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5日-31日爲12屆“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週”,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邵揮戈介紹,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只有維持甲狀腺激素平衡,纔能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新陳代謝,保護健康。日常生活中預防甲狀腺結節,市民應牢記五點:攝入適當的碘量、多喫蛋白質食品、多運動、避免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定期複查。

31歲的溫女士(化名)在近期體檢中發現自己甲狀腺右側葉長了一枚10.3*8.4*7.5mm(蠶豆大小)的結節。雖然溫女士表示自己日常並沒有不良反應,但是體檢醫生還是建議她到專科門診就診。在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門診,經過內分泌科醫生和超聲診斷科醫生的評估與診斷,溫女士甲狀腺右側葉長的這個結節被高度懷疑爲甲狀腺癌。爲了更加明晰結節的性質,內分泌科主任邵揮戈建議溫女士行甲狀腺細針抽吸活檢(FNAB)。邵揮戈介紹,FNAB是在超聲引導下通過細針穿刺抽吸結節內的細胞甚至組織進行病理學診斷的方法。它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及特異度,且操作簡單、安全、經濟。許多醫療權威指南將FNAB推薦爲鑑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首選方法。

5月19日,在超聲科主治醫師劉新橋的超聲引導下,內分泌科主任邵揮戈成功爲溫女士進行了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穿刺細胞學病理提示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可能性大,邵揮戈建議溫女士接受手術切除。5月24日,溫女士在醫院普外科行 “甲狀腺右側葉切除+淋巴結清掃術”,手術石蠟切片病理結果證實是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未發現轉移竈。目前溫女士正在逐漸康復中。

邵揮戈表示,出現甲狀腺結節的常見病因包括缺碘、正常甲狀腺組織過度增生、退行性變、放射暴露史、遺傳、甲狀腺炎症等。還有一些潛在的致病因素,比如微量元素硒的缺乏、肥胖等。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患者無任何症狀,多在無意中發現;部分有頸前區不適,結節較大時有壓迫症狀,引起呼吸和吞嚥困難;炎性結節可出現疼痛。邵揮戈說道,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那麼接下來明確結節性質十分關鍵。據醫學研究指出,甲狀腺結節中有約10%爲惡性結節,約5%進展爲功能性結節(高功能腺瘤和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這時,對於患者來說,是接受保守治療、定期觀察,還是手術切除,都會有擔憂。保守治療、定期觀察——有些患者會存在心理負擔,覺得身體裏住着一顆“定時炸彈”;手術切除——又會覺得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術後甲狀腺功能受損,需長期服藥,若術後是良性,似乎又有點得不償失。因此,FNAB是一種有效的術前病理診斷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能高度確定甲狀腺結節的性質,作爲下一步治療實施的重要指南。

此外,邵揮戈介紹,生活中預防甲狀腺結節,這五條都要“記”。

1、攝入適當的碘量:甲狀腺結節這種疾病與碘有直接關係,因此生活中要注意碘的攝入量。成年男性每天碘攝入量在120-165微克,女性在100-115微克,懷孕女性酌情增多10微克左右,碘攝入過多或過少對身體都不利,所以要注意適量的碘攝入。

2、多喫蛋白質食品:比如瘦肉、雞蛋、牛奶、豆類,不僅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而且還提高身體免疫力。

3、多運動:日常生活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保障充足的睡眠,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並且合理進行運動,特別是老年人和長期坐辦公室的白領,應定期運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強體質。

4、避免生活中的不良刺激:比如不要喫過多的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抽菸喝酒,也不要經常煩躁、發怒等,減少情緒不良造成內分泌的紊亂。

5、定期複查:若發現甲狀腺結節,建議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彩超。

通訊員 劉莎 秦璐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