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金嶽霖、程應銓都已經不在了,林洙說的,反而成了所謂的"真相"。在這本書中,梁思成還對林洙說,林徽因的死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

“日寇來了怎麼辦?”

“門外不就是揚子江麼?”

林徽因和梁思成有兩個孩子,即使在逃亡的過程中,她也總是給孩子們讀書,抗日戰爭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剛烈的林徽因。

站在天安門廣場中央,北面城樓上莊嚴肅穆的國徽和南面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上的浮雕,都凝聚着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心血,林徽因是民國文人的脊樑骨,是一位不朽的建築學家,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她的感情史和美貌之上。



在清華大學100週年之際,高曉松在梁思成的續絃林洙的指導之下完成了劇本《林徽因傳》,想要將其拍成電影向清華獻禮。然而當高曉松將劇本送給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看時,梁再冰怎麼都不同意,她要求高曉松將涉及到徐志摩和金嶽霖的部分都刪除。但高曉松認爲如果沒有了這兩個男人,《林徽因傳》就沒什麼看頭了。

自詡文化人的高曉松,也是拿男人來衡量林徽因的,因爲梁再冰的拒絕,高曉松最終放棄了這部電影的拍攝。


高曉松一直說和梁家的關係很不錯,實際上,和他交情頗深的只有梁思成的續絃林洙和她的子女。說到林洙,怕是很多人都不大熟悉她的過往,但今天網上流傳林徽因那些黑歷史,十有八九都和林洙有關。

林洙就是愛錢—

—這是沈從文給他的簡單而又總結性極強的評價。她撈錢的手段也很簡單,就是靠男人。高中畢業之後,她和第一任丈夫程應銓結婚,她當時之所以選擇程應銓,是因爲程應銓在清華任教,而她想要考入清華大學的先修班。

那麼林洙又是如何認識梁思成的呢?當時林洙需要補習英語,程應銓請求梁思成夫婦。林徽因正在病重,還強撐着給林洙補習,林洙通過丈夫的關係,進了清華大學建築系擔任祕書。1957年,因爲反對北京拆除古建築的規劃,程應銓被降職,林洙則從系祕書降職爲資料室管理員。此時的林洙覺得程應銓已經沒用了,就提出了離婚。她帶走了兩個孩子,還禁止父親探望。

程應銓的侄女程怡的回憶錄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林洙說和程應銓結婚之後只有兩件事讓她感覺開心的,一件事是1956年作爲中國建築家代表團的成員出訪波蘭等東歐國家,出國的林洙感覺到非常風光。還有一件事就是程應銓翻譯了一本書,得到了不少稿費。

1955年,林洙剛剛生下了幼子,林徽因因病去世了。林徽因的追悼會林洙並沒有出現,她倒是很會挑地方挑時間,到梁思成的病房之中,趴在梁思成肩膀上哭訴對老師林徽因的哀思。

林徽因的去世也是林洙加速和程應銓離婚的原因,林洙藉由整理資料的名義接近梁思成,身體不好又精神孤獨的梁思成需要一個人照顧,在林洙的主動示好之下,兩人感情升溫,最終決定結婚。

梁思成和林洙結婚的消息在清華引起轟動,家人、好友和同事都是激烈反對的,甚至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共同好友不再和梁思成交往。楊永生先生曾記述過這樣一件事:著名學者劉敦楨平時嚴肅不苟言笑,但是在梁思成再婚之前給梁思成寫了一封信,沒有抬頭也沒有落款,只有四個字"多此一舉",以此諷刺梁思成和林洙的婚姻。

在梁思成活着的時候,林洙無論是財還是名都享盡了,而其中的不甘和委屈,林洙自己心裏最清楚。林徽因去世之後,家中傢俱照片幾乎沒有動過。似乎是想要宣佈自己女主人的地位一樣,林洙有一次將家中林徽因的照片摘了下來,梁再冰氣得打了她一巴掌,而梁思成站在一邊一句話也不說。

還有一日,林洙的兒子林哲因爲考試不及格,梁思成訓誡了幾句,林哲將梁思成杯子裏的水喝完離家出走,梁思成氣怒之下搬出了家,住在外面,20多天沒有回家。而梁從誡小時候從大街上撿了炮彈回家,梁思成也只是笑着說了句:"你就不怕炸死你爹和你娘。"

林洙怎麼會不知道,在這個家裏,她和她的子女只是外人。林洙憋了這麼多年的怨氣,卻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一遍一遍澄清着:"我和梁思成是真愛。"更有意思的是,林殊一直不肯公開不肯讓研究者查閱梁思成的日記,人們對梁思成的感情生活幾乎只能從林洙方面獲得。

在林徽因誕辰100週年之時,林洙出版了回憶錄《

梁思成、林徽因與我

》,雖然她把自己放在了最後,但文章之中一直有意無意將自己和林徽因對比,抖出了無數林徽因未經考證的黑料。

林洙在書中說,梁思成晚年同她回憶,林徽因曾經和丈夫坦言自己愛上了金嶽霖,還問梁思成自己怎麼辦。書裏寫說這段故事發生的日期是1932年,可實際上,金嶽霖先生在1931年就出國了。在這本書中,梁思成還對林洙說,林徽因的死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

林洙知道人們特別喜歡這些八卦,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她說林徽因很瘦,沒有照片好看,說照片是美化過的。還說林徽因割過雙眼皮,她不會做飯,不是個好太太……高曉松和林洙一家子關係密切,單單從他的言談之中就能看出林洙平時是怎樣評價林徽因的。

她以這些細緻末梢的小謠言一點點擊垮人們心中幾近完美的林徽因形象,而她自己本身,無才無貌,還偏要在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地位。

林洙成爲了清華建築系第一夫人之後,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這時候距離她再婚不過一年。1972年1月,梁思成去世,家裏現金有4000元,林洙立刻用2000元給自己下鄉的兒子辦了回城。1987年,梁思成林徽因因爲對國家古建築保護的功績,獲得了自然科學一等獎,當時的獎金有3萬多,林洙拿了絕大部分。87年的時候,萬元戶已經算是富豪了。

梁思成再婚前,梁再冰拿走了林徽因的一部分遺物,後來全部捐贈,我們現在看到的林徽因照片都來自於這一部分資料。而留在梁家的大部分林徽因的資料,都莫名其妙消失了。

林洙晚年依舊在拿梁思成和林徽因炒作賺錢,清華曾經想要向他收購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手稿和遺物,而林洙要價太高,清華只得作罷。林洙拍賣兩人的手稿是一張張拆下來拍賣的,她用梁思成的手稿變換順序出書。2012年5月,梁思成和林徽因最愛《營造法式》被拍賣,這部古代建築界的天書,是梁啓超在這對小夫妻新婚後送的禮物,成交價218.5萬元。營造學社彙刊,封面梁思成親筆寫下"林徽因珍藏,恕不外借",也被林洙高價賣出。

一個是少年父親的深情款款,一個老年之時搭夥過日子,梁思成晚年的照片幾乎很少有笑,甚至很少看鏡頭,他的身邊還能看到林徽因舊時的小像。有這樣的丈夫,林洙是可憐的,而她卻以抹黑林徽因來平衡自己的不甘,這是醜陋的。

人若想出個名,若是無才無德,便要劍走偏鋒了,林徽因才名在前,自己風頭壓不過,便想了抹黑人的手段,這個損招可真夠狠的。

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金嶽霖、程應銓都已經不在了,林洙說的,反而成了所謂的"真相"。在現在很多人看來,林徽因是不折不扣的女神,但是如果林徽因活着一定不願意旁人拿這些去評斷她。出衆的美貌,過人的學習能力,顯赫的家世,嫁人的好運……這些也許是很多女人自我評斷成功與否的標準,但不是林徽因的標準。林徽因在51歲這年離開了人世,從1904年到1955年,她見證了外敵的入侵,看到百姓顛沛流離,她始終選擇和人民站在一起,即便再艱苦,她都要和祖國共患難。

抗戰時期,她和梁思成顛沛流離躲避戰火,還在想方設法考察古建築。從1930年起,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開始了歷時15年的古建築考察,深入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建國之後,她參與設計國徽,將中國瀕臨失傳的掐絲琺琅工藝保留了下來,1953年,溫文爾雅的梁思成夫婦第一次在公衆與人爭吵,只因爲當時北京市面臨着大規模的古建築拆遷。此後,在一次國際交流會上,林徽因又與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單獨發生衝突……她的確是一位值得人敬佩的設計師,一位愛國者,一位有骨氣的知識分子。

在沒有了解透徹之前,很容易通過幾件事情,幾個傳聞對一個人下定論。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林徽因是一個男人,是否會規避很多無端的謾罵?就因爲她是一個女人,一個長得漂亮的女人,人們反而忽略了她的才情和風骨。林徽因這樣的人物,應該和她經歷的時代緊緊聯繫在一起,因爲她是那個時代榮耀、苦難和使命感的代表者之一。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是真正的貴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