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朋友可能就会有疑惑,在战争逐渐升级的情况下,半自动步枪还没有被大范围推广,为什么不模拟英国的行为,增加一个弹夹以扩大栓动步枪的子弹容量。那时的世界各国步兵在战争中互拼火力,机枪等武器是被重点使用对象,关于栓动步枪的作战方式都要围绕轻机枪等进行。

  刚跨进两千年的时候,抗日题材剧尤其多。在2004年的时候,很多人都能回忆起经典影视剧《地下交通站》、《小兵张嘎》,不自觉的就能哼起其片尾曲《八路军拉大栓》。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什么叫做拉大栓,就是指射击前,拉动枪栓的动作,这也是当时八路军战士必须会的技能。因此就发明了一种栓动式步枪来配合这种动作。

  栓动式步枪都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它的前端很长,射程远,远处命中敌人问题不大。放置子弹的地方完全与子弹大小合适,设计十分完美,这种枪支在上弹前,枪的其它部位不会受到拉大栓这个动作的影响,在击敌的时候几乎不会受到来自枪的干扰,那个时期的武器中,栓动式步枪在命中率上是最顶尖的。尤其是刺激战场上战士的信仰98K,也是从德军栓动式步枪演变而来。

  栓动式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在射击动作上也存在着差异,麻烦得多。首先要把机枪旋转,拉一下机枪,往后拉,让弹壳从枪里掉出,然后才能使枪重新上膛。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战士,能准确做完动动作并成功射击,也不能超过三十次,这还是在一点错不犯的情况下。再加上栓动式步枪,弹容量几乎都很低,还要在本就繁琐的过程上,加上一个装弹。

  真正打起来的时候,用栓动步枪,20发用掉60秒的话,已经是做到最好的结果了。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人会慢慢疲惫,速度将会走上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如果新的枪械没有取得进展,就得让栓动步枪进步。太过低的弹容量,是它落后的地方。但是,这么多年,除却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栓动步枪仍停留在5发弹容量,这又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我们都知道,栓动步枪的优点非常多,但缺点也是不能被大家所忽视的。世界各国都想增强步枪的射速,减少士兵在不必要的环节所耗费的时间,于是半自动步枪诞生了,它能够在枪弹击发后,利用火药气体所产生的后座力进行退弹壳及子弹自动装填上膛的操作,既提高了射速,还能让士兵避免重复的拉栓操作,浪费更多的体力。但这是新的设计理念,和栓动步枪完全不是一种类型的步枪。

  并且从半自动步枪的面世到如今,但市面上依然还存在着栓动步枪的身影,其主要原因是,最初所设计的半自动步枪存在子弹和枪膛贴合度不高的问题,所以导致了半自动步枪没有栓动步枪的射击精度高。可能你会有这样的疑问,那就不可以对半自动步枪的不足进行改进,再舍弃掉栓动步枪吗?如果要半自动步枪的精准度能有质的飞跃,不仅要有足够优秀饿科研团队,也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算最后可以研发出像栓动步枪一样高精度的自动步枪,也会因为造价成本过高,几乎没有部队能花的起这笔钱去购买装备。

  在每次战役上,小团体形式是步兵进行团体作战的主要方式。并不是只要看见远处有敌人,就展开了战火。特别是在战乱非常严重的一战二战时期,即使是强大到无所畏惧的国家,也不会随意就开火引发战争。不管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军事演练时,子弹的消耗量就比较大,更不可轻易就造成浪费,最好每一发子弹都能击中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国在对栓动步枪进行研制时,都为了实现射程远、精度高等付出各种努力。

  另外,也是为了防止因士兵的冲动浪费资源的情况下也使得军队无所收获。故弹匣断开装置在有的国家就出现了,让枪械变成单发状态。迫于无奈,士兵也懂得了子弹的重要性,在经过多次试验后,人们发现,栓动步枪的最佳弹容量是5发,这最有利于协调步枪射击,这是很多国家一起进行测试后所得出的结果,是非常权威的一个数据。

  栓动式步枪在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攻击力一直没有被大范围认可。上世纪初,一战爆发,这种步枪在战争中大放光彩,它才成为各国步兵使用的主要武器。那个时候的栓动式步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各国的步枪在火力上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且一战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在技术的革新下,所以就制造出一批批作战使用的栓动式步枪。

  步枪能够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更快更狠完成击杀任务,作战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双方士兵都在一个狭窄的沟里作战。步兵的击破防线都是在机枪的辅助下。强大的火力是进攻的先决条件,前排抵抗士兵倒下了。步兵开始上场表演,用步枪和手榴弹把残余士兵全数歼灭。这时,要把分散的敌人都给打击掉,所以弹容量过多可能还会造成步枪的压力,反而不易完成任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在各国军队的枪械配备中, 半自动步枪并非主流。装备了半自动步枪的只有少数强国比如美国、德国、苏联等,但他们装备的半自动步枪数量也不算多,比如说,在苏联步兵配备的武器中占主流地位的是M1891栓动步枪。有些朋友可能就会有疑惑,在战争逐渐升级的情况下,半自动步枪还没有被大范围推广,为什么不模拟英国的行为,增加一个弹夹以扩大栓动步枪的子弹容量?

  经分析,主要原因有这两方面,其一,受各国在二战中对抗方式的影响。那时的世界各国步兵在战争中互拼火力,机枪等武器是被重点使用对象,关于栓动步枪的作战方式都要围绕轻机枪等进行。轻机枪这类重火力武器的射击速度本就大大超过了栓动步枪,士兵们反而会觉得栓动步枪刚好能符合他们的作战需求。其二,受外置弹匣多方面限制,机枪本身的机匣结构就得做出相关调整。同时还需要被改造的还有以前的生产设备。加之当时要制作一个弹匣其实很麻烦, 制造和维护弹匣费时费事就算了,还有高额的维护费用。一般小国家自然不会做这种看来亏本的事情,也就是去加大步枪的弹容量了。

  二战正式落下帷幕后,各个参战国通过休息整理恢复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对武器装备的热情又重新燃起。栓动步枪违老牌武器,也获得了新的提升,在各方面的性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天我们先提一下威力,以前在说栓动步枪的时候,总会提一句威力很大,这句话其实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二战期间还被搬上战场的,已经很旧的那些栓动步枪,装配的也是基础款的子弹,怎么可能有多大威力。

  在现代,人们为栓动步枪准备了更加适用的、拥有高精确度的子弹,这些专门升级制作的子弹,即使都是“均码”的,但制作的过程和工艺却是完全不同的,在高精确度射击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为保持现代栓动步枪精确度和平衡性的水平依然不差,弹容量没有增加或减少,继续维持原来的数值。不同之处在于旧的栓动步枪使用的弹仓,填装子弹的时候很麻烦,柔韧性不好,所以现代改进时更换了使用更加灵活的供弹具,这个缺点也得到了改进。

  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长期的实战表明,能够让自动步枪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的弹容量就是30发。同样的道理,栓动步枪也有弹容量的一个最优值,那就是5发,不能多也不能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工业部门的水平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这款步枪的弹容量并不是定死了不能改变的,因为开发这款步枪的初衷就给它定性了,不需要超过5发的需求量。你可以这样理解,最开始的栓动步枪,还是有军队不满现在的弹容量,但是从成本和花费时间上来看,这个需求突然就失去了市场;只有5发弹容量的栓动步枪性价比是最高的。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