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州學正樑炳南和州紳梁翌龍、陳河清稱爲羅定州印金局,是教育董事會的會所,是廣東僅存的鄉約書院之一。1920年,粵軍肇羅鎮守使屬幫統楊鼎中駐紮於此,其部下的年輕將領陳銘樞、陳濟棠、蔡廷鍇皆爲書院常客。

菁莪書院,位於廣東羅定市羅城鎮道前街。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由州學正樑炳南和州紳梁翌龍、陳河清稱爲羅定州印金局,是教育董事會的會所,是廣東僅存的鄉約書院之一。1985年羅定縣人民政府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書院爲院落式佈局,面積925平方米。第一進爲門樓,圓拱門,門後有亭,亭後爲寬敞庭院。第二進爲主廳,二層樓閣式建築,風火式山牆。廳內繪有精緻的工筆水墨畫,原掛有狀元王仁堪題的''主本堂''牌匾和狀元劉春霖等題寫13面牌匾,今已散佚。主廳後之天井加上蓋,成爲香亭,供祭祀用。左廂爲理事之所。

書院內收藏不少書籍字畫,並設書房、客廳10間。第三進爲後廳,設有神龕,放置鄉賢神位。香亭兩側有小天井。主廳和後廳兩邊均置廂房。主建築左側爲兩進客廳,用天井與主建築隔開,以利通風。書院內牆繪有多幅精湛的工筆墨畫。

1918年曾以學租送張定漢等3人赴法國留學。1920年,粵軍肇羅鎮守使屬幫統楊鼎中駐紮於此,其部下的年輕將領陳銘樞、陳濟棠、蔡廷鍇皆爲書院常客。1924年,粵軍第四軍黃明堂和國民革命軍第三師師長鄭潤琦先後在此設指揮部。1925年,農會曾在此收繳、燒燬田契,實行減租減息。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肇部也駐於此。民國時期,書院還作過國民黨縣黨部機關。建國後,書院曾作糧倉和學生宿舍用,文革後,書院又被砌成房間出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