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伴隨網絡時代發展,演藝娛樂行業的地位與熱點水漲船高,“童星”也逐漸買入大衆視線,孩子憑藉自己的可愛純潔的外表,博得了廣大觀衆的喜愛。

但由於童星門檻相對較低,越來越多的父母和經紀公司,將目標放到童星身上,希望能夠藉助孩子的先天條件賺“快錢”,以此來獲得高額快速的經濟效益。

但孩子真的喜歡做童星嗎,年紀尚小的他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嗎?

阿拉蕾:“我要掙錢養弟弟。”

說到童星,大家首先想到是湖南衛視播出的《爸爸去哪兒》。《爸爸去哪兒》播出便受到觀衆的一致好評,每一季的萌寶和寶爸也隨着節目熱度一炮走紅。在近年播出的《爸爸去哪兒》第四季中就有着一位長相可愛,穿着時尚的小姑娘——阿拉蕾。

阿拉蕾原名崔雅涵,由於帶上眼鏡,扎着雙馬尾的形象酷似動漫人物“阿拉蕾”,於是大家就親切地以“阿拉蕾”作爲崔雅涵的暱稱。說起崔雅涵大家可能不認識,但是說道阿拉蕾卻耳熟能詳。

憑藉《爸爸去哪兒》的熱度,年僅四歲的阿拉蕾瞬間成爲家喻戶曉的童星,也因此忙碌於各大綜藝節目、代言廣告以及影視劇當中。據統計4歲阿拉蕾的年薪已經上百萬,是普通成年人的數倍甚至十數倍!

哪怕是這樣令人羨慕的阿拉蕾,也有自己的煩惱。在一次節目採訪中,阿拉蕾哭着說“媽媽要生弟弟了,我要掙錢養弟弟。”這種令人心疼的話,在這樣的年紀,可能還在無憂無慮的和小夥伴玩遊戲,每天想着放學回家和那些朋友去玩,但是阿拉蕾身上卻有了這樣大的壓力。這不禁讓人反思,讓孩子做童星,究竟是鍛鍊,還是“毀滅”?

讓孩子做童星,究竟是在鍛鍊他,還是在毀掉他?

在如今的娛樂圈中,“長殘”的童星並不少見,這些童星在幼年時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以至於當他們脫離大衆希望的期望時,網絡暴力也隨之而來。作爲一個孩子,他們真的可以承受這些壓力嗎?

實際上許多父母認爲,成爲童星也是鍛鍊孩子的一種方式,不可否認的,許多孩子的確得到了相應的鍛鍊,但是這樣的鍛鍊未免有些過於沉重。

很多成年人都無法承受的工作壓力,壓到一個只有幾歲的孩童身上,這種“啃小族”成爲了許多童星父母的真實寫照。

“啃小族”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孩童的心智並未發育完全,如同阿拉蕾一般的童星數不勝數,僅僅四歲的阿拉蕾可能並不瞭解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在一個本該遊樂的年紀,阿拉蕾失去了和小夥伴交友玩耍的機會,自己的童年都是在攝影機和公衆目光下度過,這樣的童年甚至算不上是童年。

兒童的思想總是最單純、善良且美好,他們接觸的事物少,沒有明確明辨是非的能力。疫情當下,阿拉蕾微博也發佈一篇聲援援鄂醫護人員的視頻,視頻中的阿拉蕾仍舊漂亮,可是不難看出,阿拉蕾可能並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有什麼含義,爲什麼要說這樣的話。

當然,大家都很開心能夠聽到可愛的阿拉蕾的聲援,但是仔細想想,卻又發人深思,阿拉蕾真的理解自己說的話嗎?

長期處在這種被支配操控的生活狀態下,童星的未來令人擔憂。現下大火的綜藝節目《明日之子》中的吳兆弦,她也是童星出身,但是表現卻不盡人意,甚至導師華晨宇都直言“感受不到你的靈魂”,常年被童星光環環繞的吳兆弦,最終沒有達到自己和粉絲期待的樣子,被自己的光環拘束在了那個屬於童星的地方。

讓孩童過早地接觸社會並不是一件好事,社會環境裏魚龍混雜,孩童沒有自己明確的價值觀世界觀,極其容易被誤導,走向歧途。不僅如此,成年人的經濟觀念被灌輸給孩子,容易給孩子過大的壓力,處於童年時代的孩子還處在一個單純的階段,這些價值觀的灌輸很容易產生不利影響。

如今的阿拉蕾已經7歲了,也越發的善良可愛。在此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童星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也有其弊端和不利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