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封鎖逐步解除,全球經濟衰退已經觸底!但經濟學家們放棄了V型復甦的想法

世界經濟正在從冠狀病毒引發的冬眠中復甦,儘管緩慢且不甚確定。隨着政府放鬆對企業的封鎖,並允許消費者再次旅行和購物,高頻數據和信心的指標越來越多地表明,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已經觸底。

經濟研究的一套新的日常活動指標發現,自3月底4月初以來,其追蹤的幾乎所有經濟體的活動都在回升,儘管尚無一個國家達到其疫情前的水平。德國、日本和法國是反彈最快的國家,而西班牙和英國則相對較弱。

高失業率、破產和對健康的擔憂還意味着,在最初的反彈之後,復甦很可能會緩慢而無力,而在研製出疫苗之前恐怕難以全面反彈。仍然存在致命病毒再次爆發的風險,那樣就得被迫重新施加限制。

德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表示,總體情況有所好轉,但進展緩慢,我們正站在峽谷的底部抬頭向上看。

增加經濟刺激措施

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通過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來增加回升的動力。日本週三宣佈超過1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爲家庭和企業提供額外的幫助,歐盟委員會也推出價值高達7500億歐元(823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將幫助歐洲大陸受衝擊最嚴重的經濟體。

投資者也顯示出信心增強的跡象。亞洲股市週四大多與美國和歐洲期貨一道上漲,投資者在經濟復甦的持續跡象與國際貿易緊張局勢之間進行權衡。

中國5月的初步指標顯示覆蘇仍在繼續。根據經濟研究,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應會反映出復甦取得更多進展,服務業部門可能繼續保持強勁反彈勢頭。

亞洲的決策者們繼續增加刺激措施,以應對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對全球需求遭受打擊將拖累其前景的擔憂。韓國央行週四將其關鍵利率下調至紀錄低點。

在亞洲的貿易引擎中,製造業改善的跡象尚未伴隨着服務業的提速。韓國5月份前20天的出口訂單雖然仍保持兩位數的降幅,但已略有改善。

韓國的數據是標普駐新加坡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haun Roache最爲青睞的早期指標。他說:“事實證明,全球對技術的需求相當強勁,而服務業數據“幾乎在每個地方仍然都很疲弱”。

星展集團駐新加坡的經濟學家Radhika Rao週四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印度,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封鎖措施可能將造成1200萬人陷入赤貧,不過一些高頻數據可能帶來一絲希望。包括交通擁堵、電力需求和就業等諸如此類的一籃子指標顯示“小幅擺脫低點”。

美國大多數指標出現些許改善

在美國,經濟研究的最新每週高頻、替代和基於市場的數據表顯示,大多數指標都冒出了一些綠芽,較之前令人不安的水平有少許但穩定的改善。其中包括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抵押貸款申請量以及搭乘飛機和公共交通的人次。機票和餐廳預訂也在增加,儘管距離峯值還很遙遠。

一些月度數據也顯示出企穩或小幅升高的跡象。美國4月新屋銷售出人意料地增長,4月曾大幅下降的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在5月趨穩。

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稱,隨着全美企業快速復工復產,美國經濟因疫情出現的衰退似乎將步入拐點。截至上週末全美有575個縣(約佔美國GDP的13%)仍處於封鎖狀態。而在4月底最高峯時,有2600個縣(佔美國GDP的近30%)處於封鎖狀態。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5月27日指出,“也許我們在經濟滑坡方面已接近觸底,希望未來幾個月能開始看到好轉,預計下半年經濟會出現相當大的反彈。”

如果美國經濟復甦在6月站穩腳跟,那可能意味着這是1854年以來最短的一次衰退,但也是最嚴重的衰退之一。由於僱主削減了2050萬個工作崗位,4月的失業率衝到14.7%,是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預計本月失業人數還將進一步增加。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的Lynn Franco說,“雖然信心下降的勢頭似乎已經停止,但不平衡的復甦之路和潛在的第二波疫情可能仍會使不確定的陰雲籠罩在消費者的頭上。”

歐洲經濟有所回升

在歐洲,封鎖的放鬆也使經濟有所回升。許多國家的商店和餐廳重新開放,衡量餐廳預訂量的高頻數據開始顯現出復甦勢頭。

經歷了過去兩個月的暴跌後,衡量信心和活動的一些指標也已趨穩,給歐元區經濟觸底的看法平添了佐證。5月德國企業預期指數出現改善,歐元區綜合PMI從歷史低點回升。

在英國,6月是一個關鍵的月份。學校將開始復課,商店也有了重新開放的時間表。但一切都將謹慎推進。英國的累計確診病例數超過意大利和西班牙,死亡病例在歐洲也是最高。

儘管德國已允許餐廳重新開放,但英國可能至少要等到7月。

大多數經濟學家放棄了V型復甦的想法

儘管經濟活動回升,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放棄了V型復甦的想法。

保持社會距離的措施仍然會影響從工廠運營方式到消費者前往商店、4S店和酒吧的意願等方方面面。許多暫時性的失業可能會變成永久性的,債務纏身的公司將被迫關門。

經濟學家們因此發出警告,儘管股市欣欣向榮,但經濟可能最早要到2022年才能收復失地。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教授Nouriel Roubini表示,“這就是華爾街與普羅大衆的分歧,復甦將是乏力的,可能有點像U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