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信封禁社羣運營工具WeTool,稱外掛破壞生態平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5月25日晚間,多個微信社羣傳出消息,第三方微信社羣運營工具WeTool被微信封禁,衆多曾使用該工具的微信賬號被封,一時間該消息在互聯網社羣運營人員中引發熱議。

消息傳出後,WeTool官方客服以及其創始人劉睿泳很快發聲回應,呼籲用戶退出WeTool,不要再用了。並表示,WeTool正在同微信官方溝通,尊重官方的決定,也會妥善處理好後續事宜。

之後不久,WeTool官網掛出通告:“從今日起永久停止下載及新用戶的接入,作爲官方認可的服務商,我們可以幫助有需求的企業將粉絲和社羣的管理逐步遷移到企業微信上。”

自此,WeTool被封已成事實。

社羣運營者的必備神器

幾天來,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經常使用WeTool的社羣運營人員一片哀嚎:“運營狗沒了Wetool,好難”“私域流量被一盆水澆沒了,能不能放小微企業一條生路”“被封上百個微信號,瞬間損失了幾千客戶”“沒有WeTool的第一天,工作量翻了十倍”……

那麼WeTool到底有什麼樣的功能,讓它受到衆多社羣運營者的追捧?

據瞭解,WeTool作爲一款微信社羣管理工具,具有羣發、關鍵詞拉羣、機器人回覆、羣統計等功能,在線上教育、電商網購等領域,由於用戶量龐大,社羣運營管理者往往需要同時運營多個微信社羣,WeTool相關功能能夠提升運營效率,因此也成爲社羣運營人員的必備神器。

“被封號以後,目前只能花兩倍的時間手動處理微信工作了。”作爲互聯網運營人員,梓希(化名)的一個曾使用WeTool的微信賬號近期被封了,她向記者表示,WeTool在運營人員中是很常用的工具,它能夠幫助運營者減少重複性工作,提高社羣運營的效率,同時它也能夠給微信用戶提供暫時沒有但需求較大的功能,像檢測被刪好友。

儘管賬號被封讓她一時很難適應,但她對於微信淨化生態的初衷也表示理解。她認爲,從用戶的角度來說未經同意被拉入一些微信社羣、和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對話,這些情況的出現確實很難保證用戶體驗。

在WeTool被封禁的情況下,不少運營者表示,轉移至企業微信或許是接下來的選擇。據瞭解,爲了應對用戶遷移,近期企業微信也增添了一鍵遷移、自動建新羣等功能,未來微信還將開放更多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騰訊回應:外掛軟件破壞生態平衡

昨日有媒體報道,騰訊對封禁WeTool進行回應:外掛軟件是在微信安全日常打擊範圍內,我們一直在加強打擊、重點治理。外掛軟件不僅破壞了微信平臺的生態平衡和正常運營,還爲惡意營銷行爲提供了便利條件,對正常用戶造成騷擾。

同時,騰訊方面還呼籲用戶不要使用此類外掛服務,不要把自己的微信帳號、密碼以及驗證碼等信息交給陌生人,以免帶來隱私、財產安全等多種風險。

對於WeTool被封,網上有着不同的觀點。一方認爲騰訊打壓第三方工具生存,爲企業微信發展搶佔市場,另一方則認爲,第三方軟件侵佔他人隱私,容易產生違法詐騙行爲,早就該封。

律師說法:很難舉證屬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針對有網友質疑騰訊一家獨大,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反壟斷領域律師金順海表示,從反壟斷法的角度來說,很難舉證微信屬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爲,由於互聯網行業市場瞬息萬變,市場支配地位的界定比較複雜,相關調查舉證行爲耗時較長,很可能在調查過程中企業市場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除此以外,騰訊也可以以影響自身平臺運營爲正當理由實施相關措施。

金順海認爲,騰訊自身具有經營自主權,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平臺必須開放共享,因此要更多的從行業規範的角度來評判騰訊的行爲。

事實上,這並非微信第一次封禁第三方外掛軟件,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受疫情影響,第三方運營工具使用頻率陡增,不斷擴大的私域流量圈截流了企業微信的用戶,相比阿里釘釘等同類型在線辦公軟件的迅速擴大,微信勢必也要進一步發力,此次的封禁行爲發生後,用戶也將更多考慮使用官方軟件。WeTool官網的回應也算間接證實了這猜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