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申请科创板上市,力合微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700万新股,且占公司发行后总股 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3.1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研发测试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新一代高速电力线通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微功率无线通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基于自主芯片的物联网应用开发项目。针对力合微主营业务高度依赖电网市场,科创板上市委向力合微提出问询并要求说明,包括力合微主营业务产品的更新周期、技术迭代和市场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周期性大幅波动的风险。

日前,又一家IC设计企业科创板IPO过会。5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29次审议会议结果,同意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合微”)发行上市(首发)。

Source:拍信网

​针对力合微主营业务高度依赖电网市场,科创板上市委向力合微提出问询并要求说明,包括力合微主营业务产品的更新周期、技术迭代和市场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周期性大幅波动的风险;是否存在持续经营风险及保持市场竞争地位的相关对策。审议结果显示,科创板上市委对力合微无审核意见。

资料显示,力合微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主研发物联网通信核心基础技术及底层算法并将研发成果集成到自主设计的物联网通信芯片中,主要产品包括物联网通信芯片、模块、整机及系统应用方案。

招股书介绍称,力合微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数字通信技术、相关信号处理算法技术、接收机架构、低功耗芯片设计、Mesh网络等物联网通信和芯片设计关键技术领域具备优势,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主核心专利体系。2019年,力合微成功完成了高速电力线通信线路驱动芯片的自主研发并向市场正式推出,目前已形成销售。

力合微的技术和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综合能效管理、多表自动抄收、智能家居控制和路灯智能控制领域,其直接客户主要是电表企业,最终客户为国网、南网公司及下属各省市电网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力合微来源于电网市场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6.54%、94.83%、94.72%,非电网市场业务尚处于培育阶段。

根据环球表计统计的国网统招数据,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力合微HPLC方案市场占有率均为第四名。2018年前三名厂商及力合微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智芯微电子67.94%、海思半导体10.50%、东软载波6.96%、力合微3.93%;2019年上半年前三名厂商及力合微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智芯微电子67.97%、海思半导体7.76%、东软载波6.10%、力合微2.83%。

经营业绩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力合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1.88亿元、2.7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44.09万元、2298.11万元、4345.61万元,从数据上看来,报告期内力合微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呈现较好的成长之势;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8.54%、48.17%、48.36%,研发投入比重分别为25.24%、18.99%、15.44%,呈现下降趋势。

报告期内,力合微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合科创”)持股比例为17.81%。据了解,力合科创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打造和培育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司,2019年上市公司通产丽星完成收购力合科创100%股权,收购前后,力合科创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市国资委。

这次申请科创板上市,力合微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700万新股,且占公司发行后总股 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3.1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研发测试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新一代高速电力线通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微功率无线通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基于自主芯片的物联网应用开发项目。

力合微在招股书中指出自身的竞争劣势,包括公司资本规模较小,开启大型研发项目难度较高,研发团队需要进一步充实等,如今其IPO通过审核、即将登陆科创板,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后将可缓解其资金压力,助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