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注:T-50時期,掛載反輻射導彈和格鬥彈(上圖),航空炸彈(中圖),以及中/近距空空彈混裝(下圖)測試。2020年3月24日,俄國防部發布了一部宣傳片,片中首次出現蘇-57在大迎角狀態下發射近程空對空導彈的場景,外界在比對後確認了該機側彈艙的存在。

蘇-57“全副武裝”的背後:升級之路道阻且長

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俄羅斯蘇-57戰機的數張照片。展示了該機外掛R-77中距空空彈以及新式副油箱飛行。該機尚未正式列裝部隊,還處在最後階段的測試和改造當中。



圖注:掛載R-77中距空空彈(上圖),以及掛載副油箱起飛(下圖)。

蘇-57可以稱得上“命運多舛”。2010年首飛後,原計劃於2011年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公開飛行展示,但因技術原因不得不中止。2018年3月完成測試,但俄軍當時只計劃採購16架,不免讓人大跌眼鏡。

2019年5月,普京宣佈俄軍計劃於2028年前採購76架蘇-57,首架戰機將在2019年12月27日正式交付。但就在交付前不到一週,一架蘇-57在飛行測試中墜毀,這是蘇-57項目遭遇的最嚴重事故,導致在2019年年底正式交付的目標成爲泡影。

時間一晃,距離墜機事件已經過去了近5個月。2020年5月21日,俄副總理尤里·鮑裏索夫聲稱“蘇-57在測試中已達到戰術任務要求,將於今年交付空天軍。”但並未給出具體交付時間點。在這段時間內,蘇-57還在進行各種測試,同時也向外界展示了更多功能。

2020年3月24日,俄國防部發布了一部宣傳片,片中首次出現蘇-57在大迎角狀態下發射近程空對空導彈的場景,外界在比對後確認了該機側彈艙的存在。


GIF圖注:宣傳片片段。蘇-57從未公開展示所有內置武器艙,這引起了不少猜測和討論。

爲了保證戰機的隱形性,降低飛行阻力,隱形戰機需要內置武器。在美軍的F-22戰機上,除了一個主武器艙外,還有兩個側武器艙,分別位於發動機進氣口後方機身內。艙內安裝有一具LAU-141/A型發射器,可以掛載1枚AIM-9格鬥彈。


圖注:F-22的LAU-141/A型發射器,一個可伸縮的導彈發射導軌。

一方面,側彈艙提升了隱形戰機的攜彈量。另一方面,在近距離格鬥中可以快速發射導彈,佔據先機。不過,側彈艙結構也增加了機身結構的複雜程度。美軍F-35戰機因機身結構因素就沒有配備側彈艙,而是通過換裝“Sidekick”掛架來提升隱形模式下的載彈量,從4枚擴展到6枚。

蘇霍伊在蘇-57身上則採用了一種獨特的思路,即在兩側機翼翼根下方,發動機進氣口外側配備繭包式格鬥彈艙。目前還沒有放出有關該彈艙開合動作的視頻或圖片資料,不過有分析認爲彈艙應該採用了類似蛤殼的翻蓋式設計,內部安裝有伸縮式發射器。而且與F-22一樣,在導彈發射後才能關閉。


圖注:圖中蘇-57的繭包彈艙附近有明顯的燒蝕痕跡(紅圈內),疑似是發射導彈時的尾焰所致。此外,這種外置彈艙設計對隱形性也有一定影響。

從視頻中不好確定發射導彈的具體型號,可能是R-73或者K-74M2(R-73升級型)格鬥彈。此外有報道表明,俄羅斯正在爲蘇-57的繭包彈艙研發更爲緊湊的新型格鬥彈。

2019年11月18日,俄“閃電”設計局展出了多種空對空導彈,除了常見的R-77和R-73/74系列空空導彈外,還出現了一種新型空空彈。它的長度明顯短於現役R-73/74系列格鬥彈,所以被認爲很有可能是爲蘇-57繭包式格鬥彈艙開發的。


圖注:圖中右側展示架,從上往下依次是新型空空導彈,K-74、R-77導彈以及導彈發射器。

從長遠來看,緊湊型空空導彈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發展方向。去年9月,美國雷神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爲“遊隼”的緊湊型空空導彈,尺寸只有AIM-120的一半,號稱具備更強的機動性。雖然緊湊型導彈的性能應該會受到一定限制,但可以使戰機在隱身模式下攜帶更多空戰武器。

除了側彈艙,蘇-57的機腹武器艙裝載能力也備受關注。從現有資料來看,蘇-57配備有兩個機腹武器艙,共四個掛點。每個掛點安裝一具載重300千克的UVKU-50L或者載重700千克的UVKU-50U型發射器。


圖注:俄羅斯三角旗機械設計製造局的專利示意圖,展示了UVKU-50U(上圖)和UVKU-50L(下圖)發射器展開狀態。

2018年5月,俄軍蘇-57在敘利亞執行任務期間,發射了一枚巡航導彈(疑似Kh-59MK2),俄防長紹伊古稱這種武器將部署在蘇-57上。這樣一來,它不僅可以攜帶R-77中程雷達彈、K-47M2格鬥彈等制空武器,還可以在機腹彈艙內掛載Kh-38M、Kh-35或者Kh-58等空對面彈藥,從而具備對地/海打擊能力。蘇-57將不僅僅用於制空任務,而是作爲具備改造潛力的多用途平臺。

除了內置彈倉,蘇-57保留了外部掛載功能,包括機翼下方的四個掛點以及發動機下方的兩個掛點。在執行不需要隱形性能的任務時,可外掛彈藥增加攜彈量,或者掛載電戰、光瞄吊艙(一般掛在發動機下方掛點)等。也可以攜帶兩個副油箱增加續航能力。




圖注:T-50時期,掛載反輻射導彈和格鬥彈(上圖),航空炸彈(中圖),以及中/近距空空彈混裝(下圖)測試。可見6個外掛點的分佈情況。

在F-22和F-35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外掛設計。F-22具有4個翼下外掛點,可提供2個副油箱和最多8枚中距彈的額外掛載能力。F-35更是具備所謂“野獸模式”,通過6個翼下外掛點,成倍地提升掛載能力。

在最近幾個月中,俄軍還在繼續升級蘇-57。今年4月底,俄媒報道稱生產商正在爲蘇-57升級全機電傳操作系統,以替代傳統液壓傳動系統。據稱,首架電傳版蘇-57應該在2022年年中首飛。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俄方在去年12月墜機後的調查結果,初步認定正是飛行控制系統故障導致了戰機失控墜毀。

此外,5月中旬,俄方測試了蘇-57的自動駕駛功能,飛行員仍在駕駛艙內但不干預飛行,只是監視系統運作。


圖注:操控、航電系統都是俄製戰機的短板,限制了機動性等性能的發揮。以俄羅斯的航空電子研製實力,在短時間內很難有質的提升。

總之,蘇-57作爲一款未來俄軍主力戰機還處在不斷測試和完善的過程中,並已經立了若干長期改造項目,可以預見它距離真正的成熟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仰止 本文來源:網易談兵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