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革命戰爭時期,雖然國共之間一直都是非常對立的,但是始終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有不少國民黨員加入了中共,也有一些共產黨員轉投了國民黨。今天我要說的這個人,他曾在國民黨軍中擔任師參謀長,後來加入了中共,成爲了新四軍年紀最大的司令員,建國後甚至還享受元帥級別待遇。此人便是十大大將之一的張雲逸,那麼,今天我便給大家介紹一下張雲逸將軍。

締造紅七軍

張雲逸1892年出生於廣東文昌縣,他早年間曾加入中國同盟會,算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北伐戰爭時期,他已經是國民黨第四軍的師參謀長。1926年,張雲逸正式加入中共,成爲一名中共黨員,從入黨時期上來看,相比於其他革命元勳,還是比較晚的,後來就連張雲逸自己都這樣說道:“我入黨時候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在軍中職位不低,這是中央對我的信任。”國民黨左派奪取了廣西的軍政大權之後,中央將張雲逸緊急調到廣西,發展廣西的革命力量。張雲逸曾經在南寧進行兵運活動,他爭取了俞作柏和李明瑞的同意,建立了廣西教導總隊,並擔任警備部隊第四大隊隊長,掌握着4000人的部隊。

1929年10月,張雲逸率領廣西警備第四大隊來到恩隆縣,與鄧小平會面。此後,張雲逸和鄧小平以一起前往白色,進行百色起義的準備工作。同年12月10日,張雲逸和陳豪人在白色舉行了工農兵大會,通過了武裝起義的決議,第二天,工農兵代表大會再次召開,宣佈舉行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由張雲逸擔任軍長,陳豪人擔任軍政治部主任兼前委書記。紅七軍成立之時,總兵力將近4000人,成爲了中共領導下的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此後,右江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由雷經天擔任主席,韋拔羣等人擔任執行委員,這也標誌着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建立。

率領紅七軍遠征

1930年,中央南方局代表鄧拔奇來到了紅七軍駐地平馬鎮,傳達中央的“飲馬長江”的指示,張雲逸等人雖然不認可這種激進的做法,但是迫於無奈還是決定執行中央的指示。紅七軍在河池進行了整編之後,決定將紅七軍的幾個縱隊編爲紅19師和紅20師,然後揮師北上。此後,張雲逸率領紅七軍兩個師共7000餘人開始遠征,在隨後一個月的時間裏,先後桂軍和湘軍交戰數次,部隊傷亡近半。由於紅七軍傷亡太大,張雲逸召開了前委會議,在會議上,他力主放棄攻打桂林等主要城市,而是進入粵北建立根據地。

張雲逸率領紅七軍一來到了湘贛蘇區,在安福縣城遭遇到了大股敵軍,在張雲逸的指揮下,殲敵一萬餘人。此後,紅七軍調整了領導層,由李明瑞擔任軍長,張雲逸擔任軍參謀長一職。在李明瑞和張雲逸的指揮下,紅七軍先後擊敗茶陵就九大民團武裝,極大地擴大了湘贛蘇區的範圍。不久之後,張雲逸又率領紅七軍後進入中央蘇區,在江西于都縣與紅三軍團順利會師,終於轉危爲安。1931年,張雲逸當選爲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紅七軍也被授予了“轉戰千里”的錦旗,不久後,張雲逸還被授予了一枚二等紅星勳章。

在土地革命後期,張雲逸先後擔任中革軍委副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副參謀長、紅八軍團參謀長等,紅軍到達陝北後,他又參與指揮了直羅鎮戰役、東征等。1937年年初,張雲逸擔任紅軍後方司令部代理司令,後來曾親自與新桂系展開談判,達成了“互不侵犯”協議。

爲抗戰立下過大功

抗戰爆發後,考慮到張雲逸與不少國民黨將領的關係都很不錯,他與陳毅一起被派到南方八省聯絡游擊隊,參與組建新四軍。張雲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到澳門請葉挺擔任新四軍軍長。張雲逸領命之後,馬上化裝成華僑來到了澳門,順利找到了葉挺。張雲逸給葉挺介紹了國內的情況,代表中央向他表達了誠意,得到了葉挺的理解。此後,葉挺結束了長達十年的閒居生活,從澳門返回內地,與張雲逸等人一起參與組建了新四軍。新四軍軍部建立起來之後,葉挺擔任軍長,項英擔任副軍長兼政委,而張雲逸擔任新四軍參謀長兼第三支隊司令之職。

值得一提的是,新四軍建立之初,一共只有四個支隊,在四個支隊司令中,張雲逸是年紀最大的一個,也是資歷最老的。張雲逸率領部隊東進,建立了江北遊擊縱隊。江北指揮部建立之後,張雲逸親自擔任總指揮,率領兩個支隊挺進皖東。1941年“皖南事變”之後,張雲逸擔任新四軍副軍長,任上協助陳毅打了不少勝仗,後來陳毅前往延安之後,張雲逸便全權主持新四軍的軍事工作。

建國後,張雲逸擔任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第二書記、廣西軍區司令員等。1952年,張雲逸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他主動辭去職務。1955年授銜,張雲逸被授予了大將軍銜,位列十大大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張雲逸只是大將,卻有着元帥的資歷,所以他被中央特批享受元帥級別待遇。1974年,張雲逸因病去世,享年82歲。

結語:張雲逸是十大大將之一,也是新中國著名的軍事家、革命家,他在革命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張雲逸一生都非常簡樸,他對子女的教育也是非常嚴的,在他的教育下,兩個兒子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兒子張遠之時國家核產業部四局副局長,小兒子張光東是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張雲逸一生爲國爲民,他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並永遠傳承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