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故事情节:导演利用双线性叙事的结构来展现莱莉现实中和头脑中的两个世界,在这种交叉蒙太奇中凸显矛盾,增强戏剧的效果的同时,让孩子在适当的释放情绪才能成长。导演展现莱莉头脑中和现实中的世界这种冲突,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成长阶段是快乐和忧愁的交融,必须适当的释放才能成长。

如果你对周遭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情绪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情绪的调整,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奥雷柳斯

头脑特工队

《头脑特工队》豆瓣评分8.7,是皮克斯出品的一部3D动画片,由彼特·道格特执导,高超的CG特效,真人的配音模式,两者完美的融合和展现。让该片在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

编剧组一共考虑了27种不同的情绪,最终只挑选出五种,利用最为强烈的情绪冲突,简化情节却也展现了巨大的反差,以此来强化观影效果。

头脑特工队

《头脑特工队》里主要围绕莱莉因为迁居新家而产生的各种不适应的心理,到最后接纳并获得成长的故事。下面我将从沉默是金、故事情节、场景空间、人物形象设定这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解这部电影中孩子的情绪发展和成长。

一、沉默是金:沉默是金成了我们成年人奉行的生活准则,不管在职场还是找公众场合,我们愈发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新一期的《拜托了冰箱》中,何炅老师就说过,小时候因为内心不够强大,所以常常封闭自己,不让自己的内心对外开放,因为孩子的情绪通常被认为是无理取闹,因而不被重视,常常自己的情绪自己消化。

拜托了冰箱,何炅拒绝在公共场所表态

长大后经历丰富,工作经验丰富,思想上也愈发成熟,现在他做了公众人物,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十分慎重。因为明星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生怕自己说了哪句话被过分解读。他现在表态十分慎重,很多言语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开口,所以他是娱乐圈公认的情商高,会说话的代表。

嘉宾郭敬明因为网络上的网友经常会断章取义,在他的微博里几乎看不到任何的信息。他说:“何炅老师是以前不会表达,现在偶尔表达;而我是现在基本上不表达,除非跟工作有关,比如现在上综艺节目,因为节目效果,需要说什么才会说,微博这些基本上就不再发表任何信息。”

郭敬明渐渐将自己隐藏

其实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我们的一言一行不像明星这么受关注,但是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并不能畅所欲言,需要三思而后说。

在单位和同事发生分歧了,很多时候我们要按耐住内心的愤怒,强忍住不满的情绪才能维持平和,才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工作。这是单位的相处之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久而久之,我们隐藏了自己的情绪,变成少说话多做事。

在家庭中,我们和家庭成员发生矛盾,这个时候我们仍然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的怒火,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让对方感到舒服,才能维持家庭的和睦。

“沉默是金”成了我们成年人的行为准则,生活中我们变成了手机族,宁愿在网络上匿名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不愿在生活中诉说真实言论。当然成年人也因为经历丰富,懂得适当的转移和用其他方式来排遣,比如健身、上网、旅行等等。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被周遭的环境转变,身边的人员更换、生活区域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孩子的情绪更加多样,对于情绪的表达需求也比成人要丰富,孩子对于真实情绪的表达有着一定的需求,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

二、故事情节:导演利用双线性叙事的结构来展现莱莉现实中和头脑中的两个世界,在这种交叉蒙太奇中凸显矛盾,增强戏剧的效果的同时,让孩子在适当的释放情绪才能成长

电影从莱莉的出生开始拍摄,那时候的莱莉很可爱,对于自己的情绪也缺乏控制。纯粹的孩童世界让她难过了就哭,开心了就笑。这个时候她是最无忧无虑的,因为没有成人的认知能力,所以情绪可以随意表达。导演之所以选择莱莉在11岁的年龄发生变化,是因为11-16岁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成熟的标志,开始对以往的物体依赖进行排斥,从形式内容中跳脱出来,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叛逆期。

莱莉小时候

莱莉的童年是快乐的,在熟悉的环境中她有时刻保护她的爸妈,在学校里有很好的同学,还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样和睦和温馨的环境下,她的脑海中构建了五座小岛——家庭岛、曲棍球岛、友谊岛、搞笑岛、诚实岛。

可以说莱莉在11岁之前拥有岁月静好的生活,转变发生在11岁之后——他们搬家了。莱莉跟着父母从明尼苏达州搬到了旧金山。这时候莱莉的圈子彻底转变,从前熟悉的一切都改变。

莱莉在头脑中幻想了新的环境,现实里却和头脑中幻想的世界完全相反,这种现实和幻想的落差让莱莉很失望。这个时候她不再是以前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她有了情绪的认知,她很不开心,但是她为了父母开心便强忍住内心的不愉快,一直表现得很懂事。

莱莉11岁的时候

现实中风平浪静,头脑里的世界却是在做着斗争——导演通过切换镜头,生成这种交叉蒙太奇的效果,而头脑中和现实里这种双线性叙事的结构,更是映衬出莱莉在情绪爆发前的矛盾和忍耐,突出了她的痛苦和无奈。

导演展现莱莉头脑中和现实中的世界这种冲突,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成长阶段是快乐和忧愁的交融,必须适当的释放才能成长。这也是导演彼特·道格特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孩子渐渐长大,渐渐对周遭的环境产生感应,因此不会一直快乐,但是孩子又不会像大人一样懂得排遣,让孩子懂得释放,在各种情绪的交织中学会接纳与和解,才是成长的意义。

三、场景空间的设定:通过不同场景空间的切换与告别,展现莱莉的内心世界,推动电影发展,引人深思

明尼苏达州的家:是莱莉拥有美好回忆的住处,莱莉在这里建立了美好和快乐。她11岁之前都居住在这里,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这个场景是生成她美好的地方,也是她日后美好回忆的来源,让她向往,最终也让她学会了接受和告别。

旧金山的家:这是莱莉的新家,是她11岁之后的住所,她在这里很不开心。她这个时候对周遭的环境感受很强烈,不适应身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老家的向往和新家的排斥,让她内心很矛盾。在这种一味地忍耐中,莱莉的负面情绪最终爆发。在这里她要学习面对不同的情绪交融,也是她成长的地方。

两个城市的转变,生活场景的转变,通过这种场景空间的转换,使莱莉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从而揭开矛盾的焦点,在冲突后推进后续电影的开展。

梦境制造工厂:用来制造莱莉梦境中的世界,11岁之前的梦境都是美好的,自从搬家后莱莉的梦境出现了不安和恐惧,这是标志她人生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标志,也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莱莉头脑中的大脑总部:在电影展现中,莱莉的大脑总共被五种情绪左右,这五种情绪构建了莱莉头脑中的世界。11岁之前建立了五种情绪的小岛——家庭岛、曲棍球岛、友谊岛、搞笑岛、诚实岛,11岁之后小岛打碎并重新建构,随着莱莉渐渐长大,小岛更加丰富,增加了偶像岛、恋爱岛等。

四、人物形象设定:给人物设计了不同的形状,赋予了不同的色彩,利用视觉上的反差,增加了趣味性

这部电影整体是有色彩系,电影里的人物形象设定可以用五颜六色来形容。影片通过这种五彩斑斓的明艳色彩和各不相同的形状设定,导演曾说过这些形状不一的形象都是他爱吃的蔬菜,来区分几种情绪的形象,让整部电影具有寓教于乐的趣味性。

1、乐乐

乐乐用黄色表示,黄色是充满活力和愉快的。负责莱莉的快乐,可以说11岁之前,乐乐是主导,主导着莱莉的快乐。让她始终生活在快乐里,它容不得莱莉一点不快乐。可是,生活里不会只有快乐,莱莉渐渐长大,快乐也好像越走越远。

2、忧忧

忧忧用蓝色表示,蓝色代表忧郁,也象征着神秘,负责莱莉悲伤和忧郁,是莱莉的负面情绪。但是总是被乐乐干预,所以它总是躲在角落里。被情绪的团队排挤,直到后来大家才发现,忧忧是五种情绪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只有释放才能成长。只有将负面情绪排遣,别人才会知道你的真正需求。

3、怒怒

怒怒用红色表示,红色容易冲动,总是喜欢为莱莉争取公平,一旦事情往不好的方面发展就会怒火中烧。在众多的情绪中,怒怒反而很可爱,不会过分的压抑,直来直往。

4、厌厌

厌厌用绿色表示,绿色代表和平和诚实,负责莱莉的诚实,她不会像怒怒一样轻易表达自己,凡事都是持中立的态度,也是五种情绪中较为理智的表现。

5、怕怕

怕怕用紫色表达,紫色代表冷静和观察,保障莱莉的安全,帮助莱莉避开危险,让莱莉懂得危险和安全的边界。但是有时候也会消极,带有些许负面的情绪,偶尔消极怠工才能更好的出发。

6、冰棒

冰棒的形象是粉红色的小象,是莱莉童年时候的玩伴,粉红色可爱而温馨,那时候莱莉的世界也只有粉色。随着她渐渐长大,冰棒在记忆填埋场和那些被莱莉遗忘的记忆球一起被遗忘,渐渐消失,也预示她在和童年告别。

结语:这部电影虽然是以孩童的视角展现了莱莉的经历,但其实具有现实的意义,给我们的启示同样也适用于成年人。

仿佛就是我们在面临新工作,面临生活环境的转变,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事情。对于环境的转变,周遭人际关系的转变,我们通常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内心会很烦恼。可是,成年人懂得告别,懂得转移注意力和排遣压力,不必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适当的排遣和转移。

头脑特工队

孩子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可能不懂得调节,这个时候适当的发泄很重要,孩子慢慢长大,就要学会面对快乐和悲伤,面对失去和重新获得。让我们看懂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情绪,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长。

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改变,不要有情绪,需要存在成长型的思维,面对生活中的变故要学会感恩和接纳。

成长中和人生经历中“失去”是我们的永恒主题,学会接受和微笑,适当的排遣和转移不良的情绪,是我们成年人和孩子共同的必修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