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手工业的生产与海外贸易的盛行,绝大部分的雅典公民都有了自己的财富,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自然会渴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原有的以贵族为主的社会体系,便受到了冲击。而当雅典确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社会制度后,海外贸易等商贸活动,更是重中之重,商贸活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国家可以利用这部分税收作为日常开销的资金,也可以作为津贴发放,以弥补公民为城邦服务时,不能经商产生的损失,大大提高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商业外衣下的雅典仍是农业国家

被誉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雅典城邦,在奴隶制的社会之中,便发展出了面向全体公民的高度民主的社会制度,奴隶制下的民主政治之所以能在雅典城邦率先出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普遍便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数量较少,便于治理;以及高度发达的海外贸易,进一步解放了雅典公民的思想。

希腊的国土与中国不同,中国多以平原为主,故而可以建立大一统的皇权统治,但希腊地形破碎,被山脉所分割成了一块块小的地域,由此便建立起了城邦制度,希腊多优良港湾,由此也发展出来不同于农耕文明的商品经济社会。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以及繁荣的海外贸易,的确是雅典城邦出现民主政治到先决条件,此言不假,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农业的发展,同样对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希腊城邦遗迹——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

  • 商业发达,农业为本,雅典本质上还是农业国家

一直以来,"土地贫瘠"是人们对希腊地域的最直观印象,正是因为土地贫瘠,种植所生产的粮食无法做到自给自足,所以才会促使海外贸易的产生。农业在希腊,似乎一直处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在城邦之中,公民是城邦的主人,而雅典城邦的公民,绝大多数都拥有着自己的土地,是小农阶层。虽然在诸多城邦之中,雅典的海上实力最为强大,海外贸易也最为繁荣,但从根本上看,它仍旧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

虽然为城邦带来经济收入,维持城邦正常运行的是海外贸易事业,但在雅典城邦之中,农业同样处在一个很高的地位之中,这一点在雅典城邦的法规之中就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

雅典法规规定外邦之人可以在雅典进行商贸活动,但是无论外邦的商人多么富有,也不能自雅典城邦中购买一处田地,置办一处房屋。因为雅典的土地与雅典公民是密不可分的,是雅典公民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希腊文明的中心——"众神之城"雅典

由于富人占据着大多数的土地,而土地又关系着雅典公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雅典贵族和平民之间矛盾尖锐

雅典是一个城邦制国家,公民是城邦的主人,雅典在选取各个职位时,所面向的群体也只有公民,雅典的法律规定,只有雅典的公民可以在雅典境内购买房屋,拥有自己的土地。

所以在雅典,参于政事与土地的所有权,是紧密相连的,雅典还根据土地拥有面积的多少,将公民划分为了不同的阶层,由此可见,土地成为了决定公民政治地位的根本因素。

在雅典城邦之中,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尖锐,而造成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便是城邦内的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富人所占据,平民想要耕作谋生,只能自富人手中租借土地。

而一但收成不好欠佳,无法交付土地的租金,这些平民便会变成富人手中的负债奴。这种基于农业方面所产生的社会矛盾问题,在雅典延续了很久,一直到梭伦时期方才结束。

油橄榄——古代雅典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梭伦执政时,对于这种社会矛盾现象进行了改革,颁布了"解负令",恢复了债务奴隶自由人的身份。梭伦还将雅典的公民分为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着不同官职的参选资格,而划分等级的依据,便是公民财产的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财产,指的便是公民每年在土地种植中所能收获的粮食数量,由此可见,在雅典的社会之中,农业始终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农业文明是雅典社会建立的根基。

贫瘠的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开始经商,工商业经济逐渐成为雅典经济结构的主体

上文说到,在雅典社会的建设当中,农业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改变雅典土地贫瘠,可耕种土地面积过少的实际状况。

虽然雅典的公民们以名下土地的多少,可收获粮食的多少来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仅仅依靠雅典境内土地所产出的粮食作物,是不足以维持雅典城邦公民的消耗的。

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

土壤贫瘠的雅典土地,虽然粮食作物产量低下,但却极其适宜油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加之在雅典有着诸多等优良港湾、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出口经济作物、进口粮食作物的海外贸易逐渐成型。

根据历史史料统计,维持雅典城邦日常消耗的粮食,有四分之三是来自海外的进口,本土所产的粮食仅仅占总数目的四分之一。

随着时间的发展,希腊的海外贸易,也由出口经济作物,进口粮食作物的单一模式发生了转变,出现了工商业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并为商人们带来的不菲的收入,这也导致原本只是耕种的农民们,开始弃农从商。

商业的繁荣,需要大量的手工业产品进行销售,进而带动了雅典城邦内手工业的发展,梭伦改革后,大力鼓励公民进行手工业生产,故而一边务农,一边兼营工商业的现象,在当时的雅典城邦内屡见不鲜,工商业为雅典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入,已然成为了雅典城邦经济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

古雅典繁荣的贸易交易

农商业的发展促使雅典民众有资本追求平等,也正是贸易的频繁,让他们有了平等意识

在早期的雅典城邦之中,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贵族所拥有的,一般的公民想要从事农耕,便要自贵族手中租赁土地。加之早期有异邦人侵犯雅典的土地,普通的公民想要自保,也只能依附于贵族门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耕种的农民早已把土地看做自家财产,而且侵犯雅典的外敌也被击退,对于贵族所提供的庇护也就没有那么看重了。

而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对依附的农民剥削越来越严重,农民们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正是农民越来越高的呼声,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才有梭伦改革,让每个公民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但如上文所述,仅仅依靠农业种植的粮食产出,是无法满足雅典城邦日常的粮食消耗的,所以务农的工作,一般都由奴隶进行,雅典公民则还会从事手工业与海外贸易,以赚取财富。

谋求政治权力的雅典公民

一般来说,商贸的繁荣,是以农业生产作为保障的,只有在农业生产极度富裕,产生了剩余物资时,才会出现商贸交换现象,但雅典不同,土地贫瘠的雅典之所以进行海外贸易,主要原因是为了换取维持生活的粮食。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农业的不发达,也促进了海外贸易的产生与繁荣。

"只有广泛的交换,才能产生广泛的平等与自由。"马克思曾这样说过。此言不假,雅典的工商业者们,正是通过频繁的海内外贸易,通过平等的交换,才产生了公民之间人人平等的概念,成为了民主政治的开端。

而工商业的发展,为平民阶层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使他们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挑战贵族的地位,谋求公民之间的平等。雅典之所以会在奴隶制社会便产生民主政治,其根源就在于此。

第四阶层的公民充当雅典海军

奴隶压迫制度下诞生出民主之花

古代的雅典,之所以能在阶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民主政治,正是因为其农耕文明的不足以及工商业的发展。

随着手工业的生产与海外贸易的盛行,绝大部分的雅典公民都有了自己的财富,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自然会渴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原有的以贵族为主的社会体系,便受到了冲击。

通过经商致富的雅典公民们,一致要求推翻旧的统治秩序,建立一个民主的新社会。

在雅典城邦,土地是雅典公民的象征,唯有雅典公民,才可以购买房屋,买卖土地,但是当梭伦改革之后,一些外来的手工业者,也被破格纳入了雅典公民的范畴,只不过没有土地的他们,只能被归纳为第四等级,无法任职雅典的管理职位。

这些工商业者虽然不能任职官职,但他们可以同原本雅典的第四等级公民一起参军,充当水手。而当一系列的海战发生后,雅典海军的地位不断提高,这部分公民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开始谋求政治地位的他们,大大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而当雅典确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社会制度后,海外贸易等商贸活动,更是重中之重,商贸活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国家可以利用这部分税收作为日常开销的资金,也可以作为津贴发放,以弥补公民为城邦服务时,不能经商产生的损失,大大提高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海外贸易或手工业生产,公民们所赚取的财富已然足以维持生计,也就不会再纠结于土地的归属权问题,大大缓和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社会矛盾。

工商业的发展,在雅典城邦建立民族政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的变革,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因为农业的发展,才引发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土地矛盾,才使得平民产生了独立意识,形成了民主政治的开端。

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之中,工商业的繁荣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而正是因为农业的不足,才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农业与商业的并存,才造就了古雅典时期辉煌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社会。

参考文献: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黄洋《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晏绍祥《梭伦与平民》、罗素《西方的智慧》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