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線一刻”先後推出“金牌講師”韓斌、吳潔、王勇、楊燕迪等的《聲色古典》《音樂的色彩》《古典芭蕾的繽紛世界》《王博士的音樂名城之旅》《十九世紀的歌劇》等系列主題,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歌劇等舞臺藝術板塊,爲觀衆帶來每天15分鐘的“藝術公開課”。近幾年音視頻網絡平臺已經普遍應用,很多觀衆習慣在音視頻平臺觀看收聽在線課程,爲了給不便來到現場的觀衆們提供在線的藝術普及,上海大劇院推出藝術課堂“在線一刻“,內容涉及音樂、舞蹈、戲劇、歌劇等舞臺藝術領域。

在線一刻

十九世紀的歌劇

領略風格多彩的歐洲歌劇大時代

導師楊燕迪

在上週推送的“十九世紀的歌劇”中  
我們介紹了“喜劇大師”羅西尼與他的開心果  
《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今日我們繼續介紹這部作品
看看羅西尼如何處理音樂與戲劇的關係  
????

點擊音頻收聽

楊燕迪

音樂學家、批評家、翻譯家。上海音樂學院原副院長。現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與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方法論、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歌劇研究、音樂批評與分析、音樂學術翻譯、中國現當代音樂評論、音樂表演藝術研究等多個專門化領域。

♪ 導聆 ♪

《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中的巴爾託洛一角,Édouard Fournier,1876年創作

在《塞維利亞的理髮師》,男低音的獨唱塑造了一個滑稽的場面。音樂教師巴西里奧要爲巴爾託洛出一個主意,原因是巴爾託洛懷疑阿爾馬維瓦伯爵假扮爲青年學生正在追求羅西娜,他便詢問巴西里奧怎麼辦,希望能夠把伯爵趕走。這時巴西里奧就演唱了一段非常著名的男低音獨唱《謠言像一陣風》。

我們可以從這首獨唱曲看出典型羅西尼的“漸強”手法,短小的樂句經過不斷的重複、加強直至達到高潮,呈現的是一個荒誕而又誇張,令人發笑的場景。

羅西尼抓住“造謠”這一小事件來進行創作,用音樂解釋一件很瑣碎而無聊的事情,以誇張的手法使它形成了一個滑稽的喜劇效果,這也是典型的羅西尼式的場景。

《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上海大劇院資料圖,2005年

第一幕的終場是最好玩、最搞笑的音樂鬧劇場景,伯爵裝扮成醉酒的士兵要留宿在巴爾託洛的家裏,巴爾託洛叫來了警察意欲逮捕伯爵,這時伯爵顯露出貴族的身份讓警察就大喫一驚,接下來的場景敘述了衆人尷尬的瞬間。

羅西尼的手法從來不復雜,他以簡單的音樂手法描述突如其來的一系列事件轉變,效果卻十分精彩。喜劇的節奏控制就是突然地加快或放慢,音樂帶來的是一種完全通過音樂,尤其是聲樂的掌控,來營造喜劇效果。樂隊僅僅是一種伴奏,它完全靠聲樂線條來完成這般純粹的意大利式的喜劇。

羅西尼

音樂結構&戲劇的關係

1828年《塞維利亞理髮師》中的服裝設計圖,左爲費加羅,右爲羅西娜,Louis Maleuvre (b. 1785)創作

羅西尼的喜劇天才的魅力和吸引力可以說至今未見衰竭,但在當時他的正歌劇也是非常出名的,特別是20世紀後半以來,他的正歌劇創作中壯闊宏大的場面和大結構的掌控能力也開始得到認可。他的正歌劇的上演率也開始上升,所以大衆對羅西尼的評價還在進行中。

從戲劇結構和音樂結構的角度來看,尤其要指出的是羅西尼在歌劇中穩定了以場景化的大結構爲主幹的方式。

儘管我們剛纔聽到的是兩個獨立的分曲,但更多的是把幾個分曲纏繞在一起構成大結構的結構方式。它的結構是基於分曲模式但又轉化了分曲模式,這對後世作曲家的影響非常深遠。

比如他的詠歎調和二重唱,他會把宣敘調、第一個速度比較慢的歌唱性的行板速度,跟最後一個快速的卡巴列塔融合在一起,由此詠歎調就成爲了複合詠歎調,它由宣敘調、一個慢板的抒情、一個過渡、最後一個快速段組成。剛纔我們所看到的終場也是把很多的不同的速度和情節融合在了一起,這樣大塊面的結構方式,從而替代了原來的單個分曲而成爲了19世紀歌劇的主要結構方式。

✍ 上海大劇院2006年在國內首創了以劇院爲平臺的公衆藝術教育品牌“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爲市民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吸引了一批熱愛藝術的觀衆,至今已持續了近15年,也見證了上海藝術欣賞與文化消費羣體的形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大劇院取消了從春節假期至今的所有演出,“藝術課堂”的課程安排也受到了影響。爲了繼續給觀衆提供優質的藝術普及課程,因此推出了“藝術課堂”的線上課程。此外,“對話大師”、“藝見”等音視頻欄目也先後在線推出,讓觀衆們瞭解藝術大師們的成名故事,以及文化產業運營的經典案例。

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

在線一刻

金牌講師精品課隨身聽

???? 近幾年音視頻網絡平臺已經普遍應用,很多觀衆習慣在音視頻平臺觀看收聽在線課程,爲了給不便來到現場的觀衆們提供在線的藝術普及,上海大劇院推出藝術課堂“在線一刻“,內容涉及音樂、舞蹈、戲劇、歌劇等舞臺藝術領域。

金牌講師精品課隨身聽——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 “在線一刻”以音頻節目爲主,每期時長15-20分鐘(一刻鐘)左右,故取名 “在線一刻”,也有“一課”的寓意。將近五年多以來的100餘次“藝術課堂”的內容剪輯後持續上線,讓無法參與藝術課堂現場活動的藝術愛好者通過在線收聽,繼續瞭解舞臺藝術的故事,也可以讓上海以外的觀衆能得到在線藝術普及,培養更多藝術愛好者。

“在線一刻”先後推出“金牌講師”韓斌、吳潔、王勇、楊燕迪等的《聲色古典》《音樂的色彩》《古典芭蕾的繽紛世界》《王博士的音樂名城之旅》《十九世紀的歌劇》等系列主題,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歌劇等舞臺藝術板塊,爲觀衆帶來每天15分鐘的“藝術公開課”。

往期回顧

聲色古典系列  
01 解讀音樂史上最知名的百幅圖像     / 02 畫中巴黎美男子     / 03 海頓和他的住所     / 04 莫扎特和他的住所     / 05 貝多芬和他的住所     / 06 貨幣中的人物     / 07 改樂譜的作曲家     /     08 貝里尼/09 “雙料額頭”的男孩/10 你知道BWV嗎?/11 脫掉假髮的亨德爾/12 莫扎特全家福/13 畫像知年齡/14 粉絲畫家與音樂雪花/15 漫畫中的柏遼茲/16 漫畫中的李斯特  
古典芭蕾的繽紛世界系列  
01 入門寶典     / 02 足尖鞋和薄紗裙的誕生     / 03 芭蕾歷史的新時代     / 04 “技術流”知識     /05 “名場面”大雙人舞     / 06 芭蕾舞劇的肢體語言     /     07 《天鵝湖》的誕生故事/08 不同版本的天鵝湖/09 細節詳解《天鵝湖》/10 大師聯袂《睡美人》/11 《睡美人》的魔法世界/12 魔法世界/13 《堂·吉訶德》的誕生/14 西班牙風情的《堂·吉訶德》/15 西班牙“穿越之旅”/16 諾伊梅爾與他的《茶花女》  
王博士的音樂之旅系列  
01 走近古典音樂的世界     / 02 聽音樂前如何做功課     / 03 貝多芬交響曲怎麼聽     / 04 莫扎特的傳奇一生     / 05 “神童”莫扎特爲何英年早逝     /     06 曾一個月演出24場的莫扎特歌劇/07 《魔笛》也可以這樣/08 從書記員到作曲家/09 專注力不夠 老柴有辦法/10 “有一天我會愛上你”/11 始於廣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12 新年音樂會去哪兒聽  
十九世紀的歌劇系列  
01 當意大利歌劇不再一統天下/02 歌劇開心果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