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答我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前方是死衚衕,你會怎麼做?原本打算徑直向前,可前面立着一道高牆,旁邊有兩條路,一條向左,一條向右,你會選擇哪邊?怎麼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進退不得了嗎?

——我會在做好一切準備之後再思考如何抉擇,但既不是向左也不是向右。我會想盡一切辦法,在前面的牆上打開一個洞口,思考能不能在前進的方向上開拓出一條坦途。

——節選自《祈念守護人》

東野圭吾

從2012年至今,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在中國已突破1000萬冊銷量。東野圭吾曾這樣談及創作《解憂雜貨店》的緣由:“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麼做?”

5月28日,《祈念守護人》簡體中文版由新經典文化引進上市。

如今,東野圭吾62歲了。他把對這個問題的新思考放進了新書《祈念守護人》。時隔8年,和《解憂雜貨店》一樣給讀者溫暖與希望的《祈念守護人》再次由新經典文化引進,簡體中文版於今日(5月28日)正式上市,此次出版由中日聯合策劃。

《祈念守護人》

《祈念守護人》的故事發生在離東京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小鎮上,那裏有座古老的月鄉神社,院落深處有一棵巨大的古樹。傳說只要向它祈念,願望就會實現。慕名而來的訪客有陷入窘境的年輕人,也有心懷懊悔的老年人。

不過古樹也有許願規則:限一人祈念;限深夜進行,事先須預約;不限許願內容,即便是希望別人去死。

二十出頭的玲鬥過得一團糟,正走投無路時,一個神祕人出巨資救了他,條件是要他去守護古樹。玲鬥對那棵樹一無所知,也不相信傳說。如果願望可以實現,最好還是有很多很多錢。可他驚訝地發現,來祈唸的人很多,態度還都莊重得可怕。一天深夜,玲鬥偶然間走近古樹,聽到樹裏傳來一陣奇怪的哼唱聲……

可以說,《祈念守護人》是一部充滿安慰與溫暖的小說。東野圭吾表示過:“偶爾也想寫寫怎樣讓人活下去”。

《祈念守護人》內文

“從《解憂雜貨店》到《祈念守護人》,用一句話總結便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解憂雜貨店》或許給過你觸動,《祈念守護人》或許會給你答案。”新經典文學部主編,《祈念守護人》簡體中文版編輯王雪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祈念守護人》與《解憂雜貨店》相比,特別之處在於從“解憂”到“祈念”,故事的側重點變了:在《解憂雜貨店》裏,當事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故事更像一個奇蹟;而《祈念守護人》更偏現實主義,故事裏那些祈禱的人或許無法改變命運,會抱有遺憾,但更能讓人感受到“活着”。

從2012年至今,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在中國已突破1000萬冊銷量。

“隱藏在《解憂雜貨店》背後的,其實是困擾東野圭吾多年的生命疑惑,是他長久以來面對自我的不解和迷茫。今年,東野圭吾62歲,又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岔路口,仍在思考 ‘人究竟該怎麼做’的他,似乎在這本《祈念守護人》中寄存了答案。”王雪說。她於今年1月前往東京,參加了由《祈念守護人》日本出版社發起的同步出版會議,並與日文版責編交流想法。隨後,新書的出版工作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從編輯、製作到印製、發行,公司各部門都在一齊推進新書的出版工作,同時我們也與日方保持密切溝通。就這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打破了東野圭吾新書最快出版的紀錄。”

我總是寫有人死掉的故事,偶爾也想寫寫怎樣讓人活下去。——東野圭吾

在她看來,東野圭吾擅長用懸疑書寫人性幽微,《祈念守護人》卻稍有不同。這是一部帶來溫暖與希望的作品,從中能夠清晰地看出東野圭吾心境的改變——他開始關注人性善惡之外更加本質的問題,即對生命的理解與關於人生價值的思考。

在這個特別的2020年,東野圭吾還專門爲中國讀者書寫寄語:“我寫《祈念守護人》的目的,是祈願讀者能對明天充滿希望,願這本書能讓人們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振奮一點點。《祈念守護人》中有一棵不可思議的樹,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願望,衷心祈禱這本書能帶給中國讀者些許溫暖。”

《祈念守護人》日文版責編也說:“正因處在這個時代,更希望大家可以讀一讀這個故事。我斷言,這是東野圭吾先生新的代表作。”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