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午11時,2020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成功登頂珠峯,中華民族的高度又一次被丈量。

“祝賀,祝賀”,當前方傳來登頂成功的消息時,過度營裏等待的隊員都歡呼雀躍,所有人都在分享此時的快樂,搖晃的香檳噴湧着激動,連攝像鏡頭都開心到“流眼淚”。

在央視新聞(ID:newscctv)、新華社(ID:1071885607)的快手直播間,位於絨布寺海拔5100米、獨家天文望遠鏡的兩個機位正全程直播登頂,2485萬老鐵通過多個機位從不同角度分享了隊員成功登頂的喜悅。

九個小時的攀登,加之後方近四個月的努力,世界的高度的丈量備受矚目。“風大,注意安全”“只要隊員們平安回來,祝福他們”“一定要順利完成任務,平安歸來。”“勝利在望,向攀登者致敬”快手老鐵通過直播間留言互動,在隊員攀登的過程中爲他們祈福,並見證了登頂的喜悅。

攀登世界屋脊,一波三折終成功

2020年4月30日,2020珠峯高程測量正式啓動。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衝擊珠峯峯頂,爲世界屋脊測量身高。測量所得出的精確的峯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爲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此次測量登山隊由中國登山隊和國家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組成。測量中所必須的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將由他們攜帶至頂峯。珠峯峯頂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極寒天氣,測量型無人機目前尚無法在峯頂飛行,人工的測量是唯一可行的手段。

對於測量登山隊員來說,最大的阻礙就是天氣。珠峯的天氣總是千變萬化,一年中僅有5月爲短暫的窗口期。在直播鏡頭中,雲霧瞬息萬變,遮擋住山峯。從天文望遠鏡拍攝的畫面來看,登山隊員只是雲霧中隱約可見的小黑點。

面對直播鏡頭,在營地等待的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的心情激動又緊張。對於他來說,今年的困難超出了他的經驗和想象,天氣的多變讓登頂過程一波三折。

5月8日,測量登山隊30多名隊員第一次衝頂,當他們攀登到海拔6700米處時,發現北坳冰壁積雪比較深,有流雪的危險,所有人員便撤回前進營地。

5月16日,攻頂隊12名隊員第二次向頂峯發起突擊,但受氣旋風暴“安攀”的影響,7790米以上區域積雪過深,不得不再次下撤。

這是隊員們的第三次嘗試,這一次,他們抓住了窗口期。“太棒了!太棒了!”聽到前方成功登頂的消息,李國鵬非常激動,“他們不愧爲勇士,國測一大隊和登山隊在一起,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直播記錄丈量全過程,見證新突破

然而登頂成功,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務。雖然難掩飾成功登頂的喜悅,但直播間的老鐵也爲隊員在峯頂的測量工作感到擔心。

測量的任務必須在兩個小時內完成。僅是在峯頂的斜面組裝器械,就耗費了35分鐘。對於測量工作而言,覘標豎立的位置很關鍵,直接影響到數據檢測的準確性。在測量覘標樹立後,隊員們還使用GNSS接收機通過北斗衛星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並用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了峯頂雪深,然後用重力儀進行了重力測量。

下午13時22分,經過近兩小時的測量工作後,體力透支的隊員們下山返回營地。“上山容易下山難”“他們體力會不會很難支撐下山呀”“一定要平安歸來啊”……對於全程觀看直播的老鐵而言,隊員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他們的心。

據瞭解,此次登頂是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峯測高。據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峯介紹,爲了讓測量隊員更好地適應高原反應,從今年1月12日起,隊員們就在北京接受了體能、技術、登山理論等方面的系統訓練。4月5日,測量登山隊抵達珠峯大本營,進行高海拔適應性拉練,最高曾抵達海拔7400米高度,並對頂峯測量儀器的使用進行了訓練。

雖然困難重重,但歷史上,中國共進行過6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佈珠峯高程。從1975年中國測繪工作者首次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程爲8848.13米,到2005年,測得峯頂岩石面海拔高程爲8844.43米。

在這過程中,見證歷史的方式也在改變。此次登頂全程,通過短視頻和直播隨時隨地關注進展,快手爲新華社和央視新聞的直播間開發了專屬珠峯禮物和掛件,網友通過評論留言、刷專屬珠峯禮物,共同慶祝這一壯舉,比起以往通過報紙、電視關注登頂珠峯測高,是一次體驗的升級。

更便捷的觀看方式,也離不開技術的支撐。珠峯北坡登山路線和峯頂,目前均已實現了 5G 信號覆蓋。正如見證測量登山隊員登頂珠峯,老鐵們也曾通過中國移動(ID:cmcc_official)的快手直播,深入瞭解5G架設團隊如何通過肩挑牛駝的方式,將重達8噸的物資運達珠峯,並在雲巔搭建出信息的通路。

探索永不止境,在快手看見更高的山峯

不僅僅是科研工作者,珠穆朗瑪峯也是許多登山愛好者心目中的“朝聖地”。在快手“帶着快手登珠峯”活動頁下,除了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封面新聞等權威媒體視角,還有一羣快手攀登者,通過直播和短視頻全程記錄攀登珠峯的全過程,這也是全球首次短視頻直播登頂。

汝志剛(ID:Henry_Ru)是這羣攀登者中的一員。5月28日,汝志剛帶着快手老鐵的願望,登頂成功。

這是首次短視頻平臺用戶通過短視頻和直播記錄整個登頂過程,上百個短視頻,更加細緻的刻畫了攀登珠峯中,衣食住行這些無法逃避的難題,更在直播過程中和知名主持韓喬生(ID:1880521540)、快手達人大麥(ID:178155529)進行連麥,5800米營地的廚房是怎麼樣?隊員睡得帳篷到底有多大?攀登者的揹包裏都有什麼?通過快手,汝志剛完整地呈現了這一超越極限旅程的點點滴滴。

作爲一次舉世關注地勇者之旅,汝志剛的視頻和直播受到了很多的關注,有累計約2000萬人通過汝志剛的快手直播視角見證了珠峯實況,上百個短視頻……累計播放量過億,汝志剛本人快手賬號也在短時間內突破百萬粉絲量級。

除了汝志剛,女攀登者馬英(ID:MY2018516)也巾幗不讓鬚眉,加入了用快手分享攀登珠峯的陣營。在5月27日的視頻中,馬英在7790米營地穿戴着十斤重冰爪的高山靴,準備向8300米出發,只是穿鞋這個動作,就讓她呼吸急促。這已經是她第二次登上珠峯。她的勇敢和不斷挑戰自我,也激勵着老鐵。

對於登山愛好者來說,攀登的意義不僅於此,他們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科學考察事業的進步。也正是通過快手,他們的每一步攀登,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爲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峯?”“因爲山就在那裏!”百年前英國探險家馬洛裏的這個回答,也是無數珠峯攀登者的信念。

挑戰永無止境。無論是科研工作者還是快手攀登者,未來都將會一直攀登。而老鐵們也會一直陪伴,這些英勇攀登者衝頂珠峯的背後,反應的是有越來越多的極限運動達人在快手,記錄自己的極限挑戰和運動生活。未來,快手將在體育領域繼續深耕、發力,爲用戶帶來更多精彩的體育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