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爲重要的,馬奎爾版本蜘蛛俠的沉穩、堅強和原著中蜘蛛俠的人物設定也存在些許的差異,MCU中小蜘蛛的幼稚則又有點‘誇張’,若是將兩者中和,則是更符合原著原型。其次,蜘蛛俠的人物原型年齡的設定,無論是馬奎爾版本,還是《超凡蜘蛛俠》版本,由於演員年齡的設定,實際上蜘蛛俠獲取能力的時間是被大大延後的,而MCU中小蜘蛛14歲就已經成爲蜘蛛俠的設定,更加的貼合原著。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蜘蛛俠’的人氣由來已久,早在漫威漫畫時期就已經遠超現在如日中天的‘鋼鐵俠’了,有着漫威‘乾兒子’的別稱,是當之無愧的‘漫威一哥’。但隨着‘漫改影’進程的不斷推進,蜘蛛俠也隨着漫畫開始逐漸的衰落。

直到索尼影業的《蜘蛛俠》三部曲上映,蜘蛛俠才又一次迴歸到神壇之上,由託比馬奎爾飾演的蜘蛛俠,不僅重振了‘蜘蛛俠’曾經的超高人氣,也第一次在熒幕上重新定義了‘蜘蛛俠’的原型,以至於很多並不熟悉漫畫的小夥伴們誤以爲這就是原汁原味的蜘蛛俠了。


實際不然,託比馬奎爾的‘蜘蛛俠’雖然在大致上吻合原著中蜘蛛俠的設定,但卻有了很多的改動:

首先就是


其次,蜘蛛俠的人物原型年齡的設定,無論是馬奎爾版本,還是《超凡蜘蛛俠》版本,由於演員年齡的設定,實際上蜘蛛俠獲取能力的時間是被大大延後的,而MCU中小蜘蛛14歲就已經成爲蜘蛛俠的設定,更加的貼合原著。

更爲重要的,馬奎爾版本蜘蛛俠的沉穩、堅強和原著中蜘蛛俠的人物設定也存在些許的差異,MCU中小蜘蛛的幼稚則又有點‘誇張’,若是將兩者中和,則是更符合原著原型。要知道,小蜘蛛在漫畫中可是和死侍是


之所以三個版本‘蜘蛛俠’在人物的塑造上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其實是非常好理解的,前兩部‘蜘蛛俠’可以說都是非常獨立的

而且獨立的故事線路也必須要求蜘蛛俠不能有太過於任性的風格,必須能夠獨當一面,可靠且穩定,那麼自然也就呈現出來前兩部蜘蛛俠的穩重形象了。而MCU 中的小蜘蛛則完全不同了,他所融入的是一個相對龐大無比的漫威電影宇宙,作爲後來者,除了自身的人物塑造之外,還必須得考慮整體的人物關係,以及融入程度。


根據目前的整體劇情進度,適當的調整實力設定,也就是必然了,漫威不可能將一個最強大時期的蜘蛛俠帶入到剛剛起步不就的復仇者世界中。更爲重要的是,龐大的MCU宇宙,其中超級英雄人物繁多,人物定位和層次分明,小蜘蛛有着非常閒餘的展示空間,他並沒有太多的挑大樑的責任,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性格特徵,即使任性也會有人來幫他收拾爛攤子。

如此而來的一種落差,我們便會覺得小蜘蛛是不是已經變弱了。

變弱其實是一種假象

就如同上述所說的,小蜘蛛的

首先是能力上,三個版本的蜘蛛俠能力都是源於超級蜘蛛的叮咬,在基因突變之後產生的變異,從而獲得了超能力。無論是

就比如在馬奎爾的《蜘蛛俠2》中,皮特帕克曾徒手拉停過一輛疾駛的輕軌列車,而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小蜘蛛也曾拉過一艘被一斬兩半的輪船。雖然從力量的分析上來說,小蜘蛛的臂力可能有所削弱,但相差不大,仍處於一個量級之上。

在馬奎爾的《蜘蛛俠1》中,剛剛獲得超能力的帕克,曾利用自己的超強感知能力教訓過學校的惡霸,而在MCU中,則是將這種能力放大增強了,形成了一個特有的能力,俗稱


之所以我們依然還覺得小蜘蛛被削弱了,其實這和小蜘蛛的性格設定改變有關,被年輕化的小蜘蛛正處於14歲典型的青春期之中,再加上類似於死侍的嘴炮風格,以及並不成穩而堅強的性格,使得小蜘蛛在很多時候都不能獨當一面,實力自然也就沒法穩定的發揮出來了,久而久之變形成了一種錯覺。

戲份的減少實際是一種無奈

經過分析之後,不難發現,雖然小蜘蛛的實力或許並沒有什麼太過明顯的削弱,但其定位,以及亮相的鏡頭卻是實打實的較少了,在《美國隊長3:內戰》中,基本可以說完全就是一個客串,打完機場大戰之後,便匆匆的離場了,而在《復聯3》和《復聯4》中也並沒有太過於集中的展現,只是時不時的給個特寫鏡頭,用以證明他還存在。

這着實有點丟了蜘蛛俠曾經的面子哈,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種境況也並非是漫威刻意的封殺,更多的還是一種無奈,首先復仇者系列可不是某個英雄的獨場秀,而是一個龐大的英雄集結大碰撞,自然不可能細緻的描述每一個人物,只能雨露均霑,然後重點突出。


而蜘蛛俠不同於其他的超級英雄,他的版權目前依然還是索尼的手中,之所以能夠出席MCU,主要還是雙方的合作,但這種合作關係並不穩牢固,在《蜘蛛俠:英雄遠征》結束後不久,漫威和索尼就差點沒能達成後續合作的約定。

可想而知,如此境界尷尬的小蜘蛛,試問又怎會在MCU中有較大的流量傾斜呢?雞飛蛋打的事情在影視圈中可並不少見。而漫威有意識地削減小蜘蛛的戲份,自然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