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凤皇#剑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在《剑来》中,烽火戏诸侯笔下的陈平安,一开始就像一株脆弱的小草,在泥瓶巷中静静生长。童年时代的苦难仿若风吹雨打,陈平安居然这样奇迹般活了下来,并且走出泥瓶巷,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很多朋友都在说,陈平安自带主角光环,闯荡天下也就如开挂一般,无往而不利。围绕在陈平安身边的人,无一不是《剑来》中的大佬:

齐先生,骊珠洞天的圣人,真正的君子,教给陈平安为人处世;

阮邛,兵家圣人,老想打死陈平安,可为了女儿阮秀,却一次次帮陈平安;

文圣老秀才,上赶着要收陈平安为徒,却被陈平安拒绝了;

阿良,一个敢与道祖论道的剑客,孤傲冷酷,却把陈平安当成朋友;

崔瀺,这位大骊国师十足一个恶人,可分出的一半神魂变成的少年崔东山,却要拜陈平安为师,而且怕陈平安怕得要死;

崔瀺的爷爷,十境武夫,帮陈平安练成天下最强的前三境修为;

……

《剑来》中这么多的高人都在帮陈平安,也就难怪陈平安的武道修为进境那么快了。

而除了这些高人之外,陈平安还要很多兄弟、朋友,甚至是一些陌生人,在陈平安成长的道路上,也都给过陈平安帮助。那么,咱们的问题也就来了:

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帮助陈平安?

对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三个原因,咱们一起来看分析!第一,因为陈平安讲道理

在《剑来》中,最为读者诟病的就是陈平安的道理。陈平安是一个爱讲道理的少年,而且有的时候,道理让人不厌其烦,可是陈平安并不是喜欢对每个人都讲道理,他的道理只讲给三种人听:

1,陈平安的朋友。陈平安的道理,听得最多的人是他身边的朋友,比如阿良,阿良仗着武艺,可很多时候行事孟浪。或许阿良的身份和武功要比陈平安高出许多,但是阿良很多时候很难以理服人。

尤其在陈平安面前,听着陈平安源源不断的道理,阿良就像孙猴子在听唐僧念经,道理说不过陈平安,就只能憋屈着,对陈平安又无可奈何。

可以说,有陈平安在身边,阿良应该是痛并快乐着吧?

2,陈平安的兄弟。《剑来》中能够称得上陈平安兄弟的人有两个:刘羡阳和顾粲。而也正是他这两个兄弟,在陈平安面前听的道理也最多。

刘羡阳,一个高大少年,比陈平安有天赋,有背景,可就是就不如陈平安会讲道理。而往往陈平安也最爱在刘羡阳面前讲道理,以致于刘羡阳对陈平安的道理最免疫。

顾粲,一个行事狠毒,对敌人无情的少年。原先总像个拖油瓶跟在陈平安身边,陈平安也觉得最应和他絮叨一些道理,毕竟陈平安最不希望这个孩子走弯路。

可以说,陈平安讲给两个兄弟的道理,是对他们真正的关心!毕竟,如果不是兄弟,谁又会去和你说那么多道理!

3,陈平安的晚辈。《剑来》中,陈平安也有一群晚辈,比如李槐、李宝瓶和林守一。还有一些偏要当他晚辈的人,比如少年崔瀺(崔东山)、青衣水蛇和粉裙火蟒。

甭管因为什么原因,这些人成了陈平安的晚辈,但是陈平安对他们仍尽了一份心意,把自己明白的一些道理告诉他们,除了崔东山因为惧怕陈平安不得不听陈平安的道理,其余哪个人不是对陈平安心悦诚服呢?

陈平安愿意和以上这三种人讲道理,因为他们都是陈平安身边的人,都被陈平安当成自己人。

对于外人,陈平安没必要浪费自己的道理。对于敌人,陈平安会用拳头去和他们讲道理,或者根本无须讲道理。敌人,打杀了,也就是陈平安最大的道理!

而也正因为陈平安是喜欢讲道理的人,于是很多人因为他的道理,成为了他的朋友、兄弟,甚至是晚辈和部下,在陈平安的道理中获益,自然也就愿意帮着陈平安了。

陈平安能获得那么多人的帮助,不就是他的道理换来的吗?第二,因为陈平安也喜欢帮助别人

能够不吝惜对别人的帮助,别人自然也不吝惜对自己的帮助。

在《剑来》中,陈平安就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陈平安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可是他却帮助过很多人:

宁姚,在骊珠洞天小镇受伤,陆沉四处求告无门,是陈平安这个陋巷少年救了宁姚一命;

荒山古宅杨昂夫妇被邪恶的山神和妖魔窥伺住宅,觊觎重宝,陈平安舍命相助,以一枚山水印章灭魔;

胭脂郡妖魔祸害苍生,陈平安本可置之事外,可仍舍命相助,几次陷于险境,却终究杀了琉璃真人等妖魔,解救了胭脂郡;

做客剑水山庄,帮助剑客宋水烧抵御朝廷来镇压的大军,万马军中,勇擒来敌主帅,陈平安九死一生;

……

陈平安不计代价帮助那些处于困境和危险中的人们,可以说广结善缘。

有着这样的古道热肠,自然帮助陈平安的人也就很多!第三,因为陈平安是一名真正的君子

南宋理学家陈普《论语·君子不器》写道: “大学真儒耻小成,一源体用要流行。当知万物备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在《剑来》中,儒家有君子、贤人这样的等级境界划分,但是陈平安却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君子”二字,正代表陈平安的品格。为何说陈平安是一位君子,原因如下:

1,陈平安待人有礼。可能陈平安并未真正学过儒家的万千礼义,但是真正学来的礼,也不过浮于表面。陈平安的“礼”,真正源于他谦恭的性格。对待陌生人,陈平安总是能以礼相待。就好比如宋集薪,总是挑衅陈平安,可陈平安仍能保持该有的礼数,不卑不亢。

2,陈平安为人讲理。陈平安为人处世,最讲道理。他做事情,能够问心无愧,因为他心中有理。别人看他是一个陋巷少年,想要难为他,可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懂得道理。陈平安以理服人,自然无所畏惧。如果真的面对那些不讲理的人,那么咱们也说了,陈平安也就只能用拳头来讲道理了。

3,陈平安品性谦谨。何为“谦谨”?也就是谦虚和谨慎。陈平安给人的感觉很笨,不成器,但是陈平安却很谦虚,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情,能够放下身段去询问,不厌其烦!谨慎,对于陌生的可能出现危险的事情,陈平安总是比别人多加许多小心,小心驶得万年船!因此,陈平安的谦谨(谦虚和谨慎),是他的睿智,是他最聪明的君子处世之道。

有礼、讲理和谦谨,陈平安有这样的美德,难道还当不得“君子”之称吗?

而对于陈平安这样一个真正的君子,子曾经曰过: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请问,谁又会吝惜对他的帮助呢?总结

以上就是《剑来》中陈平安会得到这么多人帮助的原因!可以说,烽火戏诸侯把陈平安的品格刻画到了一个极致。

我曾经读过烽火戏诸侯的很多小说,知道烽火戏诸侯喜欢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来塑造一个人物。陈平安,无疑也是采用这样的手法塑造出来的。

不过,陈平安的品格描写太过含蓄,烽火戏诸侯想把陈平安塑造成为一个完人。可是有时主角光环开得太大,可能就容易失去小说的内容的平衡!

当然,这也只是个人浅见,就和大家聊这么多,还请多多指教,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