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九洲電氣董事長李寅:完善政策體系賦能清潔能源

⊙記者 韓遠飛 ○編輯 吳正懿

全國人大代表、九洲電氣董事長 李寅

從風電到光伏,從生物質能到熱電聯產,白山黑水間,九洲電氣正將一條清潔能源之路鋪就開來。

在全國人大代表、九洲電氣董事長李寅眼中,發展的未來必定是白雲藍天,而白雲藍天的造就離不開清潔能源,風能、光伏、生物質發電定將會是能源行業的明天。“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壯大節能環保產業,這大大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

轉型路上多坎坷。李寅深知,真正走向清潔能源之路不能一蹴而就,特別是疫情發生後,清潔能源的發展更需要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因此,李寅建議,進一步加大對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的政策支持,爲“綠水青山”賦能。

幫扶風電產業渡過難關

“疫情對公司的風電項目建設影響不大,但我瞭解到,受疫情影響,國內風電產業發展的正常進度被打亂,影響還未消除。”李寅對風電產業遭遇的困境憂心忡忡。

李寅介紹,目前國內外零部件和整機企業產能大幅下滑,設備供貨會延遲6個月以上。項目建設失去了1月至3月最好的施工季節,風電場施工進度大大落後於預期。今年,留給陸上風電建設企業有效建設和併網時間不足半年。

李寅表示:“大部分擬建和在建項目都難以在政策規定的併網時間(2020年底)內完成,這意味着不能享受覈准時的補貼電價。這可能會使這些項目投資收益不保,被迫擱置或取消,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可能遭遇較大的衝擊,產業鏈遭受打擊。”

李寅提出建議,希望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在政策層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延長陸上風電項目享受補貼電價政策併網時間節點,建議延遲到2021年6月底,以促使風電產業持續平穩發展。

確保生物質發電補貼到位

生物質能源也是新能源的發展方向。李寅表示,目前歐盟生物質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比重高達60%,而我國這一比重不到10%,在一次能源供應結構中所佔比例依然較小,發展生物質能產業大有可爲。

“九洲電氣正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項目,目前已經在齊齊哈爾周邊建成5個項目,還有2個項目正在建設中。因爲黑龍江有資源優勢,秸稈量佔全國的八分之一,加之有集中連片的優勢,所以目前我們的效益還是有保障的。”

雖然發展形勢不錯,但作爲生物質能源的參與者,李寅深知行業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電價補貼到位不及時、欠補嚴重。

對此,他建議,應該恢復農林生物質發電補貼優先級發放。農林生物質發電是唯一需要購買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且燃料款需向農民支付,具有環保、扶貧的雙重屬性。爲了保障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能夠正常運行,也爲了保障農民可以及時、足額地收到燃料款,應當儘快恢復農林生物質發電補貼發放優先級。

稅收方面,李寅建議,企業所得稅按實際補貼到賬金額結算繳納,以避免提前繳納全額所得稅的不合理現象。在金融扶持上,已投運項目應儘快列入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目錄,以便於補貼未到位前企業進行融資,避免資金鍊斷裂。

建言完善碳排放交易機制

政策制定之外,執行也甚爲重要。對於新能源行業的發展來說,如何確保補貼政策落實到位,事關企業生存。李寅表示,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巨大,如果補貼不到位,就可能導致資金流出現問題。爲此,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可再生能源企業的補貼應及時足額髮放,增強企業渡過疫情難關的能力。

爲了解決補貼不到位的難題,李寅還提出完善碳排放交易的建議。一是加快實施基於配額制下的綠證交易,落實好消納主體的消納量配置,同時考慮擴大可承擔再生能源配額主體的範圍,擴大綠證交易的市場規模和範圍;二是切實推進全國碳排放權市場的建設,儘快實現交易,並在發電企業以外擴展配額企業範圍,同時重啓CCER機制,爲可再生能源項目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奠定市場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