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 5月26日上交所披露信息,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皓元醫藥)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其擬採用第一套上市標準上市,計劃募資6.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皓元醫藥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較爲老牌的生物醫藥CRO企業。早在2016年,皓元醫藥曾掛牌新三板,兩年後摘牌。今年1月,皓元醫藥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證實,將於今年在科創板上市。

與美迪西、康龍化成等CRO企業相比,皓元醫藥的賽道領域更爲上游,具有一定知名度。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金額分別爲1.74億元、3億元、4.09億元,複合增長率爲53.32%;產品毛利率則分別爲 52.11%、51.67%、57.47%。

起家於分子砌塊技術

據其招股書,其主要業務爲可分爲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原料藥和中間體業務兩部分。

image

其中,前者系皓元醫藥的"起家業務"。報告期內,此業務的營收分別爲8125萬元、1.5億元、2.36億元,佔總營收的46.71%、50.41%、58.49%。

什麼是分子砌塊技術呢?同類企業有藥石科技,據其CEO董海軍博士的介紹,如果藥物分子是一所房子的話,分子砌塊可以大概理解爲蓋房子的磚瓦,後者決定了藥物分子的藥理活性、毒性等。

藥石科技也是皓元醫藥此業務在國內的唯一競品。

工具化合物則指具有一定生物或藥理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是分子砌塊技術的後端。

由於起步早,皓元醫藥在分子砌塊領域積累也較多。據招股書,皓元醫藥擁有自主合成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超過1萬種。其客戶中有輝瑞、禮來、默沙東、吉利德、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等知名藥企及CRO企業。

向原料藥拓展

除前述業務外,皓元醫藥的業務領域還包括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此部分業務在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爲9270萬元、1.48億元、1.67億元,佔營收的53.29%、49.59%、41.51%。

此部分業務中,可對比的企業有科創板上市企業博瑞醫藥(688166.SH)。

"目前,公司完成生產工藝開發的原料藥和中間體產品種類超過 100 個,其中 84 個產品已具備產業化基礎。"招股書表示。《科創板日報》記者則在其招股書中發現,使用其原料藥生產的藥品中有可抗新冠肺炎病毒的藥物法匹拉韋。

image

此部分業務也是皓元醫藥擬上市募資後重點發展的業務。招股書顯示,皓元醫藥擬募資6.5億元,主要用於安徽皓元年產能121噸的原料藥、中間體建設(一期),此部分項目擬募資5.33億元。

"在現有細分市場所具有的核心競爭優勢基礎上,瞄準行業尖端技術和高端產品, 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打造符合國際水平的研發中心,創建集高端原料藥的 CRO/ CMC/CDMO 爲一體的藥物研究開發服務平臺。"其招股書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兩部分業務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皓元醫藥表示,其可將起步業務中的"潛力產品"作爲中間體和原料藥項目的儲備進行深入開發。

目前,皓元醫藥也是這樣操作的,但由於缺少規模化生產工廠,其噸位級的原料藥及中間體需求只得委託第三方企業生產。

企業庫存較大

具體到經營層面來看,企業庫存產品較多。報告期各期末,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爲 9262萬元、1.19億元和1.50億元,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爲48.32%、39.13%和 27.65%,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爲53.55%、46.99%和35.29%。

對此,皓元醫藥解釋稱,公司需構建較爲完備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庫存以此"快速響應"客戶需求;至於中間體及原料藥方面,則是因爲"下游客戶的需求量增長較快,導致該部分存貨的生產規模上升"。

另從費用來看,皓元醫藥的銷售費用遠高於行業企業。報告期內,其銷售費用分別爲1856萬元、3225萬元、4714萬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爲10.67%、10.74%、11.53%,遠高於行業3%-4%的平均值。

皓元醫藥稱,這系其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導致的。此部分業務"客戶羣體多、訂單處理量大,需要較多銷售人員",且需要對之在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推廣,推廣費較高所致。

此外,企業研發投入也較高,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爲2819萬元、3542萬元、5304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爲16.12%、11.80%、12.97%。略高於藥石科技(9.05%、9.27%、10.45%),低於博瑞醫藥(25.52%、23.59%、24.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