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涉众案件受害人保护法律研究领域迎来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起点——中国行为法学会涉众案件受害人保护法律研究中心在京正式成立。

这意味着涉众案件受害人保护问题将由此开始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并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涉众案件或将迎来更为清晰的法律解决路径。

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对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立案1.5万余起,涉案金额3400余亿元……一些新兴经济领域,如网络借贷、投资理财、养老服务、消费返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等,已成为涉众型经济案件的“重灾区”。

涉众型经济犯罪因涉及群体性利益,参与人反映诉求的方式往往非常激烈,极易形成影响面大、局面难控的群体性事件,从而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面对这一挑战,针对涉众案件受害人保护的法律研究,正是防范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风险无法回避的难点问题。

“涉众案件受害人保护法律研究中心成立是一个契机,目的就是为近年来越来越高发的涉众案件探索一条清晰的法律解决路径。”中国行为法学会法治服务中心主任王大东在讲话时说到。

随后,与会专家分别围绕涉众案件高发原因、办理流程、案件复杂性、案件判定标准、案件诉讼制度、道德生态背景及案件实践等发表讲话,展开该中心成立后的首次深层次研讨,为即将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贡献智慧及力量。 (见习记者 许小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