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在相聲界真正有意義的一條規矩就是“引保代”,當年老郭師從侯耀文先生,但是隻有侯耀文先生一個人是收不了徒弟的,拜師現場還需要有三位師父,這在相聲界被稱之爲“引保代的三師”。當然,當年的郭德綱是帶藝投師,所以可能侯耀文與師勝傑只是對他起到一個點撥的作用,至於是否真正一點點教授過老郭,這一點也無從考證了,畢竟兩位老人家都已經仙骨,再者從郭德綱今天的成就來說,當年教與不教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郭德綱當年拜師侯耀文,師勝傑等“引保代”三師究竟起到什麼作用

在當今的相聲界,若說誰是領頭羊,恐怕只能承認郭德綱領導下的德雲社了。如今的德雲社可以用“如日中天”這四個字來形容,把商演直接搬到國外的郭德綱也是賺得盆滿鉢滿。

可是,多數人只看到郭德綱今日風光無限的一面,卻不知道他把德雲社運營到今天的“神竈”地位,其背後也有着無數的辛酸。

起家之時,德雲社風雨飄搖之際,德雲四少曹雲金、劉雲天、李菁、何雲偉便出走,讓本就不太景氣的德雲社雪上加霜。可是徒弟們翅膀硬了,想不讓他們“飛走”是不可能的,只不過事實證明,這些出走德雲社的幾位確實小看了郭德綱。

團體大了,自然會存在一些管理上的問題,對於郭德綱來說,團隊建設重要,但也有他所始料未及的地方,除了大師兄們一一出走之外,張雲雷、吳鶴臣等幾個徒弟也相繼傳出負面新聞,一時間讓郭德綱很頭腦,好在精明的老郭頭腦靈活,幾件事情都被他一一壓下,保全了徒弟也保全了德雲社的名聲。

在很多外人看來,相聲界真的十分有意思,不僅要分個主流和非主流,還有着這樣或那樣的規矩,就連老郭也不斷在相聲中重複類似“師徒如父子”“三年學徒兩年效力”等等,讓人覺得相聲界的規矩繁多。

所以,大多數人對於相聲的瞭解是隻是浮於表面,當然很多相聲觀衆圖的只是一聽一樂,只有那些對相聲有研究的觀衆才喜歡進行深入的研究。

其實,在相聲界真正有意義的一條規矩就是“引保代”,當年老郭師從侯耀文先生,但是隻有侯耀文先生一個人是收不了徒弟的,拜師現場還需要有三位師父,這在相聲界被稱之爲“引保代的三師”。

“引師”的作用很明顯,那就是起到引薦的作用,是由引師帶着弟子前去正式拜師,至於當年常貴田是否真的向侯耀文推薦過老郭這已經無從考證。

但常貴田作爲引師是相當夠級別的,不論是業內威望,還是社會地位都足以讓老郭自榮,更爲侯耀文的收徒儀式增色添香。

“保師”的角色十分的重要,所謂“保師”就是擔保人,也是見證人,假設有一天師徒雙方有任何一方不承認他們的師徒關係,那麼這個時候保師就需要站出來說話,加以證明。

因爲角色重要,所以非常注重保師的人品,通常都是由一些尊貴忠厚的長者來擔任,沒有好的人品,或者不是德高望重的人是不能擔任這一重要角色的。

“代師”是引保代三師當中分量最重的一個,代師的作用是在正式師父沒時間教徒弟的情況下,由他來代替正式師父對徒弟進行教授和管理。

當年郭德綱的引師是常貴田,保師是石富寬,于謙的師父,同時石先生又是侯先生的搭檔,可以說由他來擔任保師的角色是非常適合的,也絕對是不二的人選。

代師是師勝傑,可以說在當今的主流相聲界,師勝傑先生的相聲表演水平絕對是一流的,這也是爲什麼師勝傑老先生千古時,郭德綱前去跪拜的原因之一。

作爲主流相聲界的侯耀文是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子,其在相聲界的身份地位顯貴,郭德綱的引保代三師也都是赫赫有名,身份之尊貴不次於侯耀文,可見老郭當時是多麼地幸運。

當然,當年的郭德綱是帶藝投師,所以可能侯耀文與師勝傑只是對他起到一個點撥的作用,至於是否真正一點點教授過老郭,這一點也無從考證了,畢竟兩位老人家都已經仙骨,再者從郭德綱今天的成就來說,當年教與不教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