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美洲大陸,有這樣一個國家,它的國土面積比中國的還要大,位列世界第二,但是它卻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加拿大”。雖說加拿大與中國隔着浩瀚的北冰洋,但是兩者在歷史上,卻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2016年6月,加拿大議會正式宣佈,從2017年起,加拿大政府將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定爲“春節”。那加拿大人爲何要專門立法過春節呢?這就不得不提到150年前在加拿大修鐵路的中國“華工”了。
150年前,當時的加拿大剛剛成立聯邦制的國家,加拿大政府急需發展國內經濟。由於當時加拿大地廣人稀,要發展經濟,那就必須要修建一條連接東西兩岸商貿區的鐵路,將加拿大最發達的東西兩岸連起來。
但是在那個生產力較爲不發達的年代,要想修建一條貫穿北美大陸的鐵路是一件非常危急又費人力的事。然而,地廣人稀的加拿大自然找不到那麼多修建鐵路的人力。於是加拿大開始滿世界尋找,最後他們將目光盯在中國身上。
因爲中國正處於被列強瓜分,百姓苦不堪言的境況,於是加拿大來中國招聘華工。由於當時的招工者將加拿大描繪成是到處都是寶的地方,加上招工者給華工許下美好的承諾,於是一批又一批的華人勞工背井離鄉去加拿大修建鐵路。
可是當華工踏上加拿大的土地後,卻發現這一切並不像他們所想象的那麼美好,他們在這裏不僅工作環境十分惡略,而且還要被工頭欺負和壓迫。
據不完全統計,從1858年開始,中國前前後後,一共有幾十萬人的華工前往加拿大,而且他們大多數都客死在異國他鄉。正是因爲這幾十萬華工以生命爲代價,替加拿大修通了貫通北美大陸的太平洋鐵路,這才奠定加拿大後來繁榮的基礎。
但是中國華工對加拿大做出瞭如此巨大的貢獻,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反而遭到加拿大政府的不公平對待,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歧視華人的法案,比如:排華法案》、《華人移民法》等。
面對加拿大政府的這種做法,在加拿大的華人並沒有屈服,反而是不斷抗議,爭取應有的待遇。隨着中國的不斷強大,再加上加拿大華人幾十年的努力,最終加拿大政府被迫廢除《排華法案》、《華人移民法》等歧視華人的法案。
2016年6月,加拿大正式宣佈將農曆大年初一到十五定爲“春節”,就是爲了感謝那幾十萬的中國華工爲加拿大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