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橿原神宮。爲了紀念記紀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在昔日神武天皇的宮殿(畝傍橿原宮)所在地創建。

日本的天皇制,堪稱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度,從日本神話時代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天皇製作爲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謎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對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今天,我們就先從飲食角度來了解一下天皇制,看看日本天皇每天都喫些什麼。

▍京都御所。從公元794年奈良遷都到明治維新的1868年中,它一直是歷代天皇的住所,後又成了天皇的行宮。

現代人一般是一天三餐,古代的天皇一天進食兩餐至三餐不等。晚餐在傍晚   5點左右開始。換言之,早上11點至傍晚5點,是天皇處理政務、學習的時間。

1早餐前的準備

早餐是每個人起牀後吸收營養、補充元氣的重要一餐。古代的天皇一般在早上5-6點起牀,晚上10點左右睡覺。

以平安時代和江戶時代的記錄來看,天皇起牀後,首先是洗手洗臉,接下來還需要洗澡,稱爲“御湯”,另外也有稱爲“風呂”的蒸汽催汗洗法,類似今日的桑拿浴。

▍日本仙台 秋保溫泉 佐勘の名取の御湯,圖源:hotel-sakan.com。

一般來說,天皇入浴是在早上8點左右,洗澡時當然有侍候天皇的女官從旁協助。

不過,古代天皇(還有貴族們)洗澡時是不會脫光衣服的,會穿着薄薄的“御湯帷子”入浴。這個“御湯帷子”便是現在浴衣的前身。

洗完澡之後,天皇還不可以用餐,因爲還要整理儀容,而且依照情況需要,每隔兩三天便要做一次染齒,即“齒黑”

▍NHK大河劇《平清盛》劇照。

關於“齒黑”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裝扮,已不可考。但由於考古學家在公元3世紀中後期的古墳時代遺蹟裏,找到類似“齒黑”痕跡的人齒樣本。

因此,一般相信“齒黑”是古代便存在的習俗,用來保護牙齒,到後來成爲區分貴族與平民的身份象徵。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整理好儀容,天皇還要找專人爲自己洗刷雙手,稱爲“御手水”。弄得乾乾淨淨,爲的是準備早上最重要的事——四方拜。

四方拜的“四方”,簡單來說就是皇宮的四方,寓意國土的四周,還有朝伊勢神宮的方向進行遙拜,以示向祖宗行拜禮。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這些儀式是天皇每天的“國務”,原則上風雨無阻。2天皇的早餐

早上的“任務”完成後,天皇終於可以到日常生活的空間“常御殿”享用早餐,時間爲早上的10-11點。這頓早餐一般稱爲“大牀子御膳”。

前菜一般是餅(御朝之餅),通常有6塊,放在一個稱爲“三方”的木製檯盤上,然後還有其他主菜,有菜有肉。中世以後,一般每頓主菜裏都有一條長30 釐米的鯛魚。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由於天皇長期奉行佛教思想,所以自10世紀以來,他與京都的貴族們主要進食的肉類是魚肉和鳥肉,而野豬、鹿等獸肉則要到明治以後才得以解禁。

因此,在普遍不進食獸肉的當時,魚類和雞便成爲當時天皇和貴族補充蛋白質和脂肪的主要來源。另外,在一些記錄裏也能看到天皇和貴族會飲用稱爲酥和酪的乳製品,它們同樣是攝取蛋白質和脂肪的來源。但是這些與牛相關的乳製品最終沒有成爲御用食品。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話說回來,天皇進膳的時候,一般都有多名女官來陪食和侍候,還有專人先試喫試毒,以保安全。除了魚類之外,還有數十碟小菜。

天皇食用鯛魚時,當然不會自己挑魚刺,而是由侍候左右的女官處理。她們會用訓練有素的技巧在不破壞魚的形態下將刺全數拔出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當然,天皇是喫不完這數十碟御膳的,所以剩下來的都會留給陪食的“御末”,甚至天皇用過的餐具也會送給她們,當作賞賜。3天皇的晚餐

晚餐菜色沒有指定品種,唯獨不可缺少日本酒。

從歷史資料裏可以看到,不少天皇都是愛酒之人,明治天皇便是其中一位,甚至可以說是酒不離手。

▍日本酒。@Unsplash

明治維新後,伴隨着西化運動,天皇的飲食自此由“和式”轉爲“西式”,直至現在。所用的餐具、餐桌也改用西式。

明治天皇時的早餐一般是拿鐵配上面包,午膳和晚餐則主行法式風格。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至於酒類,香檳和紅酒成爲這位天皇的“新寵”。

不過,自小嗜酒如命的明治天皇,身體日漸受到影響,在身邊的侍醫力勸下,才減至每日一杯左右。國務繁重時,他會多喝幾杯來減壓。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說了這麼多,那麼天皇一頓御膳平均究竟要花多少錢呢?

很遺憾,並沒有關於這方面系統性的記載。但以江戶時代的天皇膳食費爲例,食材大多由朝廷負責分配,唯獨天皇食用的白米是由幕府專職提供的,而且都是最上等的白米,每年約供給4000千克。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供應天皇的食物一般是從皇家莊園上貢的食材些莊園大多位於京畿附近,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兵庫縣和京都府一帶。

上述的前菜御餅,到了戰國時代以後,便由京都北山的和果子商人川端道喜提供,也就是所謂的御用商人。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這些負責提供天皇食材的京都御用商人到明治維新時,有29家或30家。

明治維新後,由於天皇遷居東京,這些商人大部分都失去了御用商人的資格。

▍日劇《天皇的御廚》劇照

現時在京都,如果有老店自稱“宮內廳御用達”“皇室御用達”,說明它在過去是爲天皇提供食材的,但現在已經與宮內廳和天皇毫無關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