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廣告的形式如何變化,內容是基礎,是硬核,也是所有營銷人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應該掌握的營銷技能。

近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李子柒等6人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相關話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

袁隆平和李子柒“同框”,都是“90後”,引發了網友熱議:“這六位破次元壁出道了;老一輩的科學家和新一輩的非遺宣傳人都很棒。”當然,網絡上也有不同的聲音:不應該把李子柒和袁隆平放在同一位置。

截至2019年12月12日,李子柒在境外最大的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上的粉絲量達到749萬,而最新的Youtube粉絲數已經突破1000萬,有着比肩世界知名新聞廣播機構BBC(561萬)、CNN(796萬)以及FOX(386萬)在該平臺的粉絲體量,其優質、獨特內容的感染力之強可見一斑。

“李子柒“ 憑什麼而火?

有人說是最成功的”中國文化輸出“,從內容營銷角度看,實際上是,“李子柒”品牌通過一系列的內容生產和營銷傳播,達到了營銷目的,實現了品牌的社會價值。

近十年來,企業在數字營銷哪個領域一直在持續增加預算?答案是 “內容營銷”

先來看一組數據

  • 91%的B2B品牌主使用內容營銷

  • 86%的B2C營銷商使用內容營銷

  • 品牌主每年在內容營銷上花費數字營銷25%及以上預算

  • 78%的CMO認爲內容營銷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流量紅利逐漸見頂,當品牌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爲什麼內容營銷顯得愈發重要?

碎片化時代,用戶接收到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紛雜無序,在狂轟亂炸的信息流廣告充斥下,用戶對品牌宣傳的權威性產生了質疑,他們也不希望被這些廣告打擾。大家應該都記得“甄嬛傳”裏面無數的植入硬廣,生硬且和品牌弱關聯,反而有損品牌形象的建立。

但是,用戶需求同時存在,有待挖掘,他們潛意識裏面希望品牌能通過強有力的手段佔領他們心智,不想被不相關廣告打擾,但又渴望得到品牌動態,和品牌保持一定程度的溝通。

這個時候內容營銷就應運而生了,這是廣告行業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在媒體價格和媒體環境越發激烈的今天,粗放式的流量獲取方式已經無法爲品牌提供增值空間,品牌主們需要一種以“講故事“的方式將它的核心價值傳達給用戶。

就最受用戶歡迎的內容類型來講,首當其衝娛樂,然後是啓發教育,最後纔是打折銷售的內容。

時效性

“娛樂”是時效性內容:指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內生產的內容具有較高的價值;所以“蹭熱點”變成很多品牌慣用的手段,也很容易產生“爆品”,引起流量的急劇上升。

持續性

受啓發,受教育,講故事都屬於持續性內容,是指內容含金量不會受到時間的限制,不管在哪個時間段都具有價值。比如客戶成功案例,客戶證言,品牌歷史,尤其在B2B領域,用戶尤爲理性,“衝動性“的消費理念不再適用,那麼能和客戶產生相關性的”乾貨“就很有傳播力。

促銷性

“折扣或銷售“是促銷性內容,即在特定時間段內進行促銷活動產生的營銷內容,促銷性內容價值往往體現在更加快速促銷產品。這是品牌爲沖銷量的短期營銷手段,圍繞價格的競爭往往不可持續。

從發展階段看,內容營銷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互聯網。現在的內容營銷前面幾種形式依然存在,但是互聯網的比重越來越重,內容形式也在不斷創新,最早的互聯網內容是靜態展示類廣告,網絡視頻,電影、電視劇植入,到現在最火的是短視頻帶貨,電商直播。短視頻的出現讓內容生產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不斷刷新着內容創作者的下限。

以前做品牌推廣,只有品牌主創造的“故事“纔是硬核內容,內容都是由專門的新聞傳媒人,公關人,或者廣告公司文案做出來的,但演變到今天,內容的範疇已經變得極爲廣泛,我們儼然處在一個”全民內容“的時代, 內容創作的大門向越來越多的 “業外”人士開放。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PGC (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產生的內容似乎比品牌主自己說的“故事”更加信服,更加打動人。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使得“李子柒”內容脫穎而出呢?

2015年,李子柒開設淘寶店,但是銷售額不佳,自從短視頻或直播平臺火爆之後,開始自拍自導古風美食視頻,上傳到美拍。但是淘寶店並沒有起死回生,反而視頻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後來開始專注做視頻。

而後出現了一種內容輸出形態:MCN(Multi-Channel Network),即:“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將產出的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今年8月份開始在電商平臺售賣產品,實現流量變現。

但是,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千差萬別,舉例社交媒體,領英,微信, 抖音,淘寶的調性就完全不一樣,同一內容在不同渠道的遷移非常困難。

參考文章: 抖音,快手還是B站?品牌方都應該去玩短視頻嗎?

據新榜調查,微信,抖音和淘寶直播前100的賬號,重合度不超過4%,即使你在每一內容上做到了Top,也不代表你可以坐享其成,2019年抖音Top 100的榜單中,僅有1.4%的賬號上榜十次以上。

李子柒的內容是個例外,因爲具有很強的“文化“價值,展現帶有古風色彩的田園式生活這個獨特定位,品牌發佈的內容不止有美食,也包括中國的傳統技藝,所以在不同頻道進行相同內容的輸出就很簡單。

除了內容輸出形態,還有內容差異化。 今天的內容同質化和商業性現象越來越嚴重 ,她以自己爲主導,最早期從導演,劇情,拍攝到主演到後期製作一手操辦,保證了內容的純粹和原汁原味。這個給營銷人什麼啓示?

很多營銷人都頭疼找不到好的內容製作公司,品牌微信公衆號運營也越來越難。

幾次與營銷界資深人士,同爲甲方的營銷負責人聊天,大家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談到爲什麼找不到好吸引眼球的選題和找不到合適的人,找代理公司運營內容,發現他們的內容擊不中客戶痛點,爲什麼?因爲他們對你的業務沒有那麼瞭解,最瞭解你品牌和客戶本身的還是營銷人自己,所以你需要不斷和銷售保持密切溝通,瞭解客戶需求的變化,從內容選題,客戶痛點分析,到內容細節的把握,和最後的效果監測,必須親力親爲,培養穩定的in-house內容團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營銷人如何製作好的內容?

第一步,根據你的客戶屬性,制定用戶決策流程。

第二步,描繪客戶畫像。

第三步,瞭解客戶痛點。

在用戶轉化過程中的每一步,他們需要什麼?以最經典的AIPL決策流程舉例,(認知,興趣,購買,忠誠)每一步,都需要定製化內容傳播,認知階段,你首先需要和你的客戶產生信任,進而才能讓他產生興趣,到了興趣階段,又要有不一樣的內容說服他爲什麼是購買你的產品,而不是競品的,是價格低能打動他還是產品性能。購買之後,如何鞏固忠誠度? 同時是否還可以通過有效內容帶入他考慮其它產品,價值更高的產品?

最後一步,爲了內容差異化,必須建立數據科學模型。

進行用戶分類,處於不同轉化階段,以及對於不同類型的客戶必須提供差異化的內容,不要小看數據科學,真的是Game Changer。

“內容爲王“的時代還在繼續。不管廣告的形式如何變化,內容是基礎,是硬核,也是所有營銷人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應該掌握的營銷技能。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