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爸解釋說自己不想破壞孩子的童真,媽媽很嚴肅地說“你這樣是會死得”,聽完這話後Joe一下子就蔫了,說自己想回牀上睡覺。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清楚地告訴孩子死亡是怎麼回事,會造成多可怕的後果。
















《摩登家庭》裏有一集,4歲的Joe問Jay“爸爸,我會死嗎”,Jay卻滿不在意地回答:

“不會。過去人們大概只能活到二十幾歲,現在依靠科技的力量,有機會能活到200歲、300歲,甚至更長。”

過了幾天,孩子撐着雨傘模仿降落傘的樣子,準備從樓梯上跳下去,媽媽Gloria阻止他,他卻說:“爸爸說我會永生的。”

爸爸解釋說自己不想破壞孩子的童真,媽媽很嚴肅地說“你這樣是會死得”,聽完這話後Joe一下子就蔫了,說自己想回牀上睡覺。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又一次跟Joe聊了這件事。

Jay說:“我們都會在某天死去不假,但像你年紀這麼小的人,會活很久很久。”

“你會難過是很正常的事,因爲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Joe這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清楚地告訴孩子死亡是怎麼回事,會造成多可怕的後果。

豆瓣上有個話題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棒的回答,坦然地把死亡當成又一次歸家,又很好地說明了死亡的意義。

之前發性教育漫畫的時候,有讀者留言說想讓我們也聊一聊死亡教育。

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惑,

而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一個

所謂抱持性環境,就是看見、接納、理解、包容和愛。

這也正是死亡教育的核心。

唯有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安全感,他才能更客觀科學地看待死亡,更坦然灑脫地面對生命流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