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 看同事开车,就感觉很刺激。入弯道前,他会迅速拨动方向盘左边的减挡拨片,到了弯道中心,伴随着他的右脚猛踩油门,车速攀升,发动机开始咆哮,然后在出弯道的时候开始有规律地按升挡拨片。每当发动机开始咆哮时,他便会按一次右边的升挡拨片。

不知道的,看他紧张且急促地按换挡拨片,还以为他开了一辆跑车。知道的,都很清楚,他开的只是一辆搭载CVT变速箱的十万级家用车。

CVT变速箱是什么?是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其主要特点是动力由钢带传输,没有固定齿比,因而搭载CVT变速箱的车型开起来都非常平顺,不容易出现顿挫感,这一点与有齿比的MT、AT、DCT变速箱不同。

只要有齿比(不同齿比对应不同挡位),在切换挡位时,动力传输中断再联接,势必会造成一定的顿挫感。那么问题来了,本身主打平顺、省油的CVT变速箱没有齿比,为什么要给它模拟出挡位,甚至是加上一个看起来非常运动的换挡拨片呢?

起码,看起来有逼格

换挡拨片最早是运用在高性能车型以及F1赛车上的。比赛讲究的是争分夺秒,即便是0.1秒的时间都是能省则省,如果挡位放在中控那里,那么在换挡时赛车手就需要频繁伸出右手在中控那里换挡,一场比赛下来,要经历各种弯道、直线,若是没有换挡拨片,那么整局比赛,赛车手的右手都在方向盘和中控的换挡杆之间来回“搬运空气”。

有了换挡拨片后,赛车手双手都可紧握方向盘,换挡时用手指轻轻勾一下换挡拨片即可,轻松且快捷。

以上是比赛的情形,到了日常生活中,除了警察叔叔出警,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节省时间来换挡,没必要争分夺秒到达目的地。而且,一辆家用车的性能有限,换挡拨片对于车速的提升起不到太大作用。更何况,许多家用车使用的是CVT变速箱,与运动、性能毫无关联,那么为何它还配备了换挡拨片呢?

究其原因,就是逼格。一辆家用车,搭载了中高档的运动车型才有的换挡拨片,瞬间就格调满满了呢!就像是将单边单出的排气改成双边四出的排气一样,看起来就运动,起码在心目中它的马力就提升了许多。

还是有实用性的

无论是CVT、AT还是DCT变速箱,如今的自动变速箱都会带手动模式,在“P、R、N、D”旁还有个“+、M/S、-”。因为在一些场景,手动模式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都说自动挡车型可以D挡走天下,事实上,在下坡时,车由于惯性会越跑越快,但变速箱不会降低挡位,放任车速一直增加肯定是非常危险的。常见的减速方法是踩刹车,但频繁踩刹车会造成刹车过热,失去制动效果,最终刹不住,同样是危险的。最好是手动切换低挡位,使用发动机制动。因此,自动变速箱需要手动模式来应对连续下坡情况。

此外,在上坡或在不好的路上,安装自动变速器的档位会更省力。由于变速器会根据路况和需求频繁切换档位,所以假设油门踏板深度不变,但由于变速器切换档位,车速会随着档位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由油门踏板控制。如果你想很好地控制速度,你需要锁上齿轮。你只能通过油门的深度来控制汽车的速度。你上山时不会突然向前跳。当你走在一条不好的路上时,你可以跟着油门踏板的节奏来避开坑洞。

此外,在超车时,使用手动模式来迅速降低两个挡位,可以更快压榨出发动机的动力,瞬间完成超车。如果是自动挡模式超车,那么情况如下:

踩下油门——ECU还在思考是否是误踩——0.1秒后,判定不是误踩——ECU给自动变速箱下命令,要降挡——挡位下降,发动机转速拉高——汽车加速,完成超车。

如果是手动模式:踩油门并且拨两下挡位——挡位下降,发动机转速拉高——汽车加速,完成超车。

对比起来,是不是瞬间感觉有了手动模式后,自动变速箱变得更好用了?

这也是为何即便是CVT变速箱,也要加上手动模式,甚至是加一个换挡拨片。逼格高,实用性强,谁不喜欢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