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件中,伊丽莎白一世请求与中国开展中英贸易,以及给与英国商人在中国安全通行的权利。结果不一定能让伊丽莎白一世满意——假如这封信件能够被送到北京,而万历皇帝又幸运地看到了这封信的话。

1583年,即万历十一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极为寻常的一年。万历皇帝依然深居后宫、不理朝政;东林党争依然日甚一日、没有消停;漫长边疆依然偃旗息鼓、平和无争;慵懒的阳光依然照在辽阔的大地上……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的另一边,就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在遥远的欧洲,一个新兴的帝国——英国,正在悄然崛起。从16世纪初以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同时,启动了海外扩张,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切,都是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手里完成的。伊丽莎白一世踌躇满志,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她知道,那里有一个古老而庞大的帝国。如果能够与中国开展贸易,必将加快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

为此,伊丽莎白一世派出商人约翰·纽伯莱(John Newberry)乘坐商船前往中国探路。纽伯莱的身上携带有伊丽莎白一世致给万历皇帝的信件。不幸的是,纽伯莱在漫长旅行途中,被葡萄牙人逮捕,被送到果阿。后来,这封信被辗转送到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400年过去了,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应邀访华,成为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在访华时,伊丽莎白二世将这封伊丽莎白一世致给万历皇帝的信件送给了中国。于是,这封迟到了400年的信件重见天日。
那么,这封信件里到底写了什么呢?
在这封信件的开头,写道:“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莎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伊丽莎白一世,尊称从没谋面的万历皇帝为“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

下面是信件全文:
呈上此信之吾国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得吾人之允许而前往贵国各地旅行。
彼之能作此难事,在于完全相信陛下之宽宏与仁慈,认为在经历若干危险后,必能获得陛下之宽大接待,何况此行于贵国无任何损害,且有利于贵国人民。彼既于此无任何怀疑,乃更乐于准备此一于吾人有益之旅行。
吾人认为: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为:我等天生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帮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点,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类之尝试。
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极需之其他特权,则陛下实行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而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吾人极愿吾人之请求为陛下之洪恩所允许,而当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邻居时,吾人将力图报答陛下也。愿上天保佑陛下。

落款是“耶稣诞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在信件中,伊丽莎白一世请求与中国开展中英贸易,以及给与英国商人在中国安全通行的权利。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些都属于很正常的外交来往,然而,对于16世纪末的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还真不一定能够接受。结果不一定能让伊丽莎白一世满意——假如这封信件能够被送到北京,而万历皇帝又幸运地看到了这封信的话。
下面这个案例可以作为参考。
伊丽莎白一世致信万历皇帝几十年后,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来到了中国,要求中国停止与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展贸易,垄断中国对外贸易权,结果被明朝水师在料罗湾海战中打得怀疑人生,不得不向明朝赔款道歉。
【参考资料:《南京条约与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取得》《伊丽莎白一世给万历皇帝的亲笔信上写了什么》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