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輛豪車停首都機場六年落滿灰塵,車主是馬航MH370乘客。這個故事的主角:豪車、首都機場、馬航370乘客、落滿長達6年的灰塵,就像一枚量身定製的催淚彈。

  我們決定把終結這條自媒體爆款謠言的過程作爲一篇文章的重點展示出來,因爲它本身就是一個故事,關於我們的故事:我們的生活被假消息干擾,編造謠言、裁剪消息、販賣悲情、獲取利益,這是值得警惕的。

  信息繭房本身就很可怕,更可怕的是還在一個虛假的繭房。

   1

  自媒體號“叫我楊咩咩”5月19日發佈了一篇10萬+爆款文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兩輛豪車停首都機場六年落滿灰塵,一輛保時捷一輛雷克薩斯,車主是馬航MH370遇難乘客。有沒有停在首都機場6年的兩輛豪車呢?這個故事的主角:豪車、首都機場、馬航MH370遇難乘客、落滿長達6年的灰塵,所有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就像一枚量身定製的催淚彈。一開始,它在局部地區引爆,感動了一些善良的人。很快,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一輪由自媒體大號發起的流量狂歡,我們決定跟蹤一下這條消息。

  “叫我楊咩咩”及自媒體大號們發佈相關文章△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市東北郊,面積共計141萬平方米,共有3個航站樓。網上可以查詢到每個航站樓停車場管理處的電話。撥通T3航站樓的電話後,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聽過這個事情,待問到能不能聯絡停車場保安具體詢問,得到的回覆是:“這裏沒有保安,也不方便給停車場工作人員私人聯絡方式。”電話裏,T1、T2停車場工作人員則明確說明,沒有停留6年的馬航MH370遇難乘客車輛。

  唯一有可能的是T3航站樓。

  時間要回到2014年3月8日零點42分,MH370航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計劃6時30分在北京降落,延誤6小時23分鐘後,首都機場T3航站樓大屏幕上關於MH370次航班的信息消失。事關239條人命(227個乘客,12個機組人員),關於馬航的謠言即使瀰漫,人們也期望會有反轉。

  5月24日下午,我來到了T3航站樓。一層爲商業區、派出所和辦公室,二層設有機場快軌車站,直通航站樓出發層和到達層。T3航站樓附近是3號停車場,位於航站樓南側,共有車位約4300個,包含小車位、中巴車位、無障礙車位,地面和水泥柱用大塊顏色標識,區域明確。

  3號停車樓開放地下一層ABCDE區及地下二層H區爲旅客車輛停放區域,其中ADEH區爲長期停車區,長停區小型車收費爲每天80元,如果馬航MH370遇難乘客的車確實停在這裏6年,費用將達17萬,並不是網上傳的9萬。

  一下地鐵,走不到50米有自動扶梯直達地下停車場。停車場有兩層,其中長停車H區位於地下二層,因爲疫情管控已經關閉。這裏有幾輛車,走近查看,品牌型號和視頻中的車完全不一樣。

  首都機場3號停車場△

  H區對面是出租車等候區,和幾個司機師傅聊起來,他們都看到了馬航遇難乘客在機場停了6年豪車的事情,都被這條消息吸引了,並深信不疑。一問從哪兒聽說的,在網上。

  一位師傅說:“可能被停車場拉車庫裏去了。”

  另一個師傅湊過來說他見過,在樓上停車區,地下一層C/D/E區,“之前(疫情期間)從那兒繞,總能看見,孤零零的就那麼幾輛。”

  “是不是保時捷和雷克薩斯?”

  “那不知道。”

  “您是從哪兒看到的?”

  “就開車遠遠地繞過去,能看到。”

  “也沒近看?”

  “我給你指過去,你們不會瞎寫吧?”

  順着師傅指的方向,走近能夠發現這片區域的顏色和視頻中相似,天藍色,但是和視頻中的地面、橫樑完全不一樣,這裏是四周通達的,連着外面的路——方便車輛進出接人,而視頻中昏暗的環境、車後顯示的大門牆壁,更像是封閉緊湊的地下車庫——不像機場。

  到達師傅指示的東南方向,是褐色標識的區域,靠近拐角處的確停了兩三輛灰塵覆蓋的車,不是豪車,是很老舊的大衆車,還有一輛沒有牌照的桑塔納——在2018年的網傳殭屍車文章中出現過,2011年它就在這裏。這裏的情況與視頻中圖片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停在首都機場停車場的大衆車△

  有沒有可能被拉到了車庫裏?

  在地下二層的最邊緣,確實存在一些大門緊閉的地方,看起來像是隱藏車庫,但是這裏的大門被漆成鐵鏽紅,和視頻中的灰色鐵門不一樣。

  我們找到T3停車處的工作人員,他所在的辦公室也是監控室,電腦屏幕實時顯示停車場每個地方車輛的進進出出。

  “我們從網上也看到這個消息,昨天(5月23日)又排查了一遍,只有一輛2014年的車,不是馬航MH370遇難乘客的。”

  “有沒有拉到小車庫這種的?”

  “怎麼可能?所有停在這裏的車我們都不會動的。”

  “那T1、T2那邊?”

  “那邊是大露天,你看我們這停車場環境和視頻中像嗎?”

   2

  事實是,首都機場停車場並沒有發現這兩輛豪車。馬航MH370遇難乘客遺留“殭屍車”的消息2018年就爆出過,是同樣的一張雷克薩斯LS照片。早在2016年,一則鄭州百萬豪車被棄停車場的消息被網友篤信“車主坐上了MH370”。和馬航MH370遇難者“殭屍車”相關的消息一出現,社交媒體上炸開一輪又一輪的討論,但在抒發情感之前,首先要問一個問題:這是真的嗎?

  《2017年網絡謠言治理報告》顯示,“馬航MH370調查”位於社會類謠言榜第二位,往往以社會事件“真相”的“揭示”面目出現,在短時間內引發大量關注,三天時間閱讀量破千萬,相關謠言受衆的主要年齡段在20-49歲,男性居多。

  在網上,有人把製造聳人聽聞的假消息的行爲,稱爲“自媒體邪教”。自媒體號“至道學宮”提供了很多驚人的謠言。但有另一種虛假的消息,它比那些聳人聽聞的假消息更加可惡,它利用的是普通人的良心。

  對每一個瀏覽新聞的人來說,手指點開的公衆號,滑動的短視頻都在提醒着——謹慎謠言。但事實是,人們很容易被一則催淚的視頻打動,“看到那輛滿是塵土的車,車主是馬航MH370航班上的,我心裏咯噔了一下。”在讀者的意識中,這輛塵封的車直接聯繫到6年前那場空難,連接到239個家庭背後的生離死別。很少有人反思過,它所依賴的那些事實是假的,這些情感投射也就不復存在。

  網傳佈滿灰塵的豪車△

  這類謠言更難被識別,因爲它摻雜着真實的元素和真實的情感,“有圖爲證”。它精心設計劇情,搭配元素,直擊靶心。製造這樣的假消息,可能需要一次腦暴會,而識別這樣的假消息,則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爲了識別這個謠言,我們必須親自跑一趟北京首都機場的T3航站樓。

   3

  如何儘可能避免被假消息帶跑?1953年, 傳播學者克羅斯修正謠言的產生模式:謠言= (事件的) 重要性× (事件的) 模糊性/公衆批判能力。受衆的批判能力越強, 謠言產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反之則越大。

  騰訊微信平臺2018年全年共攔截謠言8.4萬多條,闢謠文章閱讀量近11億次。隨着信息消費碎片化和感性化時代的來臨, 標題超過正文成爲信息消費的“抓手”。

  引人關注、奪人眼球的謠言標題成爲被廣泛傳播的第一要義,新聞傳播學者李彪、喻國明分析了4160條謠言,謠言的標題有以下特點:

  1.標題均長23.8個字

  2.大量使用第一、二人稱代詞, 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3.權威加持與恐懼訴求是最常用話語修辭

  4.大量使用感嘆號和問號進行情緒喚起

  5.使用新聞式和數字式標題增強信度

  我們還發現了這樣一個特點,隨着新的技術形態的發展,一則假消息也會跟着技術形態的變化而迭代,與時俱進。最新的網絡謠言治理報告證明了這個觀點:2019年輿論高關注度的謠言呈現傳播視覺化、舊謠新傳化等特徵。

  在2020年的這波豪車謠言的傳播中,最初的消息來自哪裏?在“叫我楊咩咩”的文章中,來源是一條抖音。5月18日“華夏文明導報”發佈了短視頻,標題爲“首都機場兩輛豪車停了六年,高達9萬停車費!保安說:人回來開走不收錢!真相令人淚目。”

  “華夏文明導報”發佈的視頻及網友評論△

  視頻內容是兩輛豪車佈滿灰塵的照片,車牌號被模糊處理,配上音樂和文字說明,“兩名車主爲馬航370乘客”。視頻發出後,獲得93.3萬的點贊量。

  “華夏文明導報”官方抖音號有6.5萬粉絲,平均一天發佈10條左右短視頻,熱點片段嵌套進模板,配上橙色實心大字和音樂。短視頻清晰度不高,內容五花八門,有寵物、社會新聞、名人演講等,多數點贊數不超過100。“首都機場兩輛豪車停了六年”視頻成爲爆款後被放在首頁置頂。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社交媒體,原視頻被加上不同的音樂、解說,引發了各種解讀文章。這種包裝的文章視頻具有迷惑性,需要對每個信息點進行覈實。

  聯繫到最初發布爆款文章的“叫我楊咩咩”,她一直沒有回覆信息的來源問題。我們查詢發現,這個賬號歸屬長沙桌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廣告設計等15項業務。作者介紹自己是前教育培訓屆名師,除了她之外,還有幾名助理負責排版和編輯。

  該公號試圖傳遞出一種價值觀,“我輸入在文字裏的情感體系,會有人懂得,也會有人從中受到鼓舞”。和大多數情感類自媒體一樣,她靠廣告賺錢。在一篇文章中說,“我所接的廣告,都是有保證的。”她對她的讀者說,“你們不是流量,不是好看的數據,不是變現的本錢。”我們翻了她一個月的文章記錄,“保時捷停首都機場6年”是唯一的一篇爆款文章。

  在她的文章裏,車主的親人不願意把車挪走,“他們相信,在某一個清晨,那個已經消失的親人,依舊會出現。”這句話在評論區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但這是個新增添的細節,我們無法知道,兩輛不存在的豪車的親人在哪裏?

  從首都機場的地下停車場出來,我帶着一種篤定的信念離開。回到現實世界,一對父母帶着孩子從對面扶梯下來,提着行李箱,還有抱着單反、捧着花束的年輕人,他們下了飛機抵達停車場。地鐵機場線,買票時乘務員問我,“去哪兒?”“市區。”車子開動,機場停車樓緩緩地離開視線,它不知道網上洶湧的情緒指向這裏。

  圖丨視覺中國△

  來源:騰訊新聞

  編輯 趙同同

  值班主編 陳雲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