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出生於山東生前在南大任職的解玉峯教授,說到解教授作爲一名60後,今年剛剛51歲,其實還算盛年,他在85年的時候16歲考上了省內的日照師範學校,當時也僅僅只是一箇中專,但是不甘於現狀的解教授一路開始求學讀書,後來拿到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最終在南大就讀完博士後留校任職,從85年到2000年的15年時間裏基本都用在了學習,00年南大畢業的時候已經31歲的他因爲表現突出而成爲了南大文學院老師,此後經過自己的努力一路直上升爲了教授和博導,雖然自己的起點低,但因爲勤學加上刻苦給很多同時期讀書的同學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有人對此產生了質疑,認爲研究生也貶值了,再過幾年或將與本科生一樣出現爛大街的現象,其實我國與發達國家教育情況進行對比的話,可以看到,其實如今的高等教育規模和比例還是遠遠不夠的,但無疑的一點就是當下隨着各類院校和學歷層次的招生,讓很多人圓了本科、碩士或博士夢,同時帶來了畢業後競爭的激烈性。

從上個月月底各地開始陸續進行的研究生成績查詢已經牽動了不少考生的心,很多人辛辛苦苦複習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爲了就是可以考上研,但是在340多萬人報考的壓力之下,從今年的招錄來看,將有200萬人左右落榜。

而這段時間關於研究生擴招的話題成爲了熱點,可以看到國家已經對今年的研招計劃進行了調整,那就是在原有招生人數的範圍上進行大約在百分之五的比例擴招,這意味着將有近20萬人獲益,本來一些人已經無望考上研的情況之下,將會進入到研究生隊伍當中。

因此有人對此產生了質疑,認爲研究生也貶值了,再過幾年或將與本科生一樣出現爛大街的現象,其實我國與發達國家教育情況進行對比的話,可以看到,其實如今的高等教育規模和比例還是遠遠不夠的,但無疑的一點就是當下隨着各類院校和學歷層次的招生,讓很多人圓了本科、碩士或博士夢,同時帶來了畢業後競爭的激烈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如今想進入高校任職的門檻也是越來越高,甚至像211類院校的講師要求基本都需要本碩博皆畢業於指定的985或211高校,而且需要有海外的求學或者訪問的經驗纔行。

但是往前數十幾年或20年,其實當時想進入到大學任職的要求門檻還是相對較低的,因爲當時人才的匱乏特別是高學歷人羣的稀少,我們可以看到如今上了50歲以上年齡的大學教師隊伍中不乏一些人的第一學歷很差,有些還是專科畢業,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轉本讀研或者讀博得到了學歷的提升。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大學教授也是如此,他曾經以中專生的身份畢業,後來不甘心於現狀和對高校的憧憬,一直不斷努力學習,前後用了15年時間讀到了博士,最終成爲了南京大學文學院的一名教授,但讓人感到惋惜的是他卻在本月的3月1日去世了,享年只有51歲。

他出生於山東生前在南大任職的解玉峯教授,說到解教授作爲一名60後,今年剛剛51歲,其實還算盛年,他在85年的時候16歲考上了省內的日照師範學校,當時也僅僅只是一箇中專,但是不甘於現狀的解教授一路開始求學讀書,後來拿到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最終在南大就讀完博士後留校任職,從85年到2000年的15年時間裏基本都用在了學習,00年南大畢業的時候已經31歲的他因爲表現突出而成爲了南大文學院老師,此後經過自己的努力一路直上升爲了教授和博導,雖然自己的起點低,但因爲勤學加上刻苦給很多同時期讀書的同學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大學當中,解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戲劇文學等方面的研究,在業界也頗具名氣,在戲劇和崑曲等方面具有很多獨到見解,其從事任教中培養出了不少的優秀本科碩士和博士生,而且解教授在學生和老師的眼中口碑很高,在南大文學院提到他的名字一般都會豎起大拇指,同時生活中的解教授也十分低調和務實,如果第一次見到他很難會將其聯想到會士一位大學教授。

但就是這樣一位愛崗敬業同時備受學生喜歡愛戴的優秀教師,卻在51歲的年齡過早離世,讓人惋惜不已,而解教授讀書改變命運的例子依然在深深影響到很多人,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