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裏有句話這麼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生活中我們認識一個人很容易,認清一個人卻很難,想要了解對方真實的內心簡直是難上加難。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通常情況下小人做事都不會講究規矩與道義,他們眼中所在乎的只有目的和利益。

所以懂一些識人術還是很必要的,唯晨這裏所說的識人術並非古代玄學,而是結合人性和心理學而總結出來的經驗,預判是一種能力,能趨利避害亦能保全自身,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正是這個道理。

人,一旦踏入社會難免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職場還是情場抑或其他什麼場,慧眼識人是難得的本事。

薄情寡義者不值得深交,在他們身上往往有這四個特徵,遇到後最好馬上繞道而行。

善於僞裝,當面君子背後小人

網上曾流傳這麼一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說的就是一個善於僞裝之人的可怕之處,這世上小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僞君子,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不少人信相由心生,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事情,畢竟人心隔肚皮,單從一個人的相貌上很難看得出其真正的人品,只有相處一段時間共同處事後才能從細節中發現本真。

有的人看起來作風正派,說話溫文爾雅,其實卻一肚子壞水,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傷人於無形。

職場上最常見的就是前一天還同你無話不談稱兄道弟,後一天就找領導告密故意爲難使絆子,這種情況遇到一次便足以毀掉工作。

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寫道:“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句話叫言多必失,說話要謹慎,交心更要謹慎。

自私自利,爲了利益不顧恩情

貪婪是人性的弱點,有了貪婪自私自然如影隨從,所以大公無私是道德高尚,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情。

人無論處於任何層次多多少少都會帶些私心,我們不強求每個人都大公無私,卻斷然不能接受一個人爲了一己私利什麼事情都做,那些爲了利益出賣朋友,甚至不顧恩情恩將仇報的人實在可怕。

曾國藩說:“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小人專門期望別人施恩,但從不記恩,他們接受恩情後轉臉就會忘記,當作什麼都沒發生。君子則不會輕易寄希望與別人,一旦受了旁人恩惠定會銘記於心,日後設法報答。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那些爲了利益不顧恩情的人一定沒聽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生活中遇到這種人,切勿二次施恩,該劃清界限時決不可含糊。

情商極高,渾身充滿不切實際的正能量

這世上,有些人的懂事是修養,有些人的懂事是僞裝。

明代詩人曹學佺留下這麼一副對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仗義的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心思粗獷爲人耿直沒有太多的花花腸子,而讀書人就不一樣了,有的人學了書中的精華成爲聖人,有的人則飲盡書裏糟粕變得虛僞狡詐。

人皆有七情六慾,情緒是每個人都有的東西,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亦是人之常情,若一個人表現出超高的情商,該怒時不怒,當哀時無哀,那麼這個人若非不正常便是極其善於僞裝隱藏。

那些情商高到離譜,渾身充滿不切實際的正能量之人除了能把情緒控制到無懈可擊的地步,做事情更是滴水不漏,這種人的內心深不可測,根本不會與旁人交心,遇到唯有避而遠之,否則在日後的相處中難免會淪爲棋子。

巧言令色,幹啥啥不行溜鬚拍馬第一名

做事左右逢源者,最善於花言巧語利用他人,這類人說話多違心,對社會心理學過於瞭解所以每句話都能說到別人心坎上,他們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帶着目的,這社交場裏非常喫得開,但這類人不值得交往,最危險。

畢竟你不知道他會在什麼時候同誰說關於你的什麼話,要知道當溜鬚拍馬成爲習慣後,人就沒了心,剩的唯有一張上不了鎖的嘴。

巧言令色者最是薄情寡義,生活中幹啥啥不行,卻總能靠着三寸不爛之舌阿諛奉承,甩鍋保命,若和這種人有了交情,保不齊哪次就會出現“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的事情。

人生不長,擦亮雙眸才能活得幸福。

今日話題:生活中可曾遇到過薄情寡義之人?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