”的问题。

相反,情绪不成熟的人希望自己能时刻和朋友黏在一起,用和他人相处的时间逃避自我感受。

2、“我不太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冷静地看待自己的童年不是很容易但足够重要。虽然相当多的人都在童年被挫伤过。

回忆童年不是说要记清每一个细节然后把童年加工成理想化的样子,而是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冷静审视一下自己的童年。

童年回忆对每个人来说来说都是记忆深刻的。


而且那些声称自己不记得童年的人,除了真的可能是记不清了,也可能是他们还没从童年的挫败中走出去,还没准备好过成年人的生活。

《完美关系》中的邦尼从小家庭不富裕,母亲又重男轻女。

自从邦尼上大学后,家里就没有给她一分钱,全靠她赚钱养活自己。

在上海打拼的邦尼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原生家庭,努力让自己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是外向的、热情的。

故意把自己的原名“马邦尼”改成邦尼,并且对自己的家庭闭口不谈。

因为不想让自己陷入原生家庭带来的挫败感,很多人像剧中的邦尼一样,没准备好怎么谈论自己的童年。

但是如果你想过拥有一段稳定成熟的关系的话,还是有必要看看对方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童年记忆的。

需要警惕的是,情绪不成熟可能会让一些人变成妈宝男,结婚之后才会展现出巨婴的一面。

4、“这个问题我从来没考虑过

跟情绪不成熟的人聊天,如果你问他们上段恋情是因为什么结束?你对于你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对于过去,你有过什么后悔吗?

“嗯……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们大概率这样回答(没准会天真懵懂地看着你),像是初次考虑这样的问题,脸上露出为难的样子,表示实在太难回答了。

尽管他们的答案听上去非常的委婉、谨慎,如果你信了,那你就错了。


对情绪不够成熟的人来说,涉及到“元认知”的话题可能会超纲(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激情、悲伤、目标和过去经验的看法)。

他们说自己没考虑过类似问题,并不是谨慎的表现。

很可能只是缺乏认知,没思考过是什么在造成自己的“当下”、是什么正在给自己带来痛苦,以及自己多大程度觉知过这种痛苦。

因为缺乏反思,所以答不上来。

4、“没关系的,都很好,我没事”

“没事的呀,没事。”

当一个人总是说自己没问题,不论任何时候你怎么问,Ta都只告诉你没问题时,这里面肯定有点事儿。

情绪不成熟的人描述他们的完美生活的时候,你会觉得他说的内容很虚,你也听不到他们在家庭、工作上的愤怒,失落、困惑、欲望。

你能听到的都是缺乏细节的幸福宣言,一根筋式的快乐。


他们可能只是没意识到正在自我麻醉而已。你几乎从这些人嘴里听不到不满,似乎他们总是无忧无虑,家庭完美、工作完美、恋爱完美。

他们不愿承认别人过得更好,也不要承认自己不够好。

羡慕一个比自己过得好的人,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小肚鸡肠、没有气度的事情,他们不会承认自己的嫉妒。对于这样的人,让他们清醒过来是很难的。

5、“你别想的太多啊”

如果你跟情绪不成熟的人聊天的时候太过现实主义,说了太多真相,对方很可能会粗暴地打断你:“这件事本来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

你说自己焦虑,他们会让你:“先把这件事放一放”;

你说自己压力山大,他们会说:“你还是见的世面太少了”,很像郭德纲说过的那些“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


当情绪不成熟的人表现得“波澜不惊”的时候,你的现实主义大实话可能已经威胁到他们自己营造的良好状态了。

有时候他们 “过于淡定”的态度会被别人误解为他们很自信。

但事实上他们可能只是掩耳盗铃,自我催眠,不想去面对现实真相。

对别人提出的棘手问题,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简单的答案,然后把其他的答案归为“想太多”。

目的已经不是解决问题,更像一场自我形象保卫战。

当你撕开真相,结果很可能是不耐撕的。

日本作家加藤谛三曾这样描绘情绪巨婴:

“作为一个在社会层面、肉体层面都已经是成人的个体,他无法像三岁小孩那样行动做事。

周围的人是以三十岁的成年人的标准在要求他、对待他,但他却无法拥有三十岁成年人的情绪,他的情绪有时候会像三岁孩子一样不稳定。”

如果你想等一名情绪巨婴突然转性,可能会很辛苦。研究表明,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在儿童早期就出现了。

儿童从2岁起开始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伴随着表征和言语能力的出现,到青少年期便开始依赖内部感情,并根据外部环境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情绪不成熟不是一两天的问题,要改也必然没那么容易,这是另一个话题啦。

我们也要相信,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最后,祝你拥有一段情绪健康的爱情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简单心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