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此,澳大利亞國內出現了要用強硬手段回應的聲稱,其中有議員揚言要停止鐵礦石出口,還有議員對中國人在澳洲購買房產、在農業等領域的投資頗有微詞,最誇張的是一位澳政府女議員建議限制對華奶粉出口,要在把優質奶產品留在澳大利亞當地。據媒體5月19日報道,澳洲女議員保利娜.漢森表示,在遭到關稅打擊之後,澳大利亞可以採取嬰兒配方奶粉的對華出口限制措施來扳回一局。

近日,澳大利亞與最大貿易伙伴國上鬧得不太愉快。澳大利亞在5月11日因爲傾銷大麥被徵收了80%的高額關稅,一天後又有四家牛肉出口商因爲標實錯誤問題失去了市場。然而,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不是反思本國存在的問題,而是強烈要求進行協商,發出了“我隨時待命,並渴望進行對話”的信號。澳大利亞官員很快就發現沒有人做出回應,顯然已經被驚到了一邊,說明澳大利亞政客頭腦並不清醒。

自此,澳大利亞國內出現了要用強硬手段回應的聲稱,其中有議員揚言要停止鐵礦石出口,還有議員對中國人在澳洲購買房產、在農業等領域的投資頗有微詞,最誇張的是一位澳政府女議員建議限制對華奶粉出口,要在把優質奶產品留在澳大利亞當地。

鐵礦石出口是澳大利亞的命根子,事後證明澳方根本不離不開中方市場。在中國海關宣佈新的監管政策,簡化了鐵礦石進口流程之後,澳大利亞企業和政府都感到“歡欣鼓舞”,並認爲對澳洲經濟復甦至關重要。限制投資澳大利亞房產和農業領域更威脅不到中方,因爲這並不影響到兩國外貿的大局。最令人意外的就是對華奶粉出口問題,還沒等澳官方採取行動,澳大利亞最大的有機奶粉出口商自己先破產了,原因竟然是疫情期中國進口量不足造成的。

據澳華財經在線5月25日報道,澳大利亞維州最大的有機牛奶生產商“ODFA”宣佈破產,進入了資源託管階段,這家澳大利亞公司將此次陷入破產的原因歸咎於疫情的影響以及對華出口的減少。更壞的消息是,僅維多利亞州當地自3月23日以來就有130家企業進入了資源託管或清算階段,說明疫情衝擊下澳大利亞企業進入了一個破產的高潮期。

據媒體5月19日報道,澳洲女議員保利娜.漢森表示,在遭到關稅打擊之後,澳大利亞可以採取嬰兒配方奶粉的對華出口限制措施來扳回一局。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亞人普遍認爲應該支持這位女議員的決定。有媒體對這一建議組織了投票,竟然有93%的澳大利亞人支持奶粉不對華出口的建議。

然而,這一滑稽言論還是引發國內輿論一片譁然,因爲中國奶粉進口選擇實在太多了,包括新西蘭、德國、荷蘭等國都等着搶佔市場,而且國產奶粉企業也已經獲得了民衆信任,反而是澳大利亞乳製品出口離不開中國市場。事實上,澳大利亞生產的奶製品嚴重過剩,大多部都會出口,根本不存在這位女議員所說的還有內需要滿足的情況。據統計,在2019年,澳大利亞乳制口總出口超過32億澳元,對華出口約佔總量的30%,失去中國市場就會讓很多澳奶制口企業破產。

事實證明,澳大利亞非量沒有用奶製品進行反制的條件,破產事件反而證明這是澳方的軟肋。有人甚至認爲,應該對澳大利亞奶製品進口做出必要的限制,這樣才能增加民衆對國產奶粉的需求,感謝這位女議員作出的威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