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科,可說是熱門中的熱門,申請者如過江之鯽。今天我們的主角董同學,他的GPA3.27,不算特別出色的硬件條件,卻一舉拿了8所美國大學會計專業的大滿貫。

  在說到他的申請祕訣時,董同學只說了三個字:“大局觀”。

  今日C位

  董同學

  就讀:東北師範+南伊利諾伊2+2項目

  錄取: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維克森林大學

  密歇根安娜堡大學、波士頓學院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馬里蘭大學

  喬治華盛頓大學、福特漢姆大學

  我是一個很實際的人,在決定做一件事情前,都會事先分析哪條路能走得更加順暢一點,赴美留學也不例外。那時我正好有個機會可以參加學校的2+2項目,結束後能拿到美本學位。以這個學位來申請美研,會比國內大學直接申請更有優勢一些。

  因此,我便下定決心要赴美留學了。只是也未曾想到,這條路走得比我想象的要艱辛很多。

  適合我的IDP

  確定留學的第一步,是要找到靠譜的留學機構。

  我有對比過許多家不同的留學機構,有一些名氣很大,卻有點店大欺客;還有一些開口就跟我說保錄,總讓我覺得不太靠譜。

  但是IDP就不一樣,接待我的王老師沒有一開始就提學校的問題,而是讓我更多地從想去哪個城市,預算多少這些角度來考慮,這就比較符合我的思路。同時IDP是雅思三大主辦方之一,跟大型考試有合作,也算一個背書。

  幾個機構對比下來,還是IDP比較適合我,而申請結果也說明了我的選擇沒錯。

  初次擇校

  第一次選校的時候,我並沒有猶豫多久。

  王老師給我的信息非常全面,包括學校的GT要求,專業介紹,學校優缺點等等,根據這個資料,我又自己去網上深挖了一下,發現確實跟我的方向非常符合,所以就一次性定下了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維克森林大學、波士頓學院、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馬里蘭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福特漢姆大學這七所大學。

  不過那時候,我對自己的要求並不高,申到一所算一所。

  在四大的實習

  既然準備要申請會計專業,那麼實習肯定是不可少的。在大三的時候,通過IDP,我成功去上海立信做審計工作的實習生。

  我去上海立信做實習生的時候,參與了一個IPO項目。每天都壓力很大,事情特別多,但團隊氛圍極佳,每天去上班都很開心,收穫也非常多。

  作爲一個實習生,我具體乾的活不算特別有挑戰性。印象比較深的是做了一份底稿,按照流程化的東西去填寫公司的一些情況。在做底稿的過程中,我幾乎天天跟對方公司的財務在溝通。

  我本來以爲,做審計只要天天對着電腦就可以了,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其實對於做審計來說,溝通能力非常重要。每天面對的問題特別多,只有跟別人不停交流,獲取的信息纔會更加準確,如果自己埋頭幹,反而效果不好。

  在經歷過會計的實際工作後,我發現自己對這個行業還是挺喜歡的,更加奠定了我要申請會計專業的決心。

  幾度修改的文書

  我大二的時候GPA 3.27,標化成績不算特別突出,所以必然要在文書上加把勁了。我跟IDP的蔡顧問前前後後溝通了很多次,每一所學校至少改了三稿,而我特別想去的學校,例如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維克森林大學,還改了不止三遍。

  在一開始,我對文書要怎麼寫完全一無所知,蔡顧問非常耐心地跟我談了一些文書方面的問題。首先給我提了幾個招生官的愛好,讓我不要寫的太露骨,說我就是爲了要找工作之類的,而是要更加升華一些,例如我想要對行業做出什麼影響。

  我的職業起點就是在四大做審計,蔡顧問告訴我,我可以寫通過在美國學習會計專業,讓國內的會計行業有一定的進步,做一些有實際社會意義的貢獻等等。

  除了怎麼昇華外,如何在文書開頭就抓住招生官的注意力,也讓我費盡了思量。

  最後,我在我的衆多經歷中,選擇了在國內的創業經歷作爲開頭。因爲在創業過程中的一些感受,讓我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商業知識,尤其是財務方面,所以我想繼續申請會計碩士。

  這樣反覆修改了多次的文書,最終爲我帶來了offer大滿貫的豐收。

  再申安娜堡

  1月29日開始,offer開始陸陸續續地來了,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料。其中我最想去的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和維克森林大學同時給我伸出了橄欖枝。我非常猶豫,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的綜排比較高,但是維克森林在美國的就業率比較好,我把兩所大學的定金都交了,始終沒能下決斷。

  接連不斷的offer提高了我的自信心,我摩拳擦掌地想要申請之前從未想過的密歇根安娜堡,不管是從排名還是從項目來說,密歇根安娜堡都是我最佳的選擇,也許我可以拼一下。

  我試探地問了下王老師,王老師倒是特別爽氣,她告訴我,只要你願意再付一份申請費和再準備一份材料,申請一下也可以。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立刻就去準備申請了。

  面試的心得

  前前後後經歷了那麼多所大學的面試,我發現了一個關鍵,學校越牛,他們問的問題就越少,給你說話的空間就越多。我在跟密歇根安娜堡的面試官聊的時候,這一點非常明顯。

  我是一個比較健談的人,面試的半個小時對我來說是不太夠用的。在面對面試官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說,但是面試官卻看上去有點走神了,那時我心裏就咯噔了一下。

  在面試之前,我跟IDP的老師也做了一輪模擬面試,當時面試老師會從一個跟我聊天的人的角度給我一些建議,也對感覺會問到的問題做了一些準備,結果沒想到面試官卻似乎感覺有些無聊。

  後來我分析了一下,也許是面試官覺得他問的問題都是我準備過的,我的回答還是套路化了一點,沒有她期待的有趣吧。

  說實話,這次面試之後,我對這所學校的錄取不抱希望了。

  不想聽天由命

  我是一個篤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3月24日參加安娜堡面試的時候,我還在找另一份實習,以及學一些由安娜堡教授的Python課程,在實習塵埃落定,課程也學完了之後,王老師建議我,給安娜堡的招生官郵件,更新一下我的情況,並且再次表達我對學校的喜愛和如果有可能一定會去的決心。

  我的面試其實不盡如人意,但最後密歇根安娜堡還是給了我offer,我想這跟我的update還是有一點關係的吧。

  除了密歇根安娜堡,任何我比較想去的學校,我都在提交完申請後做了一些努力,變着法兒的讓自己與衆不同一些。

  比如說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我找了一個跟我關係不錯的學長幫我寫推薦信,他就在這所大學讀會計;而維克森林大學,我也是找了兩個跟我關係很鐵的學長,他們還認識招生官,就幫我在招生官面前美言了幾句。

  很多人都覺得提交了申請材料之後就萬事大吉了,但我覺得,還是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吧,你永遠都不知道你做的什麼事情會對申請有影響。

  大局觀很重要

  要申請美國,很重要的一點是事情要想的全面一點。美國大學要看的是你的整體情況,不是說你的GPA,GMAT越高就能怎麼樣,當然這些也很重要,但我覺得,要把勁使勻了,能做的都做一點,這個更重要。我就有一些同學,其實他們的GPA不低,但就是因爲規劃的不夠好,所以導致最後的結果也不是太好。

  其次,留學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你必須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我在大三上半年一直堅持健身,雖然當時沒覺得怎麼樣,但後來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當託福,GMAT,實習和文書一起壓上來的時候,就還能勉強Handle。

  最後,找到一家靠譜的中介也很重要。王老師是一個非常負責的顧問,每次我有問題要找她的時候,她都會很快回復我,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即使她本人一時沒找到方法,也會告訴我要去找誰,讓我始終覺得自己有一個堅實的後盾,爲我後來敢於申請排名更高的學校奠定了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