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偵悉謝彬動向的賀龍,立即命令紅2軍團4師、6師於3日拂曉前先敵行動,由沙道溝附近取山間捷徑向西南急進,趕在第85師到達板栗園前設伏,令紅6軍團17師爲第二梯隊,直插利夫田,相機投入戰鬥。蔣軍湘鄂川黔邊區“剿匪”總司令徐源泉,爲保存實力和地盤,防止紅2、6軍團再入鄂西,便不顧老蔣要求他與湘軍南北夾擊紅軍的命令,決定把部隊推進到湘鄂邊界,鞏固來風到宣恩一帶的封鎖線。

作者:忘情

“宿鳥驚飛,必有伏兵”,這話的意思,是可以通過觀察環境變化的蛛絲馬跡,尋覓、推斷敵軍蹤跡,有助於指揮員判斷戰場形勢。這個方法雖說原則上是對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土地革命時期,就曾發生過

蔣軍指揮官見環境無異,老百姓照常趕集而誤判戰場形勢,結果導致全軍覆沒的案例。

1934年10月23日,紅2軍團和紅6軍團共8000人馬在貴州印江會師。賀龍、關嚮應和任弼時、蕭克四雙大手從此握在了一起。在湘西完成牽制敵軍後,紅2、6軍團決定轉至湖北境內,尋求發展。

1935年6月,紅2、6軍團採用“圍點打援”戰法,在忠堡一舉伏擊了來援的一路援敵,殲敵2000餘人,生俘蔣軍縱隊司令兼41師中將師長張振漢。此後,紅軍以少部兵力繼續圍困龍山,將主要力量投入開闢根據地、發動羣衆和擴紅。

蔣軍湘鄂川黔邊區“剿匪”總司令徐源泉,爲保存實力和地盤,防止紅2、6軍團再入鄂西,便不顧老蔣要求他與湘軍南北夾擊紅軍的命令,決定把部隊推進到湘鄂邊界,鞏固來風到宣恩一帶的封鎖線。徐源泉於7月30日至8月1日,先後電令駐鶴峯縣太平鎮的第34師和駐高羅的第48師142旅前推至沙道溝;限駐紮宣恩縣小關的第85師於8月3日開到李家河;駐高羅的暫編第4旅一部佔領水田壩;駐來鳳的第41師123旅佔領李家河,掩護上述3個師的開進。

賀龍獲悉這一敵情後,經過縝密分析,決定對驕橫的第85師開刀。這個師歷史極爲複雜,最早可追溯1927年4月13日,由黔軍袁祖銘之12軍餘部,彭漢章第9軍餘部編成的第43軍。該軍屬於旁系,調到江西參加對蘇區“圍剿”過程中損兵折將,後縮編成僅轄2個團的第85師,總計才4000人左右。

該師新晉少將師長謝彬是個心狠手辣的老手。

此前他率部在江西“圍剿”紅軍時,雙手沾滿了紅軍指戰員和革命羣衆的鮮血,還自吹是“不敗鐵軍”。此次他奉老蔣命令調防鄂西不久,地理民情均不熟悉。其部下多系北方人,初來乍到水土不服。賀龍決心抓住該師的弱點,在其運動途中設伏,一舉啃下這塊“硬骨頭”。

驕橫的謝彬爲了不違上命,選擇了一條從利川經上洞坪、板栗園、利夫田到李家河的捷徑。但是,這一路上地形複雜,道路狹窄崎嶇,到處是深邃的山谷和茂密的森林。尤其是板栗園到利夫田這段路,兩山夾着一條峽谷,北側山高林密,南面是懸崖峭壁。谷地長約7.5公里,寬不足500米,最窄處只有10餘米。在賀龍眼裏,這就是打伏擊的絕佳之地,是敵85師的天然墳場!

8月2日,賀龍部隊由龍山以東的興隆街向沙道溝佯動。徐源泉判斷紅軍將打擊由太平鎮、高羅南下的第34師或第48師的1個旅,急令這2個師停止前進,嚴加戒備。第85師抵達上洞坪後,謝彬得到了徐源泉的這一情況通報。他初時有所顧忌,想到上洞坪稍作停留,等尖兵偵察完沿線情況再前進。可又一想,徐源泉並沒下令85師停止前進。若3日趕不到李家河,豈不是違抗了軍令?再說,有第34、第48師向沙道溝逼近,有123旅在李家河一線掩護,應該不會有問題。於是,謝彬決定於以510團爲前衛,師直屬隊和505團(欠1營)爲本隊,505團1營爲後衛,於8月3日5時出發趕路。

偵悉謝彬動向的賀龍,立即命令紅2軍團4師、6師於3日拂曉前先敵行動,由沙道溝附近取山間捷徑向西南急進,趕在第85師到達板栗園前設伏,令紅6軍團17師爲第二梯隊,直插利夫田,相機投入戰鬥。

此時,紅軍各部離預定戰場尚遠。指戰員們沿着山間小路,衝破濃霧,撥開雜草荊棘,奮力插向敵人腹地。太陽出來後,山谷裏熱氣升騰,悶得像蒸籠,紅軍個個熱得汗流浹背,但行軍速度卻絲毫沒放慢。所有人都明白,兵貴神速,時間就是勝利的道理。

上午11時許,紅4師、紅6師到達利夫田穀地,迅速隱蔽在谷地兩側山頭上。紅4師在谷地南端,負責扎口袋;紅6師在西北面,負責斷敵退路。賀龍的指揮部設在板栗園制高點安家坡。

【賀龍】

時近中午,第85師終於露頭了。由於烈日暴曬和行軍勞累,敵軍官兵一個個無精打采,隊伍拖得稀稀拉拉。敵師長謝彬穿着綢襯衣,坐在滑竿上,不斷呵斥着部下。該師參謀長建議部隊在谷地中休整片刻。否則,士兵們非中暑不可。莫說按時趕到李家河,就是走出這條山溝都很困難。而謝彬則認爲在谷地中休息乃兵家大忌,萬一遇伏則必將全軍覆沒。但參謀長據“理”力爭,

說當天板栗園逢集,這一路上趕集的人流熙熙攘攘,好不熱鬧。路邊農夫耕田、樵夫砍柴、牧童放牛,也都正常得很,哪裏有紅軍到來的半點跡象?

更何況這一帶是鄂軍防禦縱深,前、後、左、右都有重兵呼應,難不能紅軍能肋生雙翅,從天而降?謝彬一聽這番宏論,覺得句句在理,遂改變初衷,令部隊就地休息,下午14時再上路。

這個敵參謀長的分析本沒有錯。但是,他卻沒想到,鄂西山區是紅2軍團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有較好的羣衆基礎。當地羣衆見紅2軍團又回來了,主動爲部隊傳遞情況,封鎖消息和打掩護。謝彬一路上所見的“正常”情況,都是當地羣衆在黨組織和農協的組織下,故意佈置給敵軍看的。不客氣地說,謝彬也好,他的參謀長也罷,都被羣衆當猴給耍了。

正當第85師官兵癱在牆根下打瞌睡,在樹陰下乘涼,在小溪邊沖澡時,賀龍下達了全線出擊的命令。隨着3顆信號彈升起,紅4師首先向敵前衛510團1營猛烈開火,隨後向該團發起多路突擊。剎那間,山谷裏槍聲、喊殺聲響成一片。遭受突襲的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亂成一團,一時難以集結。紅4師如猛虎下山,撲向垂死掙扎的敵軍,很快將敵510團大部殲滅在三靈溝、譚家巖地段。

負責截尾的紅6師以18團以1營堅守板栗園右翼山頭,以居高臨下的火力,掩護2營順山溝直插敵人心臟,3營留作預備隊。第85師部隊企圖奪下1營堅守的山頭,連續發起幾次反撲,但都被紅軍擊退。

戰鬥剛打響時,正在一所宅院裏休息的謝彬,還以爲是小股游擊隊騷擾,因此並不在意。等到後來聽槍聲感覺情況不妙,才一邊罵娘一邊集結部隊。他令505團1營、2營及師炮兵連佔領安家坡對面的巴里核高地;令505團3營及特務營搶佔莫家坡高地,企圖固守待援。但他的部隊眼看還有三、四十米就要爬上莫家坡山頂時,埋伏於此的紅6師部隊突然開火,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紅6師乘勝衝下山來,經過激戰將505團3營及特務營大部殲滅。此時,紅6軍團17師已趕到戰場。他們不顧旅途疲勞,立即從紅4師左翼加入戰鬥。

謝彬親率令505團1營、2營及師炮兵連在巴里核高地一個土圍子的基礎上緊急構築工事,拼死抵抗。爲迅速解決這股敵人,賀龍令紅4師、紅17師向土圍子發動協同攻擊。戰鬥十分激烈。絕望的謝彬一邊用槍頂着部下,讓他們死死頂住,一邊用電臺拼命求援。其實,周邊的敵軍距此不過幾公里、十幾公里。但各處敵軍均怕貿然出兵遭到伏擊,任憑謝彬苦苦哀求,都不肯施以援手。絕望中的敵軍見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謝彬鑽到一處陰溝裏舉槍頑抗,被當場擊斃。

黃昏時分,戰鬥全部結束。山谷裏到處是敵屍和丟棄的軍用物資。除510團團長黃鼎魁帶1個排的殘兵及505團團長率殘部2個連乘亂逃出生天,以及85師特務營不成建制地跑出了20多人外,其他敵軍悉數被殲。光俘虜,紅軍就捉了千餘人,繳獲長短槍近千支,迫擊炮6門,彈藥600餘箱,銀元6萬塊,以及一大批通信器材、醫藥用品、被服、裝具、餐具等。

這一仗,賀龍聲東擊西,率部大膽插入敵縱深機動設伏,利用有利地形,在人民羣衆的大力支持及配合下,

在敵重兵環伺的情況下

百萬軍中取敵上將首級

,大挫蔣軍隊銳氣。

此戰後,紅2、6軍團乘勝大舉東進洞庭湖地區,將蔣軍設置的封鎖線向東逼退200餘公里,使孤懸於長江南岸的湘鄂川黔根據地有了更爲廣闊的機動空間,紅2、6軍團也得以迅速發展壯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