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圖敲定 國企多維度提高核心競爭力

聚焦主責主業推進重組整合,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落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爲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勾勒出了更明晰的施工圖: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和企業人士表示,下一步,國企將從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聚焦主責主業推進重組整合、三項制度改革行動落地等多維度發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

大力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增強核心競爭力就是要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表示。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也認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創新引領能力、產業鏈供應鏈掌控能力與市場影響力等方面;總體上看,國有企業在這三個方面都還存在不足。他認爲,國企提高核心競爭力,首先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完善科研創新機制,提升研發產出質量,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力爭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技術領先優勢。

事實上,國務院國資委早有部署,今年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就提出:立足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聚焦"卡脖子"技術和科技前沿領域,加大科研投入和攻關力度,儘早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力軍作用。

兩會上,衆多來自央企的代表委員也紛紛發聲。中國一重集團董事長劉明忠提出,應加強我國重大高端技術裝備研製能力建設,儘快組建國家大型鑄鍛件技術創新平臺,開展顛覆性技術如大型鍛件的增材製坯技術等基礎共性技術研究。

產業鏈供應鏈掌控能力與市場影響力也亟須提高。劉興國建議,加快完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佈局,增強供應鏈產業鏈的國內替代能力,確保國內產業與經濟的正常發展不被國外非市場化因素所幹擾。此外,加強國有企業品牌與形象塑造,確保向市場持續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充分滿足顧客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以消費黏性形成並強化對市場的控制力與影響力。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也認爲,不管疫情有沒有發生,中國企業都要重視兩點,一是不要把供應鏈裏最主要的環節放在不可控的公司或國家手裏;二是在不降低自身效率的情況下,適度縮小供應鏈範圍,可以在中國建立供應鏈,也可以建立區域性供應鏈,使它更有效率、更可控。

"塑造市場競爭新優勢,增強價值創造能力。"中國華電董事長溫樞剛表示,中國華電將矢志追求價值創造,下好"綜合能源、做強增量、做優存量"三盤棋。他介紹說,目前國內大型能源企業、售電公司、節能服務技術公司等競爭主體正加快拓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爲用戶提供能源產品、能源交易、能效管理等差異化定製化服務。

聚焦主責主業推進整合

在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的同時,還要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爲有所不爲,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着力推動國有資本佈局優化調整。

陽光時代國企混改與員工持股研究中心負責人朱昌明認爲,與以往相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由此可以預期,2020年,中央企業主責主業將重新釐定,嚴控非主業投資比例和投向,加快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剝離,從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非主業領域退出,國有資本要素將加速向主責主業集中,更多投向重要行業、關鍵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

劉興國表示,目前看國有企業普遍存在業務領域過多、產業佈局過度分散、企業之間業務重疊與重複投資問題突出等現象,應該適當限制國有企業業務範圍,引導其通過專業化整合收縮非主業,做優做強主業。

按照國資委的部署,今年將對重複投資、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的領域進行重組整合,重點推進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以及煤電資源區域整合。同時,在調結構優佈局中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五礦董事長唐復平透露,今年將深化佈局結構調整,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在這方面,我們將聚焦金屬礦產核心主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表示,重點將圍繞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智慧港口、智慧園區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加速推進傳統產業和數字科技的深度融合,突破傳統產業現有商業模式和邊界的束縛,早日形成以數字科技引領的增長方式,增強創新力,做成一流產業,切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哈電集團董事長斯澤夫建議,政府要在國企改革中加大調控力度,引導更多要素資源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製造業聚焦,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培育更多世界級企業。

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落地

在周麗莎看來,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就是要強化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實現"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其核心是建立與市場環境相適應的選人用人機制及薪酬激勵機制,建立與企業發展階段相匹配的績效考覈機制。

她進一步解釋稱,一方面是落實市場化薪酬改革。建立健全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實行全員績效考覈,靈活開展多種方式的中長期激勵,符合條件的企業要積極推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等政策。另一方面是推行市場化選人用人。執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商業競爭類企業要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推行員工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競爭上崗。

朱昌明也判斷,2020年國企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將更聚焦於轉換經營機制、強化激勵約束等改革領域,國企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和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有實質性突破,進一步激發釋放國企活力。

據瞭解,國務院國資委把2020年作爲中央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落地年,要求在子企業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具備條件的要加快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進一步完善工資總額備案制等相關政策,全面推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積極推進市場化導向的中長期激勵制度。

多家央企已經行動起來。東方電氣董事長鄒磊介紹說,該央企把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作爲改革突破口,結合實際制定了方案,在今年3月份召開了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動員會,之後又召開了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推進會。目前三項制度改革已經在東方電氣推開,特別是重點抓了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年初在3家集團生產經營企業中試點,目前又在另外7家企業中推開。還有2家在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任期制、契約化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推開,極大調動了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

溫樞剛透露,今年要加大三項制度改革推進力度,完善內部分配、業績考覈、市場化招聘等配套制度,研究建立三項制度改革評估機制,真正把改革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積極參與國資委"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創造條件充分落實科技型企業分紅、上市公司股權、科技項目攻關等激勵政策。(記者王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