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麗華初進宮時年僅十歲,因爲地位較低,進宮只能做宮女伺候人,而她伺候的便是陳叔寶的寵妃龔貴妃,而這也爲她帶來了機遇,也爲她帶來了最終的悲劇。本就受陳叔寶寵愛的張麗華又生了一個兒子。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玉樹後庭花》

  • 靡靡之音,亡國之音。而這首亡國之音的作者便是南朝後主陳叔寶。歷史上的陳後主縱情聲色,沉迷《玉樹後庭花》,偕妃嬪醉生夢死。城破,他做了階下囚,卻得以活命,死後還追封爲長城縣公。而她的寵妃張麗華倒以狐媚惑主的罪名,作了刀下鬼。而且還被舊史家視之爲妲己、褒姒,把髒水一股腦兒往這個弱女子身上潑去,遭受千夫唾罵。

張麗華劇照

  • 陳叔寶,字文秀,小名叫黃奴。陳叔寶是陳宣帝的長子,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後順理成章的成爲太子。公元前582年,早已久病的陳宣帝病逝,臨死前寫詔書要文武百官和公卿貴族們輔佐陳叔寶。本是太子又有詔書的陳叔寶繼位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皇位的誘惑實在太大,有人想要篡位奪權,而最積極的便是他的二弟始興王陳叔陵,這使得陳叔寶繼位過程充滿了驚險。
  • 陳宣帝死後,陳叔陵進宮哭喪,趁陳叔寶不注意在背後謀害他,陳叔寶在猝不及防之下被砍中脖子,但其運氣極佳,不但沒死,連重傷也算不上。在陳叔陵想要再去下手時,此時陳叔寶的另一個弟弟長沙王陳叔堅跑來,制服了陳叔陵。
  • 陳叔寶在遭受驚嚇之後便在後妃中尋找慰藉,而張麗華便是此時出現在了他的視界中,可想而知對他的意義有多麼重要了。陳叔寶和南唐後主李煜一樣,對國政毫無興趣,更沒有絲毫的政治報復,只喜歡寵妃張麗華,與之吟風弄月,他只適合做個文人。
  • 張麗華,出生於兵家,地位較低。據說其頭髮長七尺,黑如濃漆,光彩照人。張麗華初進宮時年僅十歲,因爲地位較低,進宮只能做宮女伺候人,而她伺候的便是陳叔寶的寵妃龔貴妃,而這也爲她帶來了機遇,也爲她帶來了最終的悲劇。在陳叔寶初見張麗華時,他還只是太子,陳叔寶對張麗華一見鍾情,但由於年齡太小,陳叔寶焦急地等待了幾年。逐漸成熟的張麗華更加迷人,在張麗華的可以侍奉下,陳叔寶從此成爲了張麗華的“俘虜”。等陳叔寶登上皇位以後便迫不及待的封張麗華爲貴妃。
  • 張麗華很聰明,有一個在後宮籠絡人心最好的特點,那便是她不獨佔皇帝。否則以其寵信程度完全可以把陳叔寶一人獨佔。但她卻不這樣做,不止不阻止陳叔寶與其他妃子親熱,反而經常向陳叔寶引薦妃子和宮女,這使得後宮的妃子和宮女都在稱讚她,而陳叔寶對她的寵愛自然就更多了幾分。本就受陳叔寶寵愛的張麗華又生了一個兒子。自古母以子貴,有了兒子的張麗華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 陳叔寶大概是愛極了這個女子,甚至想要跟她形影不離。但是,陳叔寶是需要處理國事的,而他又不想要離開愛妃。於是乎,陳叔寶就想到了一個方法,將張麗華帶上早朝,一起聽政。最令人震驚的地方在於,張麗華並非是在簾子後面垂簾聽政,而是直接坐在了陳叔寶的大腿上。而張麗華的記憶力很驚人,幾乎達到了過目不忘的地步,朝臣記不住的東西她總能給陳叔寶講得頭頭是道。因此儘管一些大臣對她深惡痛絕,但也不得不佩服她的記憶力。

張麗華陳後主劇照

  • 當然了,皇帝如此寵愛一個女子,對國家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張麗華聽久了政事,也就懂了不少,並且在陳叔寶的默許下,將朝政大權攬了過來,並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將朝中的大臣換成了自己的家族宗親,裏應外合搜刮錢財,導致朝中無可用之臣,綱紀敗壞,民不聊生,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所以張麗華被人們稱爲紅顏禍水。
  • 公元588年五月,陳叔寶下詔廢了太子陳胤,改封爲中興王,並立了張麗華的兒子陳深爲太子。我想此時的陳叔寶肯定想的是廢除原來的皇后立張麗華爲皇后吧,然而當時的情況沒有允許吧,隋朝楊堅的五十萬大軍已然抵達前線。昏庸的陳叔寶遇上雄才偉略的楊堅,他的國家就此覆滅已是不可逆轉了。
  • 公元589年,楊堅寫了一封詔書,歷數陳叔寶的二十款大罪,並抄寫了三十萬份,散發於天下。本想以輿論壓力迫使陳叔寶悔改,然而陳叔寶並不配合,原因是其壓根就不知道,“兩耳不聞窗外事”,正撲在張麗華的溫柔鄉不願出來。楊堅採取武力,出兵攻打陳國。隋軍攻進建康城,陳軍毫無戰意,投降隋軍。
  • 陳朝滅亡了,但是張麗華的人生並沒有就此結束。陳國敗亡後,楊廣將陳後主、張麗華等人一併擒獲。楊廣一見張麗華的絕世美貌,便驚爲天人,雖然已爲人母,張麗華的美貌仍令楊廣着迷。楊廣覬覦張麗華的美色,本打算想要將張麗華據爲己有,將其納爲愛妃。不過,楊廣身邊的一些大臣堅決反對,比如長史高熲諫曰:“長史高熲感到擔憂,諫曰:“周武王滅殷,戮妲己。今平陳國,不宜娶麗華,乃命斬之。”最終楊廣只能痛下決心,將其殺了。就這樣,一代美人結束了自己的傳奇一生。

張麗華劇照

  • 南朝雖亡,但張麗華留下的風流韻事,至今仍惹人玄想不已。“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幾許風流隨風而去。
  • 張麗華本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子,因爲她的容貌得到了陳叔寶的寵信,因爲美貌而有了貪慾,併爲自己招來禍端。雖然南朝滅亡的主要責任並不在她,但她依然被當做“紅顏禍水”被殺掉,這是她的悲劇,也是許多和她有着相同遭遇女子的悲劇。紅顏並不害國,只是國主不堪大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