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邊後衛助攻:當貝克漢姆進攻受阻時,右後衛加里內維爾會迅速插上,幫助吸引防守隊員的注意力,爲貝氏弧線創造機會。以上三種局部戰術的實質相同,以貝克漢姆來吸引對方防守注意力,利用其他隊員的策應扯開對方防線,既可以經過配合給貝氏弧線創造機會,也可以爲其他球員創造前插搶點的機會。

1999 年 5 月 26 日,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諾坎普球場人聲鼎沸,年近 40 歲的馬特烏斯正蹲在場邊興奮的等待,歐冠決賽已經進行到補時階段,他效力的拜仁慕尼黑1:0領先,象徵着歐洲足壇最高榮譽的大耳朵杯,馬上就將落入他的手中。

3 分鐘之後,甚少在公開場合流露出柔弱情緒的德國硬漢淚流滿面,失魂落魄的癱倒在場邊。

謝林漢姆和索爾斯克亞在補時階段的兩粒入球,讓這場比賽成爲永恆的經典,直到 21 年後的今天仍舊讓人津津樂道。

在那個正處於世紀之交的時代,紅魔曼聯的名字響徹全球。

99年的曼聯都有誰?

主力陣容

門將:舒梅切爾

後衛:埃爾文(左),約翰遜(中),斯塔姆(中),加里內維爾(右)

中場:吉格斯(左),斯科爾斯(中),基恩(中),貝克漢姆(右)

前鋒:科爾(中),約克(中)

主要替補

門將:範德高

後衛:菲爾內維爾,博格,維斯布朗

中場:巴特,布羅姆奎斯特

前鋒:謝林漢姆,索爾斯克亞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曼聯隊的主力框架大多出自自家的 92 屆青訓,包括內維爾兄弟、巴特、斯科爾斯、吉格斯、貝克漢姆、維斯布朗等人,這在五大聯賽的豪門球隊中尤爲難得。

當然,如果只論球員的地位,曼聯這套陣容裏其實並沒有頂級大咖。萬人迷貝克漢姆的人氣雖旺,在99年也只是個後起之秀,那個時代的世界足壇屬於羅納爾多,屬於齊達內,屬於裏瓦爾多。

但就是這一批略有些平民的球員,幹掉了不可一世的斑馬軍團,撕碎了星光燦爛的綠茵好萊塢,時隔15年後再次將大耳朵杯奪回英格蘭。

99 年的曼聯怎麼踢球?

在 2004 年穆里尼奧掀起絞殺型中場的風潮之前,弗格森爵士一直是 442 打法的忠實擁躉,99 年的時候自然也不例外。

在後防線上,斯塔姆是曼聯中路的防守核心。相貌兇悍的荷蘭壯漢擁有頂級的正面防守能力,1 米 91 的身高配上 92 公斤的體重,讓他在高空球的爭奪和身體對抗中佔盡優勢,即便是在猛人云集的英格蘭足壇,也只有亞當斯、坎貝爾等寥寥數人可與之比肩。

這裏插句題外話,以鐵腕聞名的爵爺曾罕見的公開對媒體承認,十分後悔因爲自傳事件逼走斯塔姆,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荷蘭後衛的實力。

當然,斯塔姆並非完美無缺,重型後衛的通病——轉身速度慢的問題同樣困擾着他。

曼聯防線上另外值得關注的球員就是丹尼斯-埃爾文,這名愛爾蘭硬漢是九十年代傳統邊後衛的化身。沒有風馳電掣的速度,沒有華麗絢爛的技術,有的只是勤奮的跑動和穩健的球風。他不會頻繁插上助攻,但也絕不會輕易給對手留下機會,兇悍的防守是銘刻在骨髓裏的唯一信條。

作爲 34 歲的老將,埃爾文除了讓人放心的防守外,還有一腳精妙的任意球絕技,在貝氏弧線尚未純熟之際,他在很長時間裏都是曼聯隊內的任意球第一高手。

相比於略顯平淡的後防,曼聯的中場更加耀眼。

低調的王者,齊達內最想合作的對象--斯科爾斯,和鐵血隊魂基恩坐鎮中路,前者偏重進攻,後者偏重防守,但卻並沒有明確的核心組織者,也不是前後分明的菱形站位,這個結果可能和球迷的直覺略有初入。

提起基恩,大家下意識就想到後腰,但他其實並不是馬克萊萊那樣純粹的防守者。

從基恩和搭檔斯科爾斯的進球對比數據就能看出,基恩雖然偏重於防守,但也具備一定的進攻能力,每年至少有兩粒聯賽入球。同樣,斯科爾斯的作用也不是簡單的攻擊前衛或組織型前腰,他還具備很強的防守能力,這點從他年近 40 還能復出踢後腰就能看出一二。

如果非要給一個定義,倆人的位置其實都可以說是——MC,攻守兼備。

因爲不設置像齊達內或魯伊科斯塔那樣的專職組織者,所以曼聯隊的進攻主要從邊路發起。

吉格斯和貝克漢姆這對英超賽場上的絕代雙驕,可以說是九十年代最具特點的邊路組合了。前者是傳統邊鋒,擁有風一般的速度和嫺熟的技術,擅長突破後下底傳中,和阿森納的奧維馬斯並稱英超左邊王。後者則獨樹一幟,把傳球這個基礎技能開發到極致,三四十米的斜長傳和邊路傳中爐火純青。

具體到比賽中,吉格斯這邊的進攻更加簡單粗暴。他帶球突破、分球、傳中和遠射樣樣精通,所以在戰術上並不需要太多變化,隊友只需要在他附近牽扯一下對手的防守精力即可。

巔峯時期的吉格斯絕對是世界足壇左邊路的超級殺器,可惜因爲國家隊實力不足,他始終沒有得到在世界盃賽場上馳騁的機會,這不得不說是個巨大的遺憾。

而曼聯隊的右路進攻就要複雜不少,由於貝克漢姆不具備一對一突破能力,所以需要隊友在局部配合完成進攻,大致有三種比較常見的套路:

第一,邊後衛助攻:當貝克漢姆進攻受阻時,右後衛加里內維爾會迅速插上,幫助吸引防守隊員的注意力,爲貝氏弧線創造機會。

第二,中前衛策應:中路基恩或斯科爾斯靠近貝克漢姆,或是通過牆式配合爲後者尋找傳中的機會,或是直接通過遠射威脅對手球門,亦或是通過大範圍轉移拉扯對手防線。

第三,前鋒回撤接應:靠近貝克漢姆的前鋒回撤打策應,斯科爾斯或基恩趁機插入禁區,表面上是前鋒接應右邊路的進攻,實際上暗藏着中前衛搶點的殺機。

以上三種局部戰術的實質相同,以貝克漢姆來吸引對方防守注意力,利用其他隊員的策應扯開對方防線,既可以經過配合給貝氏弧線創造機會,也可以爲其他球員創造前插搶點的機會。

很少有人注意到,貝克漢姆的成功證明了爵爺在戰術上的非凡造詣。他沒有放棄小貝這個沒有速度、無法突破的非典型邊路球員,反而通過戰術設計把愛將唯一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除了鐵腕治軍,他有的是頂尖的技藝。

只可惜原本情同父子的師徒倆,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相比於後防和中場,曼聯的鋒線實力更加均衡。

黑風雙煞科爾和約克都是兼具力量和速度的優秀中鋒,難等可貴的是倆人在場下私交甚篤,在場上配合默契。他倆狀態火熱的那三年,曼聯從來都不曾爲進球發愁。

替補席上的索爾斯克亞和謝林漢姆也都身懷絕技。

別看索爾斯克亞長着一張可愛的娃娃臉,踏上球場卻能立刻化身冷酷刺客,19場12球,超級替補幾乎從不失手。謝林漢姆的進球不多,但這位老將卻是英格蘭足壇少有的策應型前鋒。只要他在場上,進攻端總能變得更加流暢。

相關文章