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观的说,在贾府已糜烂堕落到无可救药的情况下,宝玉就算如贾政般勤勉端正,努力博取功名,也无法真正力挽狂澜,他所能做的不过是让贾府多苟延残喘几年而已。可以说,不仅仅贾政对宝玉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元春亦希望弟弟能帮衬自己一把,贾府出了在朝廷有分量的人物,元春在后宫的地位才能安稳。

01

贾政,《红楼梦》的重要配角,男主角贾宝玉的爹,贾母的次子。这个人物形象有些迂腐,给红迷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一节,他亲自抡起大板子差点把宝玉打死。

当然,平时他对宝玉也不是特别友好,动不动就骂“畜生”、“该死的奴才”,因而贾政向来在读者中人缘不怎么好。

贾政不但对宝玉严苛,在其他人眼里也是古板严厉的封建家长,原本姑娘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只要他一出现,现场气氛立马尴尬起来,众人都是敛声屏息,大气都不敢出。爱好热闹的贾母只好“撵他出去休息”。

少年的时候特别不理解贾政,贾宝玉气质出众,志存高远,不愿意沾染俗世名利,可他偏偏不顾念儿子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会逼着宝玉为了家世的利益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这样的人真真讨厌至极。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间觉得贾政也未必那么面目可憎,甚至从内心生出丝丝的怜惜来,难道我们也终于度过了贾宝玉至情至性的人生阶段,把自己活成了贾政的模样?

02

到了贾政这一代,祖上的荣光已经耗的差不多了,冷子兴在一开始便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形容贾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贾府早已外强中干,不复当年的辉煌了。

为何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竟越来越萧条呢?原因无非两个:子孙不肖;内耗严重。贾敬、贾珍、贾赦之流,只是靠着祖上的荫庇,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整天不是炼丹问道,就是寻花问柳。上面的风气这般浑浊,小辈们自然更加放肆,无法无天。

老仆焦大对贾府后代们无能却又糜烂的生活痛恨不已,醉酒后大骂:“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柳湘莲也亲口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可见,贾府子孙们的胡作非为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这么一大家子,少说也有大几百人,各种利益盘根错节,一派祥和之下又怎么可能风平浪静呢?大到荣宁二府的荣宠,小到丫鬟、小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站位和算计。

贾赦作为长子,因袭了祖上的爵位,贾政却跟着贾母住着正院,贾赦住的是偏院,贾赦、贾政、贾琏、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

其他人之间的算计更是多如牛毛。没点智慧,不要说在宫斗剧中活不过三集,就是在贾府连个丫鬟小厮都当不好。至于主子之间的较量更是风云暗涌,防不胜防,随便举个例子:

王熙凤计除尤二姐,当然是个厉害角色,但不得势的尤氏作为尤二姐的继姐,逮着机会也会反咬王熙凤一口。王熙凤过生日,当着贾母的面说自己要替李纨出份子钱,却许了空头支票。尤氏发现后,把平儿、鸳鸯、周姨娘、赵姨娘的份子钱都退给她们。

尤氏把好人做了,不怕亏空被人发现?首先,始作俑者是王熙凤,王熙凤没有替李纨出钱,数目本来就不对;其次,银子根本花不完,就算有人发现数目不对,这是王熙凤的生日宴,凭王熙凤平日的作风,大家只会怀疑她中饱私囊,疑惑不到尤氏头上。再者,这钱最后是送到尤氏手里操办的,一百五十余两,少了二十来两也足够了,谁又能发现得了呢?

平儿、鸳鸯分别是王熙凤和贾母的丫鬟,自然要高人一等。周姨娘和赵姨娘地位不高,王熙凤平时不把她们放在眼里,二位姨娘对她早就恨在心上,只是份子钱不敢不出,尤氏退还了银子,她们心下难免要把两位奶奶比较一番,自然会觉得尤氏胜过王熙凤百倍,对此千恩万谢。

至于薛姨娘、王夫人、贾母之间关于宝玉婚姻的较量更是精彩纷呈,明枪暗箭交涉了不下几十回合,这里不再一一表述。

03

通观整部《红楼梦》,贾府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内耗,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窝里斗”,真正在外支撑贾府的人,贾政勉强算一个。其他人都是蛀虫,在不停的啃噬,贪婪无耻,几乎吸尽榨干了每一滴血,贾府这只百年之虫不死才怪。

贾政自幼勤奋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却并未能考取功名,皇帝看在他老爹的面子上,给了他个“正五品工部员外郎”的职位。

客观来看,贾政品行端正,性格坚韧,为人忠厚,崇尚诗礼,有着社会贤达和文人儒士的风习。贾府其他男人的龌龊之事在贾政身上是看不见的。

在官场上,他克尽职守,勤于政事,时时处处以儒家做官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或许是缺少左右逢源、溜须拍马的本事,他官职升迁很慢,所在部门也基本上属于清水衙门。

贾政在朝廷的表现一直很平庸,基本没有什么政绩可言,整部小说,我们也找不到他为朝廷或为百姓做过一件有价值的差事。

在家务上,贾政有些慵懒,把家业交由王熙凤夫妇打理,对于琐碎之事很少过问。贾府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入不敷出,贾政心里根本就没数,而是将心思都用到了清谈上,和清客们下下棋,谈谈诗书礼仪。

或者说,他在逃避。连林黛玉这种不问世事的人,都看出贾府的经济状况很不好了,贾政好歹在社会上混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这点眼力?

只是面对兄长和子孙们的挥霍无度,糜烂堕落,他除了洁身自好,根本左右不了这些人,改变不了大局,弄不好还会兄弟反目,他感到十分的苍白无力,相信这种无力感,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那是一种痛苦的无奈。

一言以蔽之,作为一个资质平庸、按部就班的普通人,贾政没有祖上建功立业那么大的能量,也没有重振贾府的魄力和能力。

04

写到这里,贾府真正的头号人物,贾元春必须出场了。是的,支撑贾府子孙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的人,竟是一位弱女子。

十几岁的贾元春被父母送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最初只是个女史,相当于现在的女秘书,元春在宫里摸爬了十年,躲过无数次的明枪暗箭,才做了贤德妃。

进宫不是她自己选择的,从进宫那一刻起,她也没有了退路。贾府众人的糜烂,算计,冷酷,她不是不明白,只是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父亲虽然人品端正,也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但远远还不够。宝玉天资聪慧,是唯一可能和自己并肩战斗,共挑贾府大梁的人。可以说,不仅仅贾政对宝玉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元春亦希望弟弟能帮衬自己一把,贾府出了在朝廷有分量的人物,元春在后宫的地位才能安稳。

元春入宫十多年,竟无子嗣,这是非常危险的,可以想象,在深不见底的皇宫,她可能也有过身孕,却未必能把孩子生下来,也可能生下皇子,却未能保住。

家族实力跟不上,又无子嗣护身,一旦红颜逝去,恩宠消退,元春在宫里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

元春的这种焦灼感,贾政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元春一旦垮台,贾府的好日子基本上也就到头了。他不是个能力超强的人,只好把家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对宝玉的苛责、严厉、打骂都源于那颗对未来无法把控而越来越焦躁不安的心。

可惜年少的宝玉并不能真正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只想着与林妹妹比翼双飞,逍遥自在,他也从来没想过这样的好日子是有人替自己负重前行。宝玉身上有一份难以回避的家族责任,可养尊处优的生活、良好的文化熏陶却把他培养成了一个不喜世俗世事的高洁隐士。

荒淫、奢侈、后继无人,使得贾府不可避免的走向败落,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宝玉才惊醒过来,姐姐元春、父亲贾政为贾府做的所有努力,都逃不过烟消云散的命运,也彻底了悟世人拼其一生争来的荣华富贵,功成名就,都不过是繁华梦一场。

客观的说,在贾府已糜烂堕落到无可救药的情况下,宝玉就算如贾政般勤勉端正,努力博取功名,也无法真正力挽狂澜,他所能做的不过是让贾府多苟延残喘几年而已。就如崇祯皇帝在明朝后期,拼尽全力也未能阻止被蛀空的大明迅速的走向衰亡坍塌一样,如此看来,家族昌败与国家兴亡竟是如此的类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