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纳智捷的车主,我有话要说,其实大7这款车无论是空间、舒适性、内饰配置、动力,那都是无可挑剔的,可称之为同级主流水准,唯一的缺点就是方向盘有点偏,不管你往什么地方开,它自己总往加油站拐”。

当然玩笑归玩笑,但不得不说的是,纳智捷确实是一个活在段子里的汽车品牌,它成于大7,也败于大7,早年的自主品牌尚未确立自己在SUV市场的地位,合资品牌便占据了大半边天,尤其是在中型SUV领域,可谓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不过纳智捷大7恰恰横叉其中,以22万的起步价成为了当时唯一与合资品牌抗衡的车型,在上市之年便卖出了7000多台,随后的第二年销量又突破了3.11万台,可好景不长,在销量的暴增之后,大7便出现了后劲不足的情况,油耗问题成为了陨落的关键,时至今日即便已经停产,可关于它油耗的段子仍然广为流传,如果说这些调侃的段子常年浮现而不影响品牌销量的话,恐怕没人会相信。

据相关数据显示,纳智捷品牌今年9月份的总销量仅为42台,同比下降80%,而纳智捷仅有两款车型有销售数据,即纳智捷U5 SUV共销售1台,优6SUV共销售41台。目前,纳智捷有5款车型在售,这意味着其他三款车型均未销售。现在,汽车市场的寒潮已经冲击到了市场份额较低的纳智捷。今年1-9月,纳智捷品牌总销售额为1485个,比去年同期的6400个下降了77%。为此,有网友在微博上开玩笑。不料,很快官方东风裕隆-纳智捷转发了微博的间接回应:其实际销量超过40部。官方的回应无疑是最致命的。回顾最近四家汽车公司的破产传闻,纳智捷似乎也有风险。

当然因为段子毁掉品牌形象无非只是影响销量的一个层面,最主要的还是纳智捷本身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且不说让人闻风丧胆的油耗,就单单是问题频发的三大件也足以让人头疼。纵观目前纳智捷旗下在售的5款车型,造型老气过时那是毋庸置疑的,纳5和锐3甚至还停留在2016款,我们不难看出纳智捷似乎已经有放弃这两款车型的意图了,而作为主力军的优6 SUV价格定在了12.98~16.98万元,不得不说以这样的价格选择一台哈弗H6或是长安CS75 Plus不是更好吗?至少从品牌层面来讲,国人对于长城和长安的认可度是高于纳智捷的。

值得一提的是,纳智捷似乎将所有希望都压在了全新中型SUV车型URX身上,从官图上来看,这款车的外形确实加入了不少时尚化元素,但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谈不上,动力方面搭载了1.8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05马力,匹配爱信6速自动变速箱,说实话在如今的中型SUV领域,这样的动力是占不到优势的,加上多年来纳智捷所遭受的“质量”与“口碑”双重打击,新车想要拯救品牌谈何容易。

【写在最后】

唐僧取经十万八千里,纳智捷的自救之路又何尝比那“十万八千里”短呢?,销量的惨淡源于产品力的下滑,源于推陈出新的缓慢,更源于对市场趋势的不管不顾,URX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不得不为其上市之后能拥有多少市场份额而感到担忧,毕竟品牌形象受损并不是一时半会儿所能解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